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3069|回复: 8

[发展] 代市长王建军透露未来几年汉中城市发展规划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3-10-29 11: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日上午,在全省“一市一策”新闻发布会上,汉中市代市长王建军主推汉中旅游,表示将用5至10年时间,把汉中建成国家汉文化和生态旅游度假区,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6 U4 }1 @6 [; s
+ z: r3 A# E0 D4 g, m
  城市骨架将拉大8 f4 ^. @2 y/ G( r; S
7 E7 M. x$ o9 k5 {
  发布会上王建军表示,汉中要以“一江两区三组团”布局目标,实施“西进做大、东扩做强、南移做精、北优做特”的发展战略,推进城固西扩、勉县东进,实施南郑、城固撤县设区、勉县撤县设市,进一步拉大城市骨架。! Y% c! S4 `# Y* h% J
% e- |# h0 J$ i2 h, I7 M
  到2016年,汉中中心城区面积突破8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80万人。到2020年,汉中要基本实现“双百”目标。在县城建设上,以完善功能、改善环境、凸显特色为重点,建设宜居宜业、特色鲜明的县级城市。
! ^0 a. A+ K$ H+ E) h% M& M8 E; [: C
  从战略定位、空间构架等方面,王建军表示,汉中要构建以装备制造、航空产业、生物制造、新材料、文化旅游和现代农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到2015年,汉中市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也要突破1000亿元。(记者  陈兴王)
  a. n# k4 ^8 l( m2 k! V
" v8 _5 x2 q( n
a
0 0
  @ME: 
发表于 2013-10-29 13: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中房产信息网
希望汉中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美!
a
0 0
  @ME: 
发表于 2013-10-29 13: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进一步拉大城市骨架。这个想法很好,同时也应搞好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发展布局。
a
0 0
  @ME: 
发表于 2013-10-29 14: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建设,以后应该会越来越好的!
a
0 0
  @ME: 
发表于 2013-10-30 08: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年汉中城镇绿化率将超60% 打造宜居城市
/ v& V+ p3 r$ o0 S; x
        10月28日,“一市一策”系列新闻发布会(五)在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厅召开。上午10时,汉中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建军发表了“强力推动循环发展 建设生态宜居汉中”的主题报告,并就报告内容现场答记者问。4 ?0 u, f% i0 K5 S- X5 k

4 Q: m- ^# ?6 p' g( w        自然资源丰富 生态旅游得天独厚
" E. O: p4 }4 K; k  L, L/ C, Q' d
4 J8 t/ w& O+ ]0 P        汉中北依秦岭,南屏巴山,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被公认为世界上同纬度生态最好的地方之一。据王建军介绍,汉中素有“中华聚宝盆”的美誉,是全国五大黄金生产基地之一,被称为中国的“乌拉尔”。
7 f+ r) O6 ~2 d. {: {& N& S# p; w4 F. j
       王建军说:“2012年,我市的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10.6%,2013年前三季度,我市已接待游客186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7.16亿元,旅游业步入‘黄金发展期’。”0 l- n' n5 ?0 \$ j5 o
5 ?$ v1 `. t2 Z- q
        据了解,有“天然物种基因库”的汉中还拥有高等植物4000余种,野生动物280多种,其中,“秦岭四宝”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更是闻名遐迩。$ y+ Z/ \$ L% w3 i) C4 i, Y( h
% A+ o, _/ t4 f. J
       推进生态建设 构筑绿色防线' x; E! [2 e$ w, F, l- m, H

4 X8 r1 m4 j; E* t* Z" ]        据王建军介绍,从2010年至今,汉中市共造林9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872平方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县城垃圾、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投用,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3.62%,汉江干流出境水质达国家地表水II类标准。此外,中心城区汉江双桥、一江两岸风景区等项目竣工投用,县城、村镇清洁工程建设成效显著。9 o+ D6 n& h; Z3 A: E. L
! [) e& X# H5 y7 c* N1 a
        据估算,到2015年,汉中市的城镇绿化率将达到60%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全市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我们将做好生态建设这篇文章,构筑‘生态保育、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绿色防线。”王建军说。
" P- z. j# v( m7 P5 V' x: t' f( x: z& [( h5 j' \* \
传承“三国两汉”遗风 打造文化历史名城* O7 G) O. `0 R/ B& w; i" V

( _' K8 M7 v5 K. G0 J. t       谈到汉中“三国”、“两汉”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时,王建军说:“汉中与汉朝、汉人、汉文化等称谓一脉相承,文化历史已成为汉中的一张靓丽名片。”* O9 Z- w4 Z; k
6 }  A$ J* c2 \. i* i
       发布会现场,王建军还向在场的嘉宾讲了一个小插曲:“曾有来自韩国、日本的游客拿着《三国演义》来汉中进行地点、方位的对号入座,三国文化流传之广可见一斑。”- d  u  f  a- m0 E% a

# ~3 {& L7 u* }' s9 U9 l( _       自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设置汉中郡迄今,汉中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据了解,汉中不仅是刘邦称王、平定三秦、成就汉室基业的发祥地,还是诸葛亮六伐曹魏的战略大后方、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里、造纸术发明者蔡伦的封地。(杜旭涛、肖翔)
) L! I5 l2 T2 E6 M. f& s3 q: }3 [5 O( _* ]  J
1 r4 w+ G4 a5 B! B
a
0 0
  @ME: 
发表于 2013-10-30 09: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中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机场有望年底建成

$ s# f2 J& m% T1 ?      “结合汉中实际,强力推动循环发展,把汉中建设成生态宜居城市。” 10月28日,汉中市代市长王建军在“一市一策”发布会上介绍了把汉中建设成生态宜居城市的方针战略。
. e2 q- t$ u, w/ g4 p0 x( C! I; L  `2 H/ V
  发展生态循环 保护汉江水源) t2 [% q  P6 {0 V* t7 d" h' R
  “汉中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地,‘引汉济渭’工程的主要水源地,汉中境内的水质保护的如何直接关系到一江清水供北京送西安的质量。”王建军说,为了取保水源质量,“在工业项目引进上我们注意抬高门槛,不是节能减排生态循环发展的项目和企业我们不让进,对现在正在生产工业企业和产业要升级换代,对在产的企业强行采取减排降耗降污染的工程措施,推动在产企业技术改造。”+ z: d4 P' R4 m( \8 _; I
  他说,“在农业方面,我们大力推行生态清洁农业,让农业也走循环发展。”王建军介绍说,2012年,全市茶园总面积达到74.81万亩,占全省48%,居全省第一,“茶园的生产现在基本是没有化肥和农药,全都是农家肥,年加工能力在200吨以上的清洁化生产线企业有9个,500吨清洁化生产线加工企业1个,全市清洁化生产线达到了25条。”: x2 j" s. {5 k, S* z
  此外,他说,“汉中也是一个养猪的大基地,我们推行的是养猪建沼气的循环模式,沼气产生的沼液喷到果树的果叶和庄稼上,沼渣上到庄稼地里,让其肥田,防止了养猪造成的水污染。”. F( N4 D- F/ H- Q" S0 p5 O; E
1 L% g+ J) o' y! q
  汉中机场有望年底建成7 S9 ]& u$ |0 \: N( R3 v
  “汉中发展交通是最大的瓶颈,历史上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形象地反映汉中的交通状况。”王建军说,新中国以后,汉中如果说发展相对比较滞后一些,那主要一个原因还是交通。  ?/ B; _- e, G/ H, I
  “大家知道现在西汉高速公路已经修成通车,十天高速汉中段已经全线开通,目前正在建的西成高铁有望2016年或2017年开通。另外,还有宝汉高速正在全面建设。”他说,现在还在谋划的有两条线路,一个是阳安铁路的副线改造正在进行,另一个还在联络四川、重庆三省比邻地区,想搞一条从宝鸡直达汉中再到成都的这样一条货运专线,“直达北京、成都、西安的汉中机场也即将建成,有望年底投入使用,交通瓶颈的突破,对汉中经济的发展将有着历史性的发展。”. B: Y. Z4 ?2 Z1 \. }) T
+ K% r& F# w( ?/ o0 M
  推进生态建设 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 A' P9 z$ [3 n  近年来,汉中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三年共造林9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872平方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县城垃圾、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投用,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3.62%,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圆满完成,汉江干流出境水质达国家地表水二类标准。9 [" X; \. N- n2 M, p3 A. G" }
  未来,汉中将紧扣绿色循环生态环保的要求,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投资结构调整上,谋划和推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大项目、好项目,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元。
3 j& g# |( t/ }1 A7 [& g' y  在城乡建设方面,继续按照“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的要求,以历史名城、生态汉中为主题,坚持“西进做大、东扩做强、南移做精、北优做特”,2015年中心城区达到80平方公里、80万人。同时,大力推进县城、大镇名镇和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整体改变城乡面貌。6 I# u5 m2 ~! e; z" P! a; q
(记者 熊惠玲)
1 l5 p5 `& m# Q/ g7 p5 a& M( T1 k
a
0 0
  @ME: 
发表于 2013-10-30 13: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喊了多少年了,就是未见进展。8 k% W5 W9 \0 |- }& G, d
, f7 r0 B9 s( ~' a2 T
a
0 0
  @ME: 
发表于 2013-10-30 15: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力推动循环发展  建设生态宜居汉中
' Q# X5 a' t6 ?5 J; L
         10月28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在西安举行了“一市一策”汉中专场新闻发布会,汉中市代市长王建军向媒体介绍了汉中推进循环发展、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等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8 l4 X& c8 m' k: Y" L8 e: O/ ]1 y. [) T/ S2 H4 e
        王建军介绍,推进循环发展、建设生态宜居汉中,是汉中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将汉中确定为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省委、省政府推进陕南循环发展战略部署要求,结合汉中实际提出的战略思路。即:经过5到10年的努力,把汉中建成全国重要的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示范区,秦巴山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统筹协调推进的示范引领区,陕甘川毗邻地区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基地,陕西新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国家汉文化和生态旅游度假区。到2015年,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比“十一五”末翻一番。2 O9 K: T- Q$ l3 J$ o: i& c" N
% z) y: C9 x% E- n3 x
          王建军从统筹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和城镇化组合拳等方面,着重介绍了下一步汉中加快推进循环发展、建设生态宜居汉中的举措,并回答了记者提出的如何保证“一江清水送北京”、如何突破交通制约瓶颈实施循环发展等问题。一是强化产业支撑。全力打造装备制造、有色冶金、农副产品深加工三大集群,到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2011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在稳定提升粮、油、猪、果等生产规模和效益的基础上,以茶叶、林下果药、水产养殖为新的增长极,推动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翻番;坚持打造全域旅游,2015年全市旅游收入在2011年基础上翻一番。二是推进结构调整。紧扣绿色循环生态环保的要求,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汉文化、三国文化的高端性和唯一性,凸显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对循环发展的支撑;调整投资结构,谋划和推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大项目;调整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健康保健、旅游、教育、养老、家政服务等服务产业;鼓励县区发挥优势、错位发展、板块开发,形成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三是统筹城乡建设。以“双百城市”规划为引领,以历史名城、生态汉中为主题,坚持“西进做大、东扩做强、南移做精、北优做特”,2015年中心城区达到80平方公里、80万人。四是加强生态建设。构筑“生态保育、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绿色防线,“十二五”期间,汉中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要降低15%,全市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汉江出境水质达到二类标准,嘉陵江出境水质达到三类标准。五是全力改善民生。坚决落实“两个80%”的民生投入政策,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陕南移民搬迁、汉江综合整治工程,全力保障困难群体生活,加快文化体育重点工程建设,完善市到村四级医疗服务体系。(记者 宋志明)
a
0 0
  @ME: 
发表于 2013-10-31 15: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中建汉江循环经济产业带 2015年中心城区达到80平方公里80万人
) ~  c% P3 J& M2 l( w" A- ]4 m% Y
      10月28日,汉中市代市长王建军做客省政府新闻办发布厅,指出汉中将建设汉江循环经济产业带。
9 m7 C5 Y% _; k处在增进人民福祉的民生普惠期
* o2 O- i( g, U3 o$ k4 n& e5 B  d* K7 B5 w+ w2 w5 m) o- B
     “今后一个时期,是加快建设‘三个陕西’的重要时期,也是汉中推进循环发展、加快‘三市’建设、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关键阶段。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瞻远瞩地指出:汉中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理解,这个时期是推进科学发展、建成全面小康的战略机遇期,是循环发展、建设‘三市’的集中攻坚期,是扩张总量、拐弯超车、爬坡上坎的追赶跨越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期,是突破交通瓶颈、全方位开放开发的潜能释放期,是统筹各种资源、增进人民福祉的民生普惠期。”王建军说,这个关键时期,汉中面临着诸多机遇:国家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规划和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规划,都把汉中确定为区域中心城市,这为汉中争取国家支持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国家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对口协作机制的建立,确定受水地区对口支援水源地区,这为我们加强与对口协作区域的联系、推进汉中循环发展增添了新的机遇;随着汉中机场建成投运,宝巴高速、西成客专、阳安二线相继开工,宝鸡至南充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汉中将成为三条高速合围、三条铁路交汇、一个机场通达四方的交通枢纽城市,这为汉中发挥区位优势、实现追赶跨越目标营造了不可多得的大好机遇;省政府关于汉中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将为汉中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加快循环发展步伐、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重大机遇。中石化勘探开发镇巴油气田、中航集团与省政府共建汉中航空智慧城、中交集团与我市合作建设中心城市重大基础设施等一批大项目的实施,将为汉中未来长远发展提供新的重大支撑。
3 K4 X; ?( ?. x$ A# |! |
. {9 F( i! g" @        打造汉中经济升级版
' p' }+ @4 d' i        王建军说,强化产业支撑,实施工业翻番计划。全力打造装备制造、有色冶金、农副产品深加工三大集群,到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2011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实施农业倍增工程。在稳定提升粮、油、猪、果等生产规模和效益的基础上,以茶叶、林下果药、水产养殖为新的增长极,推动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翻番。实施旅游业翻番计划。坚持全域打造旅游汉中,2015年全市旅游收入在2011年基础上翻一番。' I( g6 |; L; O+ H8 q
- n0 \% G- o: `9 u+ e
      “紧扣绿色循环生态环保的要求,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三次产业互动联动、融合发展。在投资结构调整上,谋划和推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大项目、好项目,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元。”王建军说,继续按照“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的要求,以“双百城市”规划为引领,以历史名城、生态汉中为主题,坚持“西进做大、东扩做强、南移做精、北优做特”,2015年中心城区达到80平方公里、80万人。建汉江循环经济产业带“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省政府《关于加快陕南循环发展的若干意见》,充分发挥国家确定的汉中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核心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推进汉中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汉江沿岸集聚了全市大部分人口和经济社会要素、建设布局了一批产业园区的现状,我市确定建设汉江循环经济产业带。”王建军说,汉江循环经济产业带是指汉中盆地沿汉江两岸的平川地区,西起勉县,东至洋县,向东南扩展至西乡,涉及5县2区的58个乡镇(街道办),空间整体相连,呈带状分布,东西长约110公里,南北宽约20-30公里,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3 |( z5 p. \: u; }* T0 o3 r1 @- s6 J/ t1 S$ d. b
        王建军说,在空间构架上构筑“一核、两副、一带、六园、六区”空间构架,其中,“一核”即依托汉中市中心城区构建的现代综合服务、辐射核心区,“两副”即依托勉县、城固两个支撑产业带发展的重要两翼和副中心,“一带”即汉江沿岸生态和旅游文化休闲带,“六园”即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汉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勉县现代材料产业园、城固生物制造产业园、洋县生态产业园、西乡资源加工综合产业园,“六区”即汉台现代综合农业园区、60万亩优质柑橘生产基地、勉县周家山现代综合农业园区、西乡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洋县有机现代农业园区、南郑现代特色农业园区。“到2020年,汉江循环经济产业带全面建成,实现基本战略定位,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示范、‘三化一发展’统筹协调推进效果和战略新兴产业基地作用全面展现,对陕南、陕甘川毗邻地区发展起到明显带动作用,带领汉中市在秦巴山区形成率先发展格局。”  F5 w3 E: M9 w8 Y  L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