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帖子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2487|回复: 5

[汉中百姓] 洋县社区民警王小弟的“区区”小事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3-9-26 18: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起警察,电影里的神探是相当帅气,不是卧底就是一个打几十个。不过,今天要说的,是那些整天窝在社区处理纠纷啊、渣渣事情的社区民警。说实话,跟单挑悍匪的警察比起来,这些整天跟社区里头大爷大妈、叔叔阿姨打交道的民警,确实帅不起来!

       社区警察干什么?我认识的洋县洋州派出所一个社区民警是这样的:外地来洋县的人问路,找他;老百姓举报犯罪行为,找他;家里牛丢了,找他;银行卡被自动提款机吞了,还是找他!老百姓有事,不打114、110,不找银行,而是第一时间要找他。他就是王小弟,本名王晓地。
方便群众,改名!

       “社区民警友情提示:您的孩子迷恋网络吗?他在网络上干什么您知道吗?”在网吧,挂的是这样的提示牌;“社区民警友情提示:进入工地请注意安全;高兴上班,平安回家:当您受到不法侵害时,请及时与我联系!”在工地,挂的是这样的提示。这样内容不同的提示牌有20多种,而且每个牌子落款,都是王小弟的联系电话。民警友情提示在哪个城市都见过不少,但是像这样针对不同地点编写不同提示语的记者却是第一次见。网吧、酒店、学校、医院、银行、工厂、废品收购站,甚至是打火机、火柴盒上。只有你想不到的场所,没有王小弟“提示”不到的场所。这样做的效果也显而易见,王小弟就是老百姓的“百事通”:户口不知道怎么落?银行取完钱怕偷想找保镖?邻里纠纷闹意见?好办,找王小弟。电话不用记,抬头看下你附近的民警友情提示牌就成!

       为什么要把名字改成王小弟?他说:“这样做,社区的群众和单位能感到我就是他们身边的小弟弟,像一家人一样,有事使唤起我来得心应手,大家也乐于接受。”

开展工作,细心!
        社区民警打交道的是老百姓不是悍匪,所以他们没有枪,警棍和手铐也不是人人都配。但是有时也会遇到罪案的发生,拘捕疑犯没有手铐怎么办?王小弟说,只要是你顺手的东西,鞋带都行!有群众就亲眼见过他在县医院门口用鞋带绑住嫌疑人的两个大拇指,将偷手机的贼抓捕。王小弟是个细心的人,马路上十四、五岁的学生抽烟我们早都见怪不怪,但王小弟发现后就不光阻止他们,还到学校跟前调查。他发现,由于学生没钱,很多烟贩子甚至是学生就将整包的烟拆开一根根卖。王小弟从源头上“掐断”给学生提供烟的渠道,这样比呵斥那些小烟民不要再吸烟更为有效。高考期间,王小弟背着两名城关中学腿部受伤的高考考生,细心的他还找来一辆车,亲自开上为两位学生代步。

       忙完一天的工作,下班时他总会换上便服去网吧找打字快的网管帮他做事,就是将手写的案例打好发到网络上洋县的论坛里面。真实案例总是比说服教育更能提高百姓的警惕。这样一来,大家都能看到罪案发生的缘由而提早进行预防。王小弟就用这种方式将警讯工作具体到每个人身上。本来网吧与警察的关系一直都是比较紧张的,总觉得管理就是收费,检查就是罚款。但王小弟用自己的方式将这紧张的关系处理得很微妙,网管都愿意帮他。秘诀是什么?三个字,“拉家常”。与他们沟通,王小弟一直是谈心、提示而不是呵斥、吓唬。说到底,王小弟做事就是比别人想得多一点,想得深一点。工作中王小弟有三件法宝,提示牌、手机、记事本,一个都不能少!

家庭生活,平常!
       作为普通一警,工作狂王小弟的生活也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放假有时间,就去河坝。找个舒服的地儿,躺上去边晒太阳边休息。时不时再与旁边钓鱼的老乡闲谝几句,了解下工作以外的世界。妻子生病早逝,工作太忙的他就将上高中的女儿放在爸妈那里。但是他没忘记一个好老爸的责任,每天早上六点准时去父母那接女儿上学,晚上准时接女儿放学,哪怕加班到凌晨四点,只是沙发上凑合休息了一、两个小时。他格外珍惜这接送路上的时光,这是他与女儿沟通的时间,他只是爸爸不是警察、只属于父女两的时间。女儿对他也是无话不说,朋友、同学之间发生的事都愿与他交流。

        王小弟也有解决不好的烦心事,就是与父母的沟通。母亲有个坏习惯,爱坐着打盹睡觉。他就发牢骚让老太太躺床上盖被子好好睡。平时工作太忙,他总觉得对父母亏欠太多。但母亲这样坐着打盹就容易感冒,上年纪的人本来身体不好,一生病就会特别难受。王小弟觉得说母亲不应该,不说又不对,除了发牢骚他实在是不知道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对母亲的关心。

   社区民警直接面向基层的老百姓,工作平凡、琐碎。这些事情比起枪林弹雨舍身忘死的刑警来说,是淡了些。因为生活很无聊,大家都喜欢刺激的东西,都佩服英雄,这当然是没错的。不过,和刑警相比,社区民警却更代表警察的形象。为啥?犯罪分子是极少数,整个中国却有13亿居民。

  于是乎,把英雄的、刺激的事情甩给了刑警,王晓地这样的社区民警揽起了这些渣渣事。做到他们该做的,老百姓也就满意了,心头也就舒服了。然后,大家才能打开电视机,继续去崇拜、去欣赏那些神探们。不过,我们还是应该站起来,向干这些渣渣事情的民警,敬个礼!
a
0 0
  @ME: 
发表于 2013-9-26 20:56: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中房产信息网
王小弟,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好人,好警察。
a
0 0
  @ME: 
发表于 2013-9-27 07: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洋县民警王晓地,从2007年开始,在网上发帖,教给群众一些实用的生活常识,博得不少群众的好评。   谈及自己6年来的坚持,王晓地坦言:只想用自己的能力,帮帮群众。

  6年发“警示帖”2000个
  “大家好,我是洋县公安局洋州派出所民警王晓地,今年43岁,土生土长的洋县人。我喜欢将工作、生活中发现、遇到的一些可以警示人们的知识、案例编写出来,以提醒人们。从今日开始,我将每天至少发一帖!”2010年6月19日,这一帖子出现在汉中市及周边县区贴吧上。王晓地还留下了自己的电话。
  “其实早在2007年年底,我就开始发帖了,2010年6月19日算是正式‘发帖’。”近日,王晓地介绍,至今已发2000多个帖子。


  网帖:小到出行 大到政策
  2010年9月19日,“民警王小弟”发帖提醒,驾驶机动车要警惕“特殊人群”:儿童突然在马路上嬉闹;老人反应迟钝;注意力容易分散;骑自行车的人则“遇物就绕、遇缝就钻”等。
  2013年8月7日,“民警王小弟”发帖寻人,“如果有谁认识磨子桥杨湾村四组的杨××,请转告本人及时联系我。我的同事在巡逻时,捡到杨××的驾驶证。”不几日,通过他的帖子,将驾驶证完璧归赵。
  2008年12月7日,“民警王小弟”在网上发帖,一个中学男生报案说,陌生电话说他中奖了,结果被骗走几千元……王晓地说清楚了骗局的流程,提醒大家注意,引来网友好评:帖子很实用,感谢王警官。
  小到出行安全,大到法规政策,王晓地尽力将它们呈现在帖子里。

  同事:坚持这么多年不容易
  对于王晓地的坚持,网友纷纷叫好。网友“heart内瑟斯1”说,这才是人民的警察,致敬!也有网友建议,把版块分得具体些,诸如“政策解读”“生活常识”等等。
  “网友的建议,我会听取。”9月23日,王晓地说,他还会继续坚持发帖,不为别的,就想用绵薄之力帮帮群众。同事介绍,王晓地为人不错,对工作也很用心,“我们都知道他在网上发帖的事情,能坚持这些年,不容易”。洋县公安局有关领导表示,王晓地在网上发帖是一种个人行为。(记者曾春)

a
0 0
  @ME: 
发表于 2013-9-27 12: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需要这样的正能量,现在太多的负能量充斥与现实生活当中了。
发表于 2013-9-27 14: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这份热心已经很不错,支持下王警官!

a
0 0
  @ME: 
发表于 2013-9-27 17: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就是需要这样的正能量,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助人为乐,方便了别人,快乐了自己。净化网络环境,从我做起!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