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朋友,你到过镇巴吗?如果没有,你也许不会听到它的丁点传闻。如果你碰巧从别人那里听到有关它的议论,临了也会嘣出一句:山城镇巴,空气清新!/ T/ e$ j2 Q5 H7 `" W
/ s$ h9 Q/ w" O" M 她如待嫁之女,深藏于安垭梁、黑虎梁之闺中。今日的镇巴城,天朗气清,清丽脱俗。她矜持中带有几分羞涩,娇气中带有几分青涩,如十八九岁的少女一般。远处的鸟鸣,是这山城的的语言,只有常置身于这山城之中,你自然会听懂的。" R; H+ N* v: O0 K$ a7 M! X, a! J& d
倘若你突然前来,恍若一看,你会以为走入了一个清秀的画卷之中。画卷的四周由绿色染透,两岸的青山似屏障遮蔽外来的风雨,中间的三分之一碧水浸染,城中的楼台亭阁如素描般沿河勾勒,玲珑不显娇气,古朴又不失典雅。整幅画卷色彩纷呈,深的、浅的、浓的、淡的都恰到好处地点缀其中,好一幅山水画卷,让你尽情领略它的风情。
, u; }, u' T' @8 O( t, K' V置身黑虎梁之上,细看这一画卷,它天然是一幅横亘于你眼前的山水长画。泾洋河如碧玉带,从你眼前的画卷右侧缠绵而来,将城分为东西二片,八座桥宛如长龙卧波,又将这分割的两片连为一体,泾洋河在城中做着甜甜的春梦,城中人都是她的梦中情人!
8 K" V6 o% O$ g, @ - _- _; y3 c0 \' e/ Y9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这里湖水就是。这里的湖水日日夜夜都泛着波、跳着浪,倘若在清风明月夜,或是在阳光的日子里,你行走在泾洋河畔,那波光会随着你走动,摇曳,恋着你的步伐,唤起你的思绪,使你也跟着这波光迷漓起来--- m, h3 e& Q( T b5 q& ^- }* t# }
# J* H7 ~1 l( b5 a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湖的山水已不稀奇,这里两岸就是,河水缠绵着两岸的脚步,水在山脚下,那是永恒的情,山在水中央,那是倒映的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然的融为了一体,倘若你要来,你立即就成了这画中的景,也跟着这湖光山色生辉--7 e2 V. R9 a2 n1 h' _9 c
E. x/ j' ^5 t( j
, B, M( ~& h; m+ u 正值五月,山水生绿,湖水泛波,鸟儿也在这画卷进中迷失了,在这画卷中飞来飞去,清脆的叫声,声声入耳,象是在寻找家人,可惜我不懂鸟语,倘若懂得,我一定带它圆梦。纵然如此,请你放心,这鸟儿无论如何也飞不走的,那泾洋河的气息,是它熟悉的味道;城中人的语言,是它熟悉的声音;两岸的青山,都是它归巢。如果它累了,随意在那家歇息,山城人都是乐意留宿这不速之客的。2 C( Q* q. P- I
4 _7 q7 g/ s4 f. k, w
正想着---,阳台飞来一只穿花衣的鸟,对着我歌唱。它是我的芳邻,在我的阳台已歌唱了三个春秋,这多情的鸟儿不知道我在这里思怀呢?远处的雾东一簇,西一垛,如乱云飞来群山中,缠绵着两岸的青山,要做它的新娘,它好不害臊,在众目睽睽之下,极尽婀娜,它也要学这山城之女子吗?对景感怀,我想起了去年写的一首小诗《凤兮!泾洋河》:云哭着说:天空里没有海!那回头一眸,醉了大山的心,泪涌作清泉! 青松作髻,白纱为绸.思念凝成了紫藤萝,坠在古老的青崖. 孤独的野白合在风中摇曳,蝶的心在花中开放,任夏日的雨染着,一点一点变白. 雾缠着大山行走,迷漫了山,白鹤在碧水上找不到回家的路.寻路?看云销雨霁后,有一条通向心灵的桥,就在那一眸!
0 [9 ]/ ~+ e4 Z1 `* A
- e4 I$ @3 H* |( C9 {5 N% u' s, c 青山依旧在,时光里,我容已改。那诗里的人儿呢,一切安好?
' B7 o3 m) H; W# p9 t. |( x
" O! y. C' p# [ 在这样的春景里,是不适宜这样感怀的,红颜知已那是心灵的寄托,抑或是渴求心灵的倾诉。如果要倾诉的话,我倒喜欢把这山城当做红颜知已。要不然,费我如此多的笔墨,着我如此多的眼神,在她身上流眸,渲染。 K& f3 a/ B) X. h8 W! M; S# A

. x' e. V& g& ] 如果说这是五百年修来的缘的话,相逢镇巴山城是我这一生必然的归宿,我如燕子般飞了出去,又飞了回来,不为别的,只为这必然的邂逅,但这邂逅却挽留住了我一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