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梁老人当“大师”,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之举,但却说明在算命江湖,“大师”的门槛并不高。 坐在新疆库尔勒市人民西路的人行道上,72岁的杨思梁老人把一张写有“看麻衣神相”字样的纸往地上一摆,便自称大师,替人指点迷津。" z. I* I. ~- L6 B
“我不知道怎样才能回到陕西老家去”能够预知他人的祸福未来,却不知道自己脚下的路应该如何走,这种状态让杨思梁颇觉尴尬。8月21日,他乘坐火车从陕西省镇巴县来到库尔勒,准备捡棉花或者摘香梨,无奈因其年纪太大无人接收而流浪街头。迫于生计,26日在得到一张算命先生常用的“招牌”之后,杨思梁在街头当起了“大师”。8 `" e; C$ N, V3 E* ^% Z
近日,“气功大师”王林爆红网络, “大师”一词也变成了一个热门词汇。气功大师王林、养生大师李一、食疗大师张悟本……这似乎是一个“大师”辈出的年代,然一炮而红的大师大多昙花一现,留给人们的是茶余饭后的笑柄和谈资。
+ v* q" F. U, z5 ~ 当流浪汉变身算命大师时,无疑给混迹算命“江湖”和青睐算命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这里没有天机,只有猫腻、欺骗和迷信。 r" n2 Q: o1 G8 U4 } S
穷途末路的流浪汉成了“大师”
1 R% }( a) D- E. { 8月27日上午,是杨思梁当“大师”的第二天。他从超市花10元钱买来了两个塑料小凳子,一个自己坐,另一个给客户坐。别的算命先生都这样做,杨思梁也算是现学现卖。
" k/ b$ }! h( h+ `2 l7 o “我很小的时候就学习算命了,别人都叫我杨大师。”杨思梁指一指写在着“看麻衣神相”的那张纸说,他可以算婚姻、算祸福、看官运等等。别人算一卦要收20元钱,他收10元、5元钱都可以。
3 O* e9 x; O) q7 `3 Y 与杨思梁交谈了几句,记者发现他替人算命非常不专业。说完了开场白之后就不知道该说什么,神色显得踌躇不安,让人不得不怀疑他“大师”的身份。5 ~$ h" Y. p. w; N* ]
杨思梁的穿着可以用寒酸来形容。一件白衬衫有许多地方被污垢糊得已看不到本来面默裤子和鞋子破了好几个洞,放在一边的手提包上可以看到白线缝裂口的针脚,所有的这一切,与人们常见算命先生的打扮相去甚远。
+ l1 l$ v. J) t# c& l
镇巴老人库尔勒采棉遭拒摇身一变成“算命大师”
6 e( l/ } |" \- ?+ I; K$ V: x9 L v' S" b+ {' z" p
“你不要再问了,我给你说实话吧,我是来库尔勒捡棉花和摘香梨的。年纪大了,没有人愿意要我,我才干这个的。”杨思梁说,他的老家在陕西镇巴县,因种种原因,他一生未娶妻生子,几十年来一直孤身一人四处流浪。听人说每年九十月份,在库尔勒摘香梨、捡棉花能赚大钱,便来到了库尔勒。
7 o) q* k" k7 g, }* Z" s 杨思梁在市郊问了几户梨农要不要他摘香梨,均遭拒绝,理由是他的年纪太大。“我身上剩下不到100元,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在库尔勒我一个人也不认识,当时非常着急。”杨思梁说,26日他在人民西路闲逛时,看到一些算命先生挣钱非常容易,便向其中一位讨教。那人可能是看他可怜,便送给了他一张算命的纸“招牌”,让他“试着挣一点零花钱。”
8 N- V+ o# u" L5 N5 q4 p, q3 t “大师”并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虽然有顾客主动上前请杨思梁“算命”,但因其对这一行太过生疏而让生意与他擦肩而过。一天多的时间,他没有挣到一分钱。1 A9 I# Z: E, ?% J3 J; R* Q2 J
“我身上现在只有25元钱,老家都回不去了,不知道救助站管不管我”杨思梁说,送给他“招牌”的算命先生告诉他,替人算命就是要学会察言观色,先说坏的再说好的,总之以将钱挣到手上为原则。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他发现“大师”也不是好当的。
& E, h# Y: ^' _+ [" f0 w: B “也不知道是谁给他的那个招牌,让这样的人来干这行,真是丢人现眼!”在人民西路替人算了20年“命”的宋善友,对帮助杨思梁的人和杨思梁的做法不以为然。(记者 陈彦强)
, f% w3 f" F; U6 q' v' [
4 M R9 W+ X2 f9 }5 F' q0 S% v) w) |0 a- D/ T% r9 ]" y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