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494|回复: 1

[美女] 大作家王蓬眼中的汉中女子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2-6-8 10: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汉中这片青绿如梦的土地养出些卓然超群的女子本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在我看来:汉中女子,却并非一个完全轻松、甜美的话题。
  不止一次,陪同外地客人漫步汉中街头,常听其感叹:汉中女子生得柔媚,生得艳丽,让人驻足回眸的频率远胜它处。竟然连首都一家权威刊物的资深女编辑都如此认为。
  的确,汉中女子天生丽质,玲珑的身姿,白哲的肤色,安静恬淡,柔媚可人;但不定一个手式、一句话语,又分明显出一个"野"来,先让人一愣,随后又感到这种真情与气韵的随意流露,恰又自然地证明着她自已。
  在西安街头,汉中女子往往被人一眼认出。不完全是由于身姿、服装和语音;而是一种印象、一种尚未完全被现代文明侵染的原生气息,就像一群刚奔出山林的小牡鹿,怯生生的娇羞中又带着野性的胆大,无所顾忌的走动谈笑,完全无视都市女子的体面、冷静与矜持,只管鲜活生动地表现自己。
  只要是三个以上的汉中女子,不管去多么显赫的地方参加体育比赛、文艺会演,或是学习假期归来,等不及放下行李,就又叽叽喳喳,用竹筷敲着饭盒,牵群结伙去吃凉皮,辣子要多,红油要旺,直吃得额头香汗津津,直吃得脸庞艳若桃花。因而人愈加称赞汉中女子的美丽与妩媚。
  女子的姿色实在犹如男子的禀赋是与生俱来的一笔财富。
  于是,主人和客人都经常地、不厌其烦地称赞汉中女子是古城汉中的宠物与精灵,是名地名城一道不朽的风景!
  只是,这种称赞过于热烈,过于随意、总让人感到很不踏实,很不可靠;总觉得汉中女子这个题目好大,一时间总难以把握准确、叙说清楚。倒是有许多有关她们的思绪萦绕不去,汇聚拢来,苦涩沉重多于甜美轻松。
  要认识汉中女子,首先得认识养育她们的这方水土。
  人们不一定知道汉中,却注定知道与兵马俑相关的西安,知道区划我国南方与北方,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线秦岭。秦岭正好把西安与汉中隔开。
  坐了汽车,离开西安,仅几个小时,翻越了秦岭主脊,便算进入陕南,进入了汉中盆地边沿,于是就能看见险峻的山崖、幽深的涧谷,滴翠的山林与鸣溅着的溪水,还有漫坡的野花、野草与拖着长尾的美丽的野鸡;绿云般的树丛有炊烟飘起,隐匿着一个村落或仅是一户人家。
  再往前时,溪流汇聚成河谷,山坡上出现修长的翠竹与浓绿的棕榈,有些南方景象了,汽车猛地一巅,长出口气似的,一下驶进平地,惊醒的旅客隔窗看时:大山尽皆退去,无垠的绿野涌向天边,发亮的汉水如玉带般蜿蜒,两岸水渠纵横、田禾竞长、桶林火红,自鹭翻飞,密布的烟村不时有穿红着绿的村姑出没,一派安详。
  "啧啧,这就是汉中么!"陌生旅客赞叹。
  这就是汉中,但不完全是汉中。除了秦岭南麓怀抱以及眼前这片宽约20公里,长达百多公里的中心平原,还需再往南去,跨越汉水,进入秀丽的大巴山,同样以巴山主脊为界,翻越过去就进入四川,而这边还有属于汉中的广袤的山地与密密的丛林。
  这样我们才明白,汉中是秦岭与大巴山环围之中,由汉水滋润积淀的一块狭长盆地。就大范围来讲,还包容着秦巴大山怀抱中的许多山岭与河流,包容着11个县区及360多万人口,可与欧州的阿尔巴尼亚相比。
  我们还清楚了:汉中虽属陕西,被划进大西北的版土,其实已在秦岭以南,水流皆归汇长江,进入了南方,但又不是地道的南方。因而气候、植被、物产、民居、风俗、人情都由于南北交汇而显得独特、颇似湖南的湘西。有修竹茂林,溪流渡船;有狭长镇街,茶馆竹椅;再是吊脚楼屋,熏鱼腊肉;正是由于这些与八百里秦川、黄土高原迥然不同的物候风貌,使得汉中对省城人从心理和地理来讲都有点像遥远的山那边人家。
  事实是汉中在历史上曾属于一个独立的古褒国,也就是美女褒姒的故乡。至今尚有一条褒水蜿蜒于陕南的青山秀峰之间。那么,在这样一片灵山秀水,柔风嫩雨中生长起来的女子,就注定不会有北方平原女子的开朗、奔放、张扬又稍稍带来的粗粝;也不同于真正南方江浙吴越女子的纤丽、闺秀以及难免的娇情;汉中女子更多的是与家乡山水共具的一种自然与和谐,一种极为可贵的原生之美:毛竹一般婀娜的身材,明月一般清丽的脸庞,最绝的是清泉一样的眸子,黑白分明,水汪汪的,无一丝尘埃,无一丝杂染,与青青的山峦,绿绿的丛林保持着一种和谐,一种大自然赋予的清纯与洁净。在这样的女孩身上,看不见任何矫揉造作的东西,也没有丝毫轻佻卖弄的意味,有的只是天造地化的清纯、柔和与甜美。一个真正由大自然塑造出来的精灵!
  应该相信,当初使周幽王乱了方寸的褒姒正是这样一位汉中女子。一登上历史舞台便出手不凡,几乎改变了一个王朝的命运,改写了中国的历史。
  有说法认为褒姒"一笑倾国"是为报亡国亡家之恨,我却宁可相信是性格使然。因为陕南清纯的环境养育不出都市女子的狡黠和强悍,也绝无宫廷女子的种种城府。在褒姒眼中,周幽王的皇宫再辉煌也无法与雄伟的秦岭相比,有什么好笑呢?宁可缄默。只有烽火引来的车马鲜亮,刀戈并举的诸侯乱糟糟的跑来跑去,她觉得好玩,才发出天真的笑声!
  我们得承认:汉中封闭的地域使汉中女子不能接触更广阔的天地,由于长久孤独而易痴情,易轻信,易执著,易对外部世界加倍向往,但有机会便如出山之溪水,一往无前,极少考虑目的及后果,这样又往往易受伤害。
  比如戚姬,继褒姒之后另一位天姿国色的汉中女子。当年,刘邦从汉中出发与项羽争夺天下,明知项羽兵势浩大,凶吉难料。戚姬仍义无反顾跟定刘邦。大战70次,小战40次,刘邦屡战屡败,几乎丧命,戚姬毫不动摇,一直在军中陪同刘邦出生入死,直到垓下一战取胜,深得刘邦宠爱。但刘邦死后,这位只知相夫教子的汉中女子根本不是刘邦大老婆吕后的对手,不但儿子被害死,她也被砍掉手脚,割掉耳朵,剜去眼睛,弄成哑巴,残害为非人非兽的"人彘"置于厕所,供人侮辱,命运相当悲惨。汉中洋县至今有戚氏村、戚氏墓、戚氏中学,表达着故乡对戚姬的怀念与同情。
  当然,也有外出后建功立业的汉中女子。比如本世纪30年代,出生子汉中西乡的女子刘力邦,随父亲去天津求学,接触马列,投身革命,数次入狱而坚贞不屈。建国初期即任北京三区团委书记,是著名作家王蒙的顶头上司,王蒙所写第一篇通讯即交刘力邦审阅。1993年刘力邦以七旬高龄离世,国务委员彭佩云等亲往吊唁,备极哀荣。
  再如汉中师范女学生刘彩凤,抗战时期,奔赴延安,在抗大学习后,曾在林伯渠手下任秘书,后被派回故乡从事地下工作,不幸被捕,宁死不屈,竟被残忍地活埋,年仪21岁。21岁的女子,正是美丽动人收获爱情的时节。遍读与刘彩凤有关史料,却只发现一处与情感有关。是在延安,一伙年轻人去首长家玩,后来写出《上海的早晨》的周而复也在座。
  谈笑间,首长夫人问刘彩凤:"打不打游击?"
  当年延安男女都一腔热血,投身革命。于是把男女之间临时性跟谁好一下,戏称"打游击",刘彩风当时羞红脸面,连连摇头。
  另一则史料提到,一次延安集会,毛泽东乘当时惟一的小轿车到场。江青也从轿车里出来,大模大样,东张西望。刘彩风忿然说:"也不怕难为情!"足可见这汉中女子的率真!
  从后来刘彩凤接受派遣,只身回乡的经历看,确实没有涉足爱情。她被捕后,遭受严刑,曾有一次生还机会:即答应做县长姨太太便可出狱。这被理想信仰燃烧的女子断然拒绝,宁可让美丽的肉体被活活埋葬于冰冷的泥土。为汉中女子塑造了一尊刚烈的雕像!
  在漫长的岁月中,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参加改朝换代、辅国封疆等轰轰烈烈的伟大事业。尤其宋、元之后,政权北移,古都西安尚被冷落,何况汉中少了许多战乱流离,大起大落;同时也就缺了一茬茬钟鸣鼎食、将相王公之家带给女性那种富贵之气与大家风范。汉中人尤其女性对社会变革与政治斗争由于陌生而畏怯,宁可去过风平浪静的寻常日子。
  幸而早年汉水航运畅通,秋水大时汉口的机帆船常结队而来;加之穿越秦巴大山勾连中原与大西南的几条古道,给沿线不少人家以开馆设店、投身商业的锻炼。尽管由于货物临时聚散,商客暮宿朝行,没有形成鸿商巨贾。但很多人家由于女性的介入,由于她们天生好客和对商品的敏感、少羞怯、多明快,当然也不乏精明与小狡猾,加之灵巧与轻盈,柔媚与和气,投入本钱不大,很少失算,收入稳妥,不但使自己能过殷实安稳的日子,也给水运与古道经历的城镇带来相当繁荣。前几年拍摄《栈道》见到过不少延绵几华里的镇街,号称"不夜城"几乎无家不商,灯火彻夜不熄。
  拍摄那些古道镇街,常有当年的女老板、女掌柜争相叙述当年情景,从她们犹存的风韵不难窥其年轻时的风采。
  不过,秦岭与大巴山还是过于广袤了。因而绝大部分人家仍远离尘嚣。贫瘠的山地,孤寂的岁月熄灭了多少年轻女子的多情与热烈。命运对她们太不公正,仿佛来到这个世界便注定要承受打击与厄运!
  大山深处,生计艰辛,男人出山伐木、割竹、狩猎、采漆,常有遇险致残事情发生。男人瘫在床上,顶梁柱顿时倒塌。女人注定也落泪悲伤,也呼天抢地抱怨命运,完了撩起衣襟擦干是,胸脯仍抽泣着赶紧为男人治伤,为一家生计奔波,实在过不下去,也只有牺牲自己再招个强壮男人上门,来支撑这个行将倒塌的家庭。
  此谓"招夫养夫",人虽不见笑,但在两个男人间周旋,把老人送终,把孩子养大,其间全凭女人聪明,忍辱负重,把一生的义务与责任进行到底。
  这让人叹息的事情并非遥远。阶级斗争年月,邻村一位青年蒙冤入狱。他的妻子,一个腼腆秀丽的山区:女子,平日见人低头一笑,如此纤弱,如何承受沉重的一击?岂料,一夜间竞突然变得坚强,别人收工后在烈日下再拔一筐猪菜,夜间才打米磨面,缝补一家衣衫;甚尔,为了一双儿女两位老人,春荒粮不受刁难,工分不被克扣,默默承受了恶棍式的队长长期霸占,就连开一张看望丈夫的介绍信,也得接受会计的调戏!茹苦忍受,整整8年,直到把一个完整的家庭交给丈夫。
  再是运动当中,亲眼目睹那些识字不多的乡村女子在森严的批斗会上,奋不顾身扑上去保护自己挨打的丈夫,不惜引来如林的拳头和震耳的呐喊,坦然和丈夫站立一起共同挨斗,共同被罚干脏活苦活
  这些往事,不仅当时使人震撼,至今想起仍不平静。因为我怀疑自己有这样的贯气,会为脸面、后果、顾虑重重,也许这样干事稳妥,但注定丢失的是一种骨气,一种精神,一种对亲人的直接支撑。所以,至今回到村里,看见当年那些刚烈妇女,看着她们横添的皱纹,飞霜的双鬓,内心仍深含敬意。
  的确,不少汉中女子,外表纤弱,内心刚毅,遇惊不乱,遇事果敢,也尊人伦,也守古训,甚尔目光比男子更显长远。
  一位政界朋友,"四清"时父亲遭斗,房产被收,妻子带着头高头低一群儿女,当下没了住处。偏他这时又被贬往偏远山区,真正凄风加苦雨,一气之下,索性回乡务农。
  行将改变一家命运的关键时刻,妻子冷静下来,规劝丈夫仍回单位,自己则带儿女暂居娘家,硬是把只搁浅的破船撑上了航线。
  日后丈夫恰因受苦,体察民情,扎实肯干,政绩显著,县长也当了,专员也当了,官高位显,身居要津。这位乡村妻子进城,闲不住,找一份清扫市场的工作。每日清晨,整个城市仍在酣睡,她已开始工作,内心如在乡间种田、喂鸡一样平静。真正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乡间许多妇女,并无多少文化,讲不出深刻道理,生活经验却告诉我们:认真做人,清白做事,荣华富贵皆过眼云烟。
  每遇丈夫升迁,儿女远行,一家人欢天喜地,惟她仍在灶间忙碌,不定突跳的眼神掠过一丝预感,于是委婉提醒丈夫,告诫儿女,无形中免去多少隐患!
  曾见仅小学毕业的村姑,把左邻右舍,公婆姑嫂关系处理得滴水不漏,恰到好处,并非没有矛盾,关键善良聪慧,掂得住轻重,顾得全大局,凡事宁可委屈自己。即便暴躁的男人一巴掌打来,脸上鼓起青伤红印,照样遮掩过去.,炒菜待客,把事情先撑下来,完了或轻言细语,或教训数落,直羞愧得男人低下头去,再也举不起拳头。这类乡村女子的器局、见识及气度真正如《红楼梦》中所言:"世事洞察为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
  逆反心理,人皆有之。汉中盆地相对封闭,使得汉中女子易生梦幻、富于联想,最具性灵,恰恰合乎她们日常从事的生计。
  
a
0 0
  @ME: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0: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中房产信息网
       汉中古为水乡,栽稻始于秦汉,种茶则追溯至唐宋;秦巴山地漫生藤葛,藤棕竹编,久为传统;再是喜唱民谣山歌,有刺绣架花习俗,举凡种种,均为汉中女子倾注性灵、表达情感、一展身手提供了广阔天地。
  每年清明,桃花水漫溢,灌得层层梯田晃若明镜,早有一排村姑在田边站定。田块若大,便要事先栽一趟标秧割方,常是两个年岁最小的女孩,高挽裤脚,一派伶俐,各站大田一角,互看一眼,再不抬头,手握一把嫩绿秧苗,宛如飞针走线,转瞬相接,宛如墨线弹出一般笔直,赢得满田喝彩。
  再是采茶,也一律由女子承担。一场春雨,茶树绽开雀舌般嫩芽,憋闷一冬的村姑喜笑颜开如临喜日,个个穿红着绿,手提竹筐,进入一碧如洗的茶园,灵巧双手宛如蝴蝶在枝头翻飞。任凭科技如何发达,愈是名荼,愈讲究手工采摘。汉中近年名茶辈出,其中秦巴雾毫等品,公斤千元,远销日本,实有采茶村姑一份功劳。
  凡来汉中的外地客人,无不去棕藤竹编市场徜徉,那儿产品之多,之齐全,之灵巧,之精细,让人眼花缭乱。举凡桌、椅、床、席、帘、枕、垫、书架、茶几、沙发,还有名声遐迩的汉中棕箱藤椅,真正琳琅荟萃、蔚为大观。即便一只小小竹筐也极考究。青篾编帮,黄篾织边,黑色斑竹正好做盖,玲珑小巧,包彩协调,简直是艺术品。
  事实上,编织这类活计,天生适于女性,可以把深藏心底的梦幻、希冀与追求不露声色地编织进去。心性得以磨炼,性灵得以发挥。岁月悠悠,几乎每个村寨都拥有一批编织能手,暗中较量,一比高低,不时推出新的品种、新的花样,在一种古老的谋生手段上做尽了文章,用尽了心计,把汉中女性的尺长寸短发挥得淋漓尽致,也为汉中人争够了脸面。
  汉中曾举办过民间艺术展览,印象至深是类似刺绣的架花。即在日常用的门帘、窗帘、枕套、枕巾等日用品上绘绣的简单图案;摇头晃脑的水牛,盯着飞鸟的花猫,一边飞翔一边回眸关注小雁的大雁,无不朴拙天真,气韵生动。这些架花的作者都是不知姓名的农家女子,制作图案时,也许只是很随意的把日常所见描绘出来,她们心境单纯如水,青春的气息,颤动的心绪不知不觉间溶进了手底,于是我们看到了一种生动的气韵。图画中气韵最为要紧,气韵活则画活,落入程式画则僵死,还有什么好看的呢!
  还曾见过一位山区姑娘,天天喂猪,需把洋芋切碎作为饲料,喂时还需临时添加,为着方便,就用菜刀在手掌上切,久了竟能在手掌上切出粗细均匀、长短一致的洋:筝丝来,而且速度之快,让人眼花缭乱。完全不在于能切几块洋芋,关键是在这极平常的事情中自然而然流露出的性灵,这便是汉中女子。
  社会前进,时代发展,必然给汉中女性至深的影响。毕竟不在京都省府、通衢要塞,汉中女性每前进一步也就伴随着加倍的否定与摆脱,步履也就格外艰辛沉重。
  一位女教师的经历极典型,极说明问题。
  十多年前,在一个山镇书店偶然遇着她:修长的身材,秀丽的脸庞,真正一汪清泉般的眼睛,一个足以让人驻足回眸的汉中女子。
  由于书店营业员与她是同学,我与她有简短的交谈。她很局促,清澈的眼睛不时掠过忧郁的阴影,接着就匆匆离去,让人深感惊诧。
  书店的营业员看着她走远的背影感叹着告诉我说,这位女教师从小各门功课都好得让人忌恨,就是出身不好。前些年高中毕业在山区就不得了,别人都由乡里村里安排了,就把她搁下,整日出坡于活,山里活苦,照样往山顶背粪,照样夜间守号(夜里在山坡看守庄稼,以防野兽),还经常受气。
  后来村里一位出身过硬当民办教师的青年同情她,做通各方面工作,让她当了民办教师,自己甘愿当农民。出于感激,出于环境,她成了那位农民的妻子。
  丈夫不答应,因为他还在当农民。她硬着头皮上了大学。每次回家都要无缘无故地挨打,打得极歹毒,用山区倒勾牛刺条,抽得浑身都是伤痕,要么这么热的天,她从不穿裙子,老穿长裤,免得人耻笑,但人都知道。她出来一会儿就得赶紧回去,要不又是一顿打
  "为啥不离婚?"
  "她觉得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再说这地方,离婚的女人还想活么!"
  带着无尽惆怅离开山镇,女教师的遭际与眼睛中的忧郁让人难忘!
  去年,偶然在报上见着省教委在一处游览胜地举办夏令营,并表彰全省一批先进教师,我在名单中发现了她,地址姓名均相符,注定是她。让人深感欣慰,这位女教师的缄默与忍耐,努力和奋斗,总算获得社会认可。也许还有别的价值标准,但如果不是社会进步凭考试升学转正,如果继续向无知的学生灌输阶级斗争而不是举办夏令营,女教师还有出头之日么?
  另外一位山区姑娘就比较幸运。她生活的地方蛮荒得像与世隔绝,离本来就在大山中的县城还有170里。惟一能让人想像的是1200年前给杨贵妃送荔枝的古道曾从这儿擦边而过;她惟一能够也爱好的事就是读书;幸而父亲是当年支援山区的知青,支持她读完小学、初中又去县城读完高中,成为全县考取的三个大学生之一,大学毕业,又读研究生;最后,石破天惊,竟然考取了留英博士生。从专业考虑,这位从大山沟走出的汉中女子定居英国,成为皇家科研机构的一帛再是位山区女子凭一把二胡考进中央音乐学院;一位青年姑娘凭一首《楼兰姑娘》唱红大江南北;一位标枪能手在上海冬工会夺走金牌
  汉中女子确有极大的可塑性。封闭倍促开放,据说仅深圳便有汉中女子4000余人。一位乡村同学的黄毛个头,去了几年,竟然进入自领阶层,管理百名工人,月薪两千。关键待人接物,举止谈吐大不一样,让人刮目。
  汉中有名的夜市一条街,千家店铺,非女莫属。刚在京沪穗蓉上市的新装,隔日定在汉中街头出现。今日汉中女子服装之新颖,消费之新潮,常让省城客人都惊讶不已。
  面对这繁复现象,尤其对女性--一个如此庞大的群体去新作评价,会显得匆忙,显得力不从心,宁可缄默,宁可拭目以待。因为,社会与时代发生的变革,对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家与民族来说,都不过刚刚开始。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