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陕西产生了以路遥为代表的陕北作家特色;以陈忠实为代表的关中作家特色;以王蓬为代表的陕南作家特色。
一一贾平凹
也许,隔着一道厚厚的秦岭,人们对王蓬和他的作品并不十分了解。笔者曾在秦岭巴山合围的腹地古城汉中驻记者站两年;有机会多次接触这位多写秦巴大山的作家。
在此之前,也听说汉中出了个王蓬,想着大约白面书生模样。岂料,见面大吃一惊,他竟有武夫一般的身材,高大魁伟、脸庞粗糙、螺旋竖眉。看去朴实敦厚,却又待人热情诚恳。这才发现,并不了解王蓬。
说起曲折,王蓬虽然尽写秦巴大山、满口汉中土话,却是地地道道的西安市人。父母均系知识分子,母亲受过高等教育。1958年,王蓬10岁时,由于父亲历史错案,全家被惩罚到陕南乡村。
1964年,王蓬初中毕业考取中专,因受株连失学,即开始务农、种地、拉车、进山、伐木、割竹、筑路整整18年。用他的话说自1958年"大跃进"起,农村经历的一切变故与改革;农民身受的一切酸甜苦辣,他都亲身经历、身受感同。正是生活使他萌发了文学创作的念头。
1970年深秋,为一女知青遭际触发,突然觉得胸闷气堵,有一肚子话跃跃欲说。6年不曾读书写字的他,却寻找到半截铅笔,用一个晚上,在沓废药处方笺上,写下第一篇小说《沦落》(10年后发表)。写罢了事,此后又过两年,便开始业余写作,一边从事,艮苦的体力劳动,养家糊口,一边熬更守夜,见缝插针挤时间创作,同年即开始在地区乃至省级报刊发表作品。他与路遥、贾平凹、邹志安等人几乎同时执笔。当贾平凹写出<满月儿>,莫伸写出<窗口>、陈忠实写出《信任》,他也在(人民文学)发表了短篇小说<批判会上>。这个精致幽默的作品,一问世便引起关注,并翻译刘美国。当1981年<延河>第一次向文坛推出一批陕西青年作家小说专号时、王蓬奉献了他的成名作<银秀嫂>,获首届《延河》优秀作品奖。紧接着,他又在<人民文学>发表了<油菜花开的夜晚>;在《北京文学》发表了《庄稼院轶事》;在《延河》发表了《猎熊记》、《老楸树下》,在《人民日报》先后发表了一组四篇散文,形成他创作的第一个高潮。
这些作品既有浓郁的陕南农村生活气息,又有对历史社会严肃而深沉的思考。他做为农民,一切繁重的体力劳动,都曾亲身体验,且熟悉通晓;他在农村娶妻育女,更为他山地恋情增添色彩,丰富而又充满他全部的感情世界,使其内涵变得雄浑浩大。关键是向人们传递出底层人民生活的状态,作品写人状情、观察之细、体会之深非身临其境不可为之。这一切不仅为他的文学创作奠定坚实基础,而且,也为他人生航程确立了鲜明的坐标。
1982年,是王蓬生活道路的一大转折:这年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油菜花开的夜晚》收集了他1977年至1982年20篇作品,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他作为陕西青年作家代表,参加了华北、西北十省青年作家座谈会;在省作协以及有关部门多次关怀呼吁下,当了整整18年农民、已经33岁的王蓬被破格录用到汉中地区群艺馆从事专业创作。也是这一年,王蓬父母的冤案均得到平反,一家人获得了新生。
环境改变,王莲并没有停止追求,而是深感学识浅薄。1984年春在强手如林的情况下,他潜心复习,考取了中国作家协会文讲所第八期创作班,1986年毕业再次进入北京大学首届作家班,1988年夏毕业返原单位从事写作。在京畿之地学习四年,各种交流与座谈,各类艺术展览,天南海北的笔会,极大地开阔了他的眼界。过去,提起乡村,王蓬无需记忆,便是田野飘起一层如烟的暮霭,茅屋升起一缕轻轻的炊烟,黄昏谁家女人一声长长的啼唤,黎明放水老汉在田间留下一串新鲜的脚印;是蓝天,是白云,是红花,是绿草,是一群洗衣衫的姑娘,是一曲永无终了的田园牧歌。他把自己当成农民作家,却对农民意识放松了警惕因此,在他的作品里,对于农民,则过多地赞扬同情他们身上的淳朴、勤俭、良善,对于同样集于他们身上的蒙昧、狭隘、保守则很少揭示或批判。至于生产观念、消费观念、审美心理他不自觉地与许多农民有一致的地方。
值得庆幸,他在京学习期间,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变观念,有意识地扩大阅读范围,打破只读文学书籍的框子。他还诚恳地将自己出版的小说,分赠给同学、老师,请他们进行会诊。一时间,许多同学放下正阅读的书籍,放下正写作的说,牺牲午间休息,阅读王蓬的小说,有的同学把整本小说读完了,有的篇目则读了数遍,大家坦诚相见,知人论文,让王蓬真正找准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努力的目标。
然而,最重要的是生活观念的改变。五四青年节前夕,王蓬应邀去人民大会堂参加首都各界青年联欢。这是他第一次来这样堂皇的地方,红毯铺地,灯火通明,数千名青年分别在几个大厅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王蓬先是眼花缭乱,后来就感到心里凄楚得发胀,因为不知怎么,他忽然想起了乡村的土墙茅舍、想起扛着镢头的老人和泥水里跑跳的孩子,"农民要是上这儿来看看,也许就不交公购粮了!"他默默地退出了会场,独自在外边的广场上散步,心里浮现出的全是乡村的阡陌田畴。但他第二次再去人民大会堂,心里就平静得多,待到图痿苗再四人头七企堂熟然就有此不满足:汶么大的共和国,应该更伟大堂皇些才对!他就是这样,在不断地否定中肯定、肯定中否定,逐渐地摈弃着农民意识,更深层次地扎根生活沃土,辛勤耕耘着,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正是在北京学习期间,他开始了新的攀登,向长篇小说冲刺,利用放创作假,他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独自到秦岭深处的留坝,整整三个月调动了多年生活积累,一口气拿出2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山祭》的初稿,又两次大改,1987年由漓江出版社出版。《山祭》的出版,引起文艺界的广泛关注,著名评论家胡采、著名作家王汶石相继在《文艺报)|、《文学报》撰文,称赞"《山祭》是真正描写大山的文学",称赞:"王蓬是描写山区风俗风景画与山村女子的能手。"
的确,京华四载,王蓬没辜负陕西文学界与秦巴山区群众的希望,除了长篇《山祭》,他还创作了10部中篇小说及不少散文,出版了中短篇集《黑牡丹和她的丈夫》、《隐秘》、散文集《京华见闻录》;在北大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他仅用38天便完成了第二部长篇小说《水葬》;有三本书在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称得上硕果累累;加之精神上的舒展与解放、个性得到的丰富与伸张,用王蓬的话说:京华四年,可以抵偿过去所有的痛苦与不幸。
从北京学习归来,王蓬丝毫没有松懈。几年中,他怀着一种自己也难以述说的激情,更加关心普通人的命运。当得知安徽农学院毕业的蔡如桂,为培育陕西第一支名茶秦巴雾毫,远离大城市,含辛茹苦,为扛制茶机械在冰雪封山的路上摔伤右腿,为组装电炒茶锅碰瞎左眼,却被人借机诬陷,以骇人罪名,投进监牢。尽管王蓬与蔡如桂素昧平生,但作家的良知和天职,促使他7次深入大巴山,历时半年采访,排除了种种阻力与非议,最终完成了纪实文学《巴山茶痴》,《人民日报》以整登后,《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并获得"建国40周年"报告文学征文奖,名列榜首。农民企业家宋延龄回忆:他与王蓬是十几年前相识。第一次见面,宋延龄正用泥巴砌猪圈,王蓬走到二话没说,鞋子一脱,跟着干了半天活。就凭这点,他们成了好朋友,直到现在。
艰难又不断透出生机的改革;日趋复杂又丰富的生活,深深激励着王蓬那颗热情敏感又富于责任感的心,他决心为一百位普通人物立传,无论男女老幼,职务高低,是否成功。只要为国家为民族为一种正义和良知奋斗过或正在奋斗的人,他都去接近,去结识,去理解,并成为他们引为知己的朋友。截至目前,他已写过为南郑成为西北首富县做出重要贡献的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汉中地区行署副专员张光中,写过血战台儿庄敢死队长王范堂,写过茶叶专家蔡如桂,写过农民企业家宋延龄、全国旅游行业标兵任中文、花木大王王松然、种粮大户冯忠诚、养鱼能手陈继荣、"魔针大王"郑明德、画家高裕德、书法家陈竹朋、农民诗人蒿文杰,以及一批有贡献的人,他认为这些人才真正是民族的脊梁。
这几年他一直沿古栈道深入生活,珍贵的栈道遗迹,大山深处至今保存的古朴民风,日渐前进的气象,都使他的责任心有增无减,应该把这真实地记录下来。于是,他迷上了摄影,拿出整整一部长篇小说的稿酬,购买了全套照相、洗相设备。
在他看来,用照相机纪录生活,就像使用电脑写作一样,作家也应该现代化,从数千年如一日的沉重用笔积累生活中解放出来。每次外出,他都像准备弹药粮草一样,带着充足的胶卷,除了拍历代古道遗迹、石碑石牌、古墓古庙、各种文物外,他把眼光更多的盯在古道沿线群众生活现状上古老的石磨石碾,放牧的老人,背柴火的汉子,拖毛竹的妇女,提着火笼上学的儿童,破败的校舍,几个年级合用一间教室、五六个孩子共骑一辆自行车都被他一一拍摄下来,一来朋友,就翻几大本影集介绍,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从他颤栗激动的表情,让人深深感触到,他那种对生活、对社会的责任心。
他的家里,往往是宾客盈门。有的找他帮忙跑调动,有的求他帮忙打官司,有的则是托他帮忙买化肥"我哪有这种本事啊!"王蓬常常帐然地这样说,但事到跟前,总是少不了张罗。有时也能促成一些。经他牵线,一位山区朋友办起了木材加工厂,生产的门窗又由他介绍给一处建筑工地。而这位山区朋友恩谢他的木耳,他照样付钱分文不少。栈道摄制组采访一个捕鱼的山区少女,他发现这个姑娘很有悟性。几个月后,他采访过的一位花木大王需人帮忙,他便推荐了这位山区姑娘,辗转寻找,终于找到了那个捕鱼少女,进了盆景园,双方皆大欢喜。
王蓬做这些事,完全发自内心,自觉自愿,出于天性。没有谁强迫或要求他这么做。善良和宽容绝不是谁想有就能有的,那是一个人由于血缘基因,生活经历造成又溶进骨髓中的东西。相反,他对有些事都很淡泊,很少参加集会、座谈之类出头露面的事。
他在乎的仍是创作.他认为要真正透彻地了解"一方水土与一方人"并不容易。他公然蔑视那些可以任意更换生存环境的文学。他认为作家是以作品的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为前提生存的。他认为要透彻理解秦巴文化有两大线索:一为横穿秦巴的古栈道,一为发源于此的汉水,他认为古栈道是早于万里长城之前的大规模的土木建筑,是古代的高速公路,是中国古代如同长城兵马俑一样伟大的奇迹。
他说的如此严重:没有古栈道,就没有南北两大水系与文化的交流,就不可能出现强汉盛唐,中国历史就可能改写。去年他写完12集历史文化专题片《栈道之乡行》,得到中央电视台的肯定,并随摄制组全程走完了穿越秦巴大山。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上占有辉煌一页的汉唐古褒斜道与古金牛道。收获当然巨大;几十万字的笔记,一抽斗照片,案头则堆满史典、方志,俨然一个学者化作家。一个有关古栈道的系列《古栈道风情》又进入了紧张忘情的写作之中
转眼工夫,王蓬踏上文坛已经20个年头,先后出版两部长篇《山祭》、<水葬>;三本中短篇集《油菜花开的夜晚》,稳秘《黑牡丹和她的丈夫》;一本人物传记《流浪者的奇迹》,两本散文集《京华见闻录》《乡思绵绵》,累计创作文学作品200多万字。这些作品9次获中央省级报刊奖励。王蓬被国务院授于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最近省作协四次代表大会,他又被推选为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这是整个社会和文学界对他20年奋斗成就的一种认可。恰在这时,他采写的《大熊猫育崽目睹记》获1992年陕西新闻评选一等奖;长篇小说《水葬》获陕西省作家协会第二届双五文学奖。我打电话祝贺他"三喜临门"。从秦岭那边传来王蓬那爽朗熟悉的声音:"不行,还得努力,作家永远是以作品存在的,作家一生都应该是布衣!"原载《陕西日报》阎志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