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众所周知,面皮是我大汉中人民第一美食,昵称:汉中料理。
尽管它是米做的,可是,从来她的名字就叫“面皮”,我大汉中人民在文化上是开放的,兼收并蓄的,也从不排斥用面粉制作这一美食,“面面皮“也是极好吃的,这是勤劳的大汉中人民又一发明。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她的官方名讳是上面下皮,面皮。
可是,近来,我们发现汉中活跃着几个不良分子,打着和全国接轨的旗号,妄图行篡改这一使用有年,让我汉中各县区人民倍感亲切,萌意十足,古意十足的美名。
将汉中面皮污称汉中米皮的人,要求不得
为了将这一小撮人和我大汉中人民区隔开来,我迫不得己用此文革手法,将此一小撮命名为汉中奸人,简称[汉奸]。妄图毁我大汉中文化传承者足戒。.
汉中[汉奸]定义:1.具有汉中十县一区常住户口,年满十八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且在汉中十昙一区将面皮污称为米皮的自然人。2. 在汉中十县一区注册的各类组织或法人,其行为中具有将面皮污称米皮的。
最后,本楼主正告那些汉奸,面皮之称谓其来有自,容不得半点玷污。那些企图使用米皮一词,或米皮面皮共存同用想法的人,吧友回复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你们的图谋不可能得逞。希望你们悬崖勒马,早日改弦更张,早日去掉你们身上的[汉奸]封印,回家。
百度百科上的解释:
外地人初到汉中常大惑不解:明明是米做的叫“面皮”,面做的反而叫“面面皮”?其实,这除了和它诞生时的原料有关外,还和汉字简化有一点关系,汉字简化时将表示脸面的“面”(独体字)与面条的“面”(左右结构,麦字旁)进行了合并(类似的还有,皇后的”后“与後面的”後“在繁体中原是2个不同的字)。汉中面皮中的“面”字最初和原料并无关,而是指原料的形状,和胡椒面中的“面”字含义一样,面皮是指由“面”而成皮。汉中当地方言把很细的粉末一律叫“面面”、“粉粉”或“灰灰”,例如,把面粉就叫“灰面”。这可能和“郑人南奔”保留了较多上古语言习惯有关。
另有一说:汉中面皮因为柔嫩、劲道就像上好的面条一样,故名之。
今后,对于本土汉中人士您发现有人使用米皮一词,这里推荐三种回答方式,第一是直斥为汉奸揭批其亡我文化传承的险恶用心;二. 问对方是否满十八岁。……。此法视对方块头大小,有没有小伙伴帮忙等情形慎用。
我们不是地域黑,对于十县一区之外的不明真相群众,酌情解释或不解释。(子谝过)
到了外地,或者外地人叫米皮,凉皮虽不接受但可以理解,因为他们不懂汉中的饮食文化。但是就在汉中,自己家门口,还要把这个百年传承传统小吃改叫米皮,真是匪夷所思!
面皮,作为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地方小吃,对于汉中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吃食,更是一种享受,一种家依恋。尤其对出门在外的汉中人来说,听到面皮二字就如同遇到家乡人一样,乡情乡愁油然而生。听到面皮二字,就想起白白的大米,红红的油辣子,母亲的手推磨,锅沿上热腾腾的蒸汽…
经过百年的传承和积淀,面皮已然成为汉中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一方水土一方人的真实写照。
一方水土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土人情,就因为有特色,不同于别人之处,我们才会是我们,这里才会是家乡。
与所谓的全国接轨,并不是消弥自我,一味迎合别人。很简单,肉夹馍刚卖出去的时候为什么不改成馍夹肉,虽然至今还有很多人疑惑这个倒置的名字。广东河粉为啥不改成米皮,米条,跟河有一毛钱关系吗?四川是不是也得把抄手改成馄饨?
每一个名字后面都有其独特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正是这里一方水土一方人的勤劳智慧的述说。(老上锄头挖泥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