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而现如今,作为长江最大支流的汉江水,随着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顺利通水,让不住在汉江尾的北京、天津等地的人民,也喝到汉江的水,而这让住在汉江源头的张邦贵老人十分欣慰。 & l) T- ]6 t, E' a
: @" z5 o% \1 u0 V) o 汉江源头的民间“护水员”
. E; U7 U4 N b; E, o1 D- C5 O8 b6 x
4 s8 C* U6 H V5 d O# k 张邦贵,今年75岁,住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马家河村,而汉江就发源于此。而张邦贵老人的家离汉江源头最近,因此张老的家被称为汉江源头一家人。2 `' k% P* M! Q. ]: u
* z& `9 q- B: e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马家河村住了50多年的张老对这片山林水土有着特殊的感情。: s4 a T+ F0 \3 e& B) ?3 T
) k, t1 {& E- i( p8 ~
五年前,通往马家河村的路被修的更加便利,一拨拨游客都慕名前往汉江源头游玩,看着被游客遗落在山间水旁的垃圾时,张老看不下去了,就这样他开始了义务捡拾垃圾的工作,这一捡就是五年。“我看人多了我就上去看一下,转一转,见到垃圾就捡起来,我也会跟游客提醒,但是没办法还是有乱扔的。”2 j+ z3 f. o6 }
南水北调
, u' g$ _ R7 s2 `张老没事儿会经常到汉江源头附近坐坐。7 p @- j$ @; R1 [7 i7 H5 C
- K+ o, c; o) I3 h" t. z
住了50多年的张老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尝到过保护环境的“甜头”。“森林保护前水比较浑,现在清澈的很,我们住在这吃的就是这的水,水清了肯定更好。”, I, U6 o8 X5 X' _
3 ^/ ~) L7 w. g- H 张老口中的森林保护其实是退耕还林,马家河村村支书王光俊说,2005年开始村里开始退耕还林,共退了1200亩。“原来山上还有人住,村民就在山上开荒种地,一下雨泥水就顺着山流到了汉江,而现在种了树和茶园,有利于水土保持,下雨的水再也不是泥水,水也就慢慢变清了。”! l0 T! X/ j7 F7 r1 F7 @& A
) U) c0 H$ k! @' F. k# a. H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以后,我们的担子就更重了,我们这是汉江的源头,源头的水再保护不好说不过去。”同时,王光俊也坦言,目前的工作也很难做,“主要是群众的生活问题不好解决,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住在这就‘吃’这。现在为了保护植被,村民无地可耕,我们这适合发展食用菌,但是食用菌需要砍树,也不能做,所以群众生活很成问题。”(记者 陈嘉伟)
p' g" \3 ~2 ]6 m$ g%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