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050|回复: 2

[闲谝] 探寻汉中古城墙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5-3-15 08: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今的汉中城区,有两处城墙,一处在民主街西口,一处在劳动西路。其实,汉中的城墙并不止这些。近日,华商报记者通过走访,力求为大家呈现汉中城墙完整的历史。" O: I0 y) u- w' h; A! f6 F
# X) a3 R4 l% H* x, L+ E2 g, w
  去年9月 汉中新发现一处古城墙
9 |: m  @/ X; f1 ?0 f" ?; ~! a
6 Z& `2 d6 ]8 U8 D  去年9月10日,汉中市文物稽查支队接到群众反映称,汉台区劳动西路原粮油机械厂区域进行拆迁时,发现一段古城墙。次日,5名稽查人员赶到现场,对这段城墙进行了勘查。经过初步勘查,这段东西向的城墙,残长大约50米,高约8米,底部宽约5米,顶部宽约1米,外部全用青砖包砌,内填以土坯。7 \. ^1 v+ V8 t, X' W) C
2 _3 L+ |& z6 N( I
  当时,记者曾在现场看到,这段城墙南边的墙砖部分已垮塌,多块墙砖上有不同的铭文。附近一居民介绍,这段城墙所处的位置在一片厂房和住宅区内,一直被包在建筑里面,直到这里拆迁了一部分后才看到城墙。
" P6 F6 ~, Z9 O6 y/ v/ m- t+ u- n% f
$ m# k' r+ k8 K  c  汉中市文物旅游局的资料显示,这段城墙最后一次大的修葺是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由时任陕西巡抚董教增上奏朝廷拨银,汉中知府严如熤负责实施。这次修葺,全部用砖包城身,并修建了炮台和护城河等设施。
3 E6 h2 O) k5 W4 P/ i) m  {

汉中古城墙

汉中古城墙

6 c7 o; i/ H, \$ u  “这次发现的城墙,研究意义非凡。”汉中市文物稽查支队支队长左汤泉曾介绍,这段古城墙,是汉中古城现存的非常重要的一处遗址,对确定汉中古城位置、范围及城墙砌法、规模等提供了依据。  a1 E1 |% L" X; u/ p4 b( m6 u5 D
4 _' M3 [& k+ f
  “当务之急,是避免它不被损坏乃至拆掉。”汉中市文物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他们并不知道这段老城墙,现在知道了,一是要保护好它,二是要尽快把它列进文物名单里。因为老城墙处在已经划定的拆迁区,因此,文物旅游局已知会规划部门,并且也会要求开发商在拆迁时注意避让和保护。# n0 s5 H8 O$ a% H& h
8 {- |' b$ D/ p5 M! _; y# ?# r9 M2 [3 E
  目前汉中仅存两处城墙. G' `- X1 t9 X

% t0 t' h! Y; s9 U2 n  除了这段老城墙,汉中城区还有一段老城墙,位于汉台区民主街西口,因为地理位置明显,发现得早,但已被破坏得比较厉害,2000年时曾修葺过一次。
  x1 |# L6 p9 s8 B7 R& B% A# w5 A( _/ F
  “那次修葺的规模比较大。”左汤泉介绍,因为民主街西口的城墙,被破坏得多,并且是土结构,因此当年修葺时,几乎全部用的新砖。这样一来,它的考古意义就打了折扣,如今,它更多的是一个象征意义。
+ L  p' X! d6 p- ?. V/ O+ G& a% E, r0 C; V( B3 m& X  M
  “新发现的城墙,有清砖、明砖以及汉砖,所以,初步推测这段城墙最晚为明清时期所建。”去年9月,在古城墙前,左汤泉表示,这一段新发现的城墙,可以说是汉中目前仅存的“古城墙”。) p* n1 M+ w+ J4 q: Q) ?

+ R* a! j& T6 r. A4 Z8 `" y  “目前汉中仅存的两处城墙,劳动西路的那段,很有研究价值。”左汤泉称,根据初步推断,确定现存两处城墙都建在明清时期。
, w. a% ?, q7 P5 E" ?
8 j/ B. @! |$ g1 V! Z' o  近日来,记者了解得知,目前,民主街西口的城墙和劳动西路的城墙,是汉中仅存的两处城墙。而在很久很久以前,汉中的城墙远不止这些。
  ?% a5 R! ^& v$ M9 `! m1 P
1 I3 @* R0 ~( d: J& g
a
0 0
  @ME: 
 楼主| 发表于 2015-3-15 0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中房产信息网
    汉中城墙最早在周朝就有; L6 O; g1 a) g

, `6 S$ Z' d* S% e# V  汉中市文物稽查支队资料显示:《水经注》记载,“周幽王(公元前771年)‘郑’桓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郑称(即汉中),按西周井田方格网在汉中建城居住。( V% C/ u) k$ F+ v9 |9 C* `8 v
4 c2 \" T8 K/ H: F$ ?( w, {5 I
  据《史记·六国年表》载,秦历公二十六年前(公元前451年),左庶长城“南郑”(治今汉台区)。这座两千多年前秦朝左庶长修建的汉中古城垣,在今城东北二里。秦惠文王十三年(公元前312年),设置汉中郡。汉中建城时间,比汉中一名早200余年。
5 v9 _2 y4 w5 c, C2 F* q$ {( D5 `, N) C' {
  《水经注》记载:公元前206年,刘邦被封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所筑汉中城,其“南郑大城(即郭)周四十二里,城内有小城(即城),南凭津流,北结环雉,金镛漆井,皆汉所筑”。; d! j* n" t& r2 K: m0 H+ u
5 A+ c: F- r( b5 N1 H0 ?: C1 G
  到了隋代,汉中城墙移址重建。据《读史方舆纪要》载:“隋炀帝大业(606年-617年)中,徙郡城于故城西南,临汉水”。这奠定了今日汉中城的位置。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在隋城基础上重筑兴元府城。此后,汉中城垣再未迁徙。1 h8 m" x: o/ g0 ~

汉中古城墙

汉中古城墙
7 |* ^( J5 k3 _: q4 @
% M- {  B3 t6 t- G' c
  明清两代曾大规模修葺汉中府城
  R' e# K1 ^5 ]( w
. s' ?* u! o, o3 g: G5 |3 p  明清两代,大规模修葺汉中府城。据《汉南续修郡志》载,明、清时期对汉中城进行过十次整修。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汉中知府费震重修汉中城垣,高三丈(10米),上宽一丈五尺(5米),下宽二丈五尺(8.3米),周长九里三分(4.65公里)。建有四门及城楼,东名朝阳,南名望江,西名振武,北名拱辰。明武宗正德五年(1510年),汉中知府东周以砖砌护城墙,同时,开凿护城河,河宽十丈(33米),深一丈八尺(6米),引山河堰水泾流。此时,汉中城池兼备,更为壮美坚固。# g; V' [: j+ l) X3 s0 I) C
% C" M6 d3 T) ?( N5 n5 n8 c9 z
  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陕西巡抚董教增上奏朝廷拨银六万九百五十两修葺汉中城墙,全部砖包城身,并修建炮台、马道、护城河吊桥、碉楼等设施,这是汉中城墙最后一次大的修葺。
9 s/ u  ?6 U$ W6 U" N3 I' {+ P1 Y, T5 T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意大利传教士南怀谦来汉中教区传教,这位神父用相机拍下了汉中古城池照片。这张百年前最直观的汉中城池实物资料,是汉中城池南部一段。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城墙高耸伟岸,墙体用砖砌护,城垛、女墙整齐森严。近处为一座敌楼,远处为三台阁。虽护城河不如明代宽阔,已不足10米,但城池齐备,不失为汉中城标志性设施。8 f! H" S7 f( {* ?1 s, V" q
" l1 M' v! u0 x5 W* o# K  }; e
  抗战时期曾在城墙挖洞防空袭8 O/ b6 f% X: c  F, b

- I% K; Z1 g/ v6 i- t( t# E  近代,冷兵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城墙的防护意义慢慢消失,汉中城墙再未加固维修。
" x' N& Y; L/ n# L# B8 N* L; |! @4 V; M; h% d+ _" E
  “抗战时期,日军战机轰炸汉中,当地曾开挖城墙数个缺口,以便民众及时疏散躲避轰炸。”左汤泉介绍,为方便民众疏散,在城南新辟建国门,城北新辟复兴门。开辟新门的原因,就是害怕日军战机轰炸时,以前的城门疏散能力有限。
% z; ]  w0 A2 i
+ X) A/ q+ ]. {  据介绍,建国后,在城东新辟新东门,民主街西口新辟新西门,后拆除四门城楼及瓮城,修建了人民礼堂和工人文化宫。城墙陆续被居民做了土坯,填了房基,仅剩新西门、南门部分残迹。
5 K. [0 R* g+ t% R
7 b" r; o5 Q$ \5 z  1994年,汉中被国家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之后,汉中古城墙被市政府列为历史文化名城纪念地。为给市民提供思古、怀旧之场所,汉中市政府在2000年以前,对民主街西口沿西环路的城墙进行了维修,使其古色古香。
1 a" D  |3 R+ U4 H
. z3 h* q( X5 n% }/ x: J: E  3月5日,记者在民主街西口,用相机记录临近夜晚的古城墙。这段分列民主街西口南北两侧的城墙,高约10米,加起来长约50米,上面攀爬着绿草。在这里散步的王大爷介绍,他今年已经82岁,以前年轻的时候,还经常上城墙去玩儿。直到现在,他也常常给孙辈们讲城墙的故事。 (来源:华商报  记者曾春)
* e3 f! v4 `! {! S
发表于 2015-3-17 09: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敢情西门那的城墙是山寨的啊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