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近些年来,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地区间经济发展尚不均衡,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迫于生计外出务工的社会背景下,众多留守农村的妇女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牛郎·织女时代”。而她们要面对劳动强度大、技能差、精神生活严重匮乏、婚姻风险增大、疏于子女教育等诸种问题。这不仅涉及到妇女生存、发展和权益保护,也关系到众多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稳定。因此。面对这一群体,我们不禁要问:有多少爱,可以填补空白' v) k% q4 {. h# l8 L2 i
) c' @+ {7 K- H1 B
汉中农村留守妇女基本情况+ u7 B1 W+ I/ o1 U5 m! m/ B$ I3 ^
: [4 C3 {2 t5 F8 V) B' G3 H% @ 目前我市农村妇女总数169万人,其中19.3万人的留守妇女占比约达11.42%。2014年,根据省妇联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妇女权益保障状况调研的通知,市妇联以发放调查问卷、入户走访、实地座谈等形式,在全市189个镇发放《陕西农村留守妇女权益情况调查问卷》1300余份,对留守妇女的情况做了一次专题调研。0 f' N" v* y2 ^$ Z/ h
汉中农村留守妇女
9 W. d- N! n. `& m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年收入5000元以内的留守妇女家庭占28.3%,5000元至10000元的占34.6%,1至3万元以上的占30.3%,而69%的妇女则表示家庭收入主要来自丈夫外出务工。
, k. g( g( K% N
& p( d% D& _& ~9 j1 r; O+ x* ^; O& k" ` 另外,31岁至50岁是留守妇女相对集中的年龄阶段,留守的主要原因是需要照顾家庭、孩子、父母,进行农业生产,或因不符合外出务工的年龄、技能、学历要求。% |* P) L- \3 B
2 a4 I4 n/ {1 g' p/ D+ k
2 k% M9 V! ]. [ 劳动强度大等状况普遍存在" y( K, W% b/ V& q( m- A) m
" N; d" `/ c7 t { 3月3日,在汉台区铺镇刘堡村李云华家,记者看到除了几件必须的家具外,她家连一台电视机都没有。今年16岁的大女儿因出生时缺氧脑瘫一直卧床,喂饭时必须喂到舌根处才能吞咽。农忙的时候,她除了要在镇上幼儿园上班,还要利用下班和节假日跟六十几岁的婆婆一起种地。李云华告诉记者,由于丈夫长年在外务工,缺少劳力成为这个家最突出的问题。现在她唯一心愿就是品学兼优的二女儿以后能考上一个好大学,改变自身命运。7 p1 A! K; U* Z* S. \4 X
: ^2 r% A, G7 k1 ?: |' g
与李云华相似,家住南郑县大河坎镇农村,“留守”已五年多的赵女士,丈夫在成都务工,除了要带三岁大的孩子,还要照顾耳聋的公公,干农活,深感日子过得十分艰辛。
# ]) p7 g' D/ ]0 ]; {- k7 C# r) r( P5 d6 S* z6 k/ @; V: h% J2 X! O) K2 h
对此,市妇联的一位干部介绍,在我市农村,留守妇女既要承担繁重农业生产活动,又要料理家务,照顾年迈老人、未成年子女,这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并称因为长期劳累,导致一些妇女患上了顽固、慢性的妇科病,久治难愈。据2014年的调查,近56%的留守妇女从未检查过身体,37%的一年以上检查一次身体,健康水平着实让人担忧。
8 b6 v& J2 Y9 N4 R8 f. _8 i) ?# h) h7 N6 K3 G- P
此外,精神压力大、文化生活单调、婚姻易破裂、缺乏技能、安全问题等也是在留守妇女中普遍存在的问题。2014年所作调查数据显示,55%的家庭,丈夫一年才回一次家,并且外出越久回家的频率越低,而夫妻间长期缺乏交流与沟通的状况,则往往致使双方感情冷漠,甚至出现婚姻危机,婚姻易发生问题成为了农村留守妇女最大的心病。另外,看电视、串门子、打扑克麻将等单调的娱乐活动也使留守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异常匮乏,使得她们与外界鲜有沟通、信息不畅、眼界不宽,思想观念落后。
) Z$ m9 ~, g F2 v
( A. w: x6 `( V# ?+ f' M/ V 发展经济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 ~ f; l7 r! M7 L7 y, e) C7 A5 x8 v* J" ], x
“前两年,由于缺乏技术,不懂管理,我们村上农户种植经济果木的农户最终都失败了。没办法,大多数青壮年只好又外出务工了。留守下来的妇女,没技术、没项目、没资金,也就只能种点庄稼,养点鸡鸭,维持个基本生活。”刘堡村妇女主任田玉琴称,没有产业,经济落后是农村出现留守妇女的根本原因。! _' ^3 L: D: c5 \& E4 ?9 Q1 ~
5 y4 w; e/ q3 d! o. S G2 l1 Q 与她相同,西乡桑园镇八一村村主任高平英也称,留守妇女之所以会在婚姻、生计、子女教育等方面出现种种问题,生活出现大段空白,主要是因为夫妻双方长期不能生活在一起。而应对这一情况的最好方法就是能因地制宜地发展起适合农村的项目和产业。
C9 l: m# ~4 a: {; J& A( s+ a' E! b: ?: h
“党委政府要从留守妇女的利益和实际出发,鼓励扶持她们发展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的项目,要多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让青壮年劳动力能实现在本地就业,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妇女的问题”。发展经济之外,市政协委员王静认为,还应在留守妇女的技能培训、资金扶持、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加强力度。
# N4 V+ W( W7 _/ Z+ ?3 h3 L/ c+ C. x O+ N4 J+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