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167|回复: 7

[爆料] 南郑非物文化遗产协税社火祭拜启动仪式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5-3-4 18: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郑协税社火正月十五至十七耍三天,明天上在县城周家坪表演,最具有特色的火社火、五彩社火将于正月十六晚7时、正月十七中午在协税街表演,欢迎观看,摄影拍照!(昆指)6 S9 Z/ y9 i. R% X: e

税社火

税社火
8 T7 c2 W( u5 G+ l

税社火

税社火
5 a: G* a, K" y" y0 v  c

税社火

税社火

! x; O2 V1 `7 P
a
0 0
  @ME: 
发表于 2015-3-4 18: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中房产信息网
协税社火,古老的歌谣) {& r5 h! |  N# |

% }. [7 e9 _9 X; C5 i       协税社火,这是一种民俗,也是一种心情。每年农闲的正月,在古朴的协税小镇,人们便乔装打扮,自导自演,拉开社火狂欢的帷幕。大美的协税社火,乐呵了自己,快乐了别人。) A8 C. u# A& S1 K& A- T5 F

6 K3 z/ B$ K  x/ k2 U       过了正月初五,浓浓的年味还未进入高潮,南下的列车,接走了打工的青壮乡邻。这古朴的小镇,留守的这些半大的孩子和年逾古稀的老人。
6 l; r# m& K# ?& ^/ @- X- I& w$ J( i% O2 G' w- X0 l& o
       正月十五至十七,这群忙碌的爷孙们,开始粉墨登场,摆开了如火如荼的协税社火的壮观阵势,演绎着这古老的民间文艺。9 ~: K. e) W- A) ]2 Z+ h

% O# p) M' e' _% r. Y       传承了六百多年的协税社火,历久不衰,常演常新。这一代老艺人们,差不多都演过了60多年的社火,历尽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风尘。他们把孙子孙女纷纷送进社火架下,穿上社火戏服,绑上悬台铁芯,尽情表演着各种经典剧目,延续着充满乡土气息的民俗风情,展现着老人们童年的梦想和青春的活力。
. H( G, R+ r, M2 r- j! {, x& Z9 Y6 s, t4 b2 q5 s
       秦巴谷地汉水之滨的千年古县——南郑,物华天宝,民风朴淳,近千年岁月风华的沉淀,孕育出汉调桄桄和协税社火的锣鼓乡音。
& r6 M0 v! V  w/ J) g
/ j: P  E8 R* I+ q- W       这片秀美的土地,自从有了协税社火的锣鼓,即使在冬天,这里的村庄也不再寂寞和寒冷;社火的锣鼓,就是乡村里的炊烟和炉火,温暖了一代代生生不息的乡亲。
/ ?( y7 V% d8 A  u8 M1 f8 n' g
      逼窄的街巷,响起了粗犷豪放的锣鼓声。一支华衣锦服、旌旗招展的队伍,蜿蜒而出,沸腾了古朴的小镇。 3 h* b" `" R2 M

6 _# w7 N! n& y+ T% g      几百年来,面对生活中的苦涩,岁月中的沧桑,社火,便是协税人唱出的欢快歌谣!那歌谣,就是震天动地的社火!这社火,也成为乡亲们,代代崇敬的图腾。 - }1 X; }( v  w: v  P
3 t  w# A$ ~. K) L. |
      陕南民间社火之乡——协税,地处汉水上游。协税社火是巴蜀文化、秦陇文化、吴楚文化交汇融合的结晶。协税社火,继承和借鉴了古典戏曲、民间文艺、汉调桄桄的锣鼓精华,地域特色十分鲜明。$ c: b' G3 |/ G9 R% D/ J, ]. I6 h

9 w$ E1 G( m7 y+ h5 J% K  x  p     每年正月十五到十七,由协税镇、协税街社火协会牵头,在协税街头义务表演。原生态的表演形式,赢得了成千上万群众的欢迎。 : Z7 r0 b, b. l) T

5 z# \) Y1 f3 E. p1 p0 L     社火表演,带着乡民们一路舞蹈,走过了寒冬,迎来了新春。锣鼓声、鞭炮声,把年年丰收的庆贺,岁岁平安的祝福,融入乡民们不绝于耳的欢呼声中。
3 Y: L# r: }$ N+ d+ i
# b* I, l) x) ~- M. B2 A% c; y4 ^- J) U
a
0 0
  @ME: 
发表于 2015-3-4 18: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协税高跷社火
% U6 l  K: Z3 f; o8 n$ w
. R2 ]" S9 e9 C* t4 J5 j# E  q
       协税镇位于县城以西2公里,全镇总面积30.67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114个村民小组,全镇人口20234人。
3 {- b% Z$ \4 z: x5 {# k$ |  M4 I& ^) W% h# A
       协税社火历史悠久、“兴于唐,广于宋,盛于明清”其表演形式以其高、巧、奇、险、美、趣、斗著称。协税高跷社火的演出形式多样,精彩传神。有多人表演、一人扮俩表演、两人三条腿表演、高跷倒退表演、穿插8字、插花十字及原地打圈表演、高跷舞狮和即兴发挥表演等等。如诸葛布阵令人眼花了乱,尤其两人合踩三条腿表演与高跷舞狮,其高难度如似杂技,表演时惊险壮观、妙趣无穷。这两种表演,要求表演者要具有高超的表演技艺,在当地被称为“绝活”,是值得研究和传承的独特技艺。# }0 W8 Q' q2 o  o
6 S6 s3 T$ @* Q4 K
       在千余年的历史进程中,协税高跷社火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即逐渐更新、升华、完美的过程。从当初单一的以“祭神、送神、祭天眼” 为主的宗教祭祀活动,逐渐发展成扮演各种历史剧目中的人物,弘扬传统道德思想,教化民众的大型民间文化艺术活动。他们在每年春节期间举行的社火表演活动中,既恪守传统的祭祀礼仪,又大胆创新,不断加入新的文化元素,使这一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日臻完美,绽放出绚丽夺目的艺术光彩。# ^- H& }) b1 ^, J. [+ B! |
" }& ]6 e: m. i& t; u1 h
      目前,协税高跷社火尚存上街、下街两个社火会,以他们传统的组织形式在每年正月期间为南郑城乡、汉中市区及周边地区的广大群众进行文化服务。
7 Y5 j/ f4 W6 L
1 w% I( [" O8 `      南郑县协税社火、高跷已被列入第二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14年末被陕西省文化厅授予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协税镇2014-2016年度陕西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汉中全市独获殊荣;2014年底协税镇文化站被汉中市群众艺术馆评为“2014年度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先进文化站”  G- d! L3 P/ n

+ x) i7 e/ B) q7 F      去年下半年,协税镇为打造“社火之乡,魅力协税”品牌,加强各该工作提升、申报获批成立“协税街社火协会”、协会的成立有效的促进了原来上街、下街两个社火会的参与热情。镇政府落实领导并安排专人进行指导,对经费、人员进行了统管、有效的促进了社火表演热情。今年的协税社火从正月初五就开始热身表演。不过这些天只是零零星星的龙灯、狮子、彩船、秧歌等地社火表演,一是相互拜年,二是营造节日气氛。正月十四就开始搭建社火架,为悬台芯子、高跷社火表演做准备。正月十五集体参加全县县城闹元宵节方队展示,正月十六就进入本镇集中大型社火表演,到正月十七整个社火表演进入高潮阶段。
  [3 t% b9 b, V3 L
" B0 J9 b  F& Q# U, K. j3 B9 `
5 j& Q1 I5 k, O, c" L4 v
a
0 0
  @ME: 
发表于 2015-3-5 10: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新年的最后一天了,大街上一定很热闹!
a
0 0
  @ME: 
发表于 2015-3-5 11:5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搞的这么正规隆重啊
a
0 0
  @ME: 
发表于 2015-3-7 12: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家坪每年正月十五都要举行游街活动,那家伙锣鼓喧天,人山人海
a
0 0
  @ME: 
发表于 2015-3-8 12: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年过完了热闹还在 汉中万人空巷看社火

# }4 c$ p/ D. ^% [) o正月十五到十七,是南郑县协税镇耍社火的日子,白天耍时街上人潮汹涌,十里八乡的人都来看社火。; T- _( l& i# E' g" ?

* X# H. ~. Z6 T* M  3月7日,正月十七,是社火大耍的日子,由协税镇、协税街社火协会牵头,在协税镇几条大街上来回义务表演。原生态的表演形式,让群众们十分欢迎。" p' d# v6 j; M$ k

/ d$ K5 ]5 U; b& U4 y
5 `7 q! x) |, r5 [/ v+ a  协税社火兴于唐,广于宋,有高跷、芯子、舞狮等,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项目。
( o8 Q: p- {% ~# [. L3 p) |7 r2 [4 K- H3 p
a
0 0
  @ME: 
发表于 2015-3-8 17: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郑每年的社火!这是中国传统啦!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