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近年来,汉中市全面实施“新网工程”建设,整合资源建网络,优化布局提实力,实施连锁流通模式,构筑起了由24个连锁企业、23个配送中心和1822个连锁网点连点成片、连线成网编织的以农资、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为主体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成为秦巴山区农村市场流通的主力军和繁荣农村经济的领跑者。
+ O4 l0 @6 ]3 P) A8 {& }9 r2 x- d/ Q. s, E5 L) }# z
一是农资经营服务网络业绩明显。采用网点改造、资产重组、社会加盟等办法整合各类农资经营网点,以提供优质农资新产品的经营理念打造农资经营链,吸收农业“三站”、农村能人加盟,培育农资经营龙头企业,实施“龙头企业+配送中心+示范店+加盟店”模式。组织庄稼医院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形成以集中采购、统一储运、配送和科技服务于一体的农资服务网络体系,提升了农资连锁经营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发展农资连锁企业和配送中心18个、连锁网点970个、庄稼医院72个,化肥年销量29万吨,农资年购销额近4亿元,各类农资市场占有率50%。通过农资经营服务网络,保障了农资供应,稳定了市场价格,保证了农资商品质量,为农业丰产增收和粮食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保证。
8 M" n/ ]7 A' o s, B2 ^
( w. ~! |* t& m2 `0 V 二是日用消费品经营网络完备规范。按照“小超市、大连锁”思路,采取自办、联办、加盟等方法统筹网点规划布局,改造优化流通网点资源,在县城和重点镇发展大中日用消费品超市,在乡镇建设直营店或加盟店,在乡村改造或新建便民店,并以综合商场、超市、龙头企业为依托开展连锁经营,建立起了以城镇为中心、供销并举、双向流通的日用消费品经营网络,形成了县区有配送中心、镇有中心超市、村有便民店的连锁体系,克服了农村商业网点小而散弱点,保障了农村商品质量。建成日用消费品连锁企业和配送中心12个、连锁网点463个、村级综合服务社728个, 创建城固县文川供销合作社世纪华美超市等60个集镇中心超市和南乐供销合作社吉瑞祥超市等20个“新网工程”示范店,年连锁销售额20.63亿元,全市600平方米以上日用消费品超市38个,镇巴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南郑县阳光雨商贸公司3家企业参与了省市“镇超工程”建设。通过日用消费品经营网络,改善了城乡居民购物环境,使农民不用进城就能买到所需商品,勉县新世纪(44.30, -2.06, -4.44%)商城、镇巴县心连心购物中心等一批大中超市成为了当地城乡居民生活中离不开的购物场所。
9 g( O7 ^2 v) p. I0 }* K( o) o/ R" {4 a' H
三是农产品(12.14, 0.53, 4.57%)购销网络遍布城乡。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通过改造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建立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直销网络等措施,构筑农产品销售平台,促进农产品进城市、进超市、进社区。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具有加工销售、分拣包装、冷藏、仓储功能的农产品收集市场、集配中心,实施“一县一品、百县百品”工程、陕西供销蔬菜直通车项目和电子商务,形成“公司(市场)+专业社+基地+农民”模式,构建起了高效畅通的农产品市场购销网络,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建成农产品连锁企业和配送中心8个、连锁网点58个和农产品销售点或专区(柜)10个,组织全市36户农产品企业71个产品参加农副产品推介会和西安示范店汉中专柜,每年帮助农民推销农产品总值10亿元,不仅缓解了农产品卖难卖贵问题,而且推动了生猪、中药材、蔬菜、茶叶、食用菌、商贸物流、丝绸产业等产业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高徽)# w# |- l$ \5 S$ Z: A2 V: M- o%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