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人走出去 外地人走进来”* I4 ]) r' {! r
& v8 x7 D1 ?0 n2 U
“极大程度的改善了汉中的交通现状。”昨日,说起汉中城固机场通航的影响,陕西理工学院汉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忠锋教授说,汉中属盆地,历来对外沟通多受阻碍,近年来,汉中开通了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如今飞机的通航,让汉中与外界的联系加大,更为快捷,距离更远,联系群体也更高端。; J0 M4 K- z2 c
% e4 G1 Y% D/ R4 p* }8 [9 W3 h: f
王忠锋说,交通的改善,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时间距离的拉近,便于接待到更远更广泛的客户,还有高端客户,外来投资的增多,有利于增加经济实力。“提升了汉中社会发展的形象。”飞机通航加大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沟通,扩大了社会化大生产,让汉中市民也能感受到现代化、打破封闭、保守的观念,开放思想与胸怀,更好地吸收、接纳外来事物。“汉中人走出去,外地人走进来。”同时,对于汉中的旅游业,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扩大了旅游人数和范围。如今交通的便利,就会带动旅游人数的增加,让更多的人熟知汉中,也可以吸引外地人来汉投资。“当飞机在汉中上空驶过时,乘客在飞机上鸟瞰整个汉中,绿山清水,这本就是一种旅游的视觉享受。”机场的通航,为建立“汉中航空智慧新城”,迈进了一大步。: N. d6 a) T. q, e
/ w7 T8 x0 \/ ]1 h# M$ Q
历史变迁
4 F+ r& ~3 o7 m# Z3 R% D
2 `& r& S# U$ `6 ` 汉中先后修建过四座机场$ X# S- B- R0 k5 U% i9 D3 c
! z l- N+ K: s 8月13日,汉中城固机场将首航。7月29日,据文史专家陈福寿老人介绍,从1931年汉中修建第一座机场起,汉中先后修建过四座机场。今年70岁的陈福寿老人是汉中文史专家、退休前任汉台区史志办公室主任,长期主持汉中地方志的编撰工作,对汉中的历史研究长达四十多年。陈老先生介绍,汉中有飞机这一现代交通工具源于1931年,至今已80多年了。6 U7 }6 N3 O6 c* R4 l3 X% C' `7 _: s
# i9 u! F! ^$ o' h3 ~! z$ k 北郊机场使用一次便作废" H) q3 v/ G! f, ?+ r
8 d* t- V+ y% a0 e. ` 陈老先生说:“抗战开始,汉中因为战略地位重要,商业繁荣,成为继昆明和重庆之后的重要城市,大批学校和机关迁来汉中,民国时期的汉中影响力非常大”。1932年,驻汉国民政府38军赵寿山部奉命在汉中城北郊十里村始建飞机场,勘定基地600亩,由南郑县征用民工修建,部队协助、监督,免税赋、免地价。当年建成,仅用一次。因设计不当,机场作废,土地荒芜。1940年7月,土地退耕还农。0 g' w4 d( \: W) r1 z
7 ^& E" c' _" q 西郊机场飞虎队曾在此击落敌机# G+ q' D+ h7 [0 @# R0 m6 v( }% G
, T" R1 ~" N/ S2 ?' ~. F% H6 G' y
对陈福寿来说,影响最深的应该是西郊机场。“当时我家还被征地20多亩。”
6 x: V; S! X* z0 k1 ]
& V. d3 {3 q! S. J# I9 C; \ 1937年初,南京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点名修建汉中飞机场。勘定汉中城西郊为场址,从当年4月1日起开工修筑。“当时征调了民工2万多人日夜修造,没有任何现代化机器,就是人海战术,最多就是用洋镐,辛苦得很”,6月底竣工,修成长1200米跑道一条,宽30米滑翔道一条。1940年3月,西郊机场扩建,扩建后的机场占地6000多亩,建2000米长跑道一条,60米宽滑翔道一条,还建有停机坪、停机堡多座。西郊机场自建成后,因国民政府移驻重庆,汉中成为抗战后方重镇和重庆前沿屏障,地位重要,常有山西运城机场来的日本飞机轰炸汉中。1 f! f, F. L T: x+ j: ?! x( ]4 v
! {) S; f3 k9 _% Q; H# M
1944年秋天,参加抗日战争的中美混合飞行大队陈纳德的“飞虎队“和苏联援华航空队进驻汉中西郊机场,与来汉中空袭的日军空战,并击落过两架敌机,西郊机场在抗战中作用非常大”。
" J8 { G. l {/ k) t/ J3 R
( [2 m% b3 {2 `2 K 柳林机场一直未曾使用; J1 v* H; Z( J0 T
5 A2 A' }& \. |4 R6 I 1944年秋,由航空委员会指派技术人员100余人,到城固县柳林镇五渠寺勘设修建飞机场。征调城固、南郑两县民工300多人修建。次年春,又征调7县8万民工扩建为军用机场,为抗战服务。柳林机场占地1000多亩,完成土方70万立方米,石方30万立方米。同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机场停止扩建,修有环形跑道一条及停机场等,一直未曾使用。196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驻机场附近;1966年,航空工业部所属原劲松机械厂在五渠寺筹建,为飞机总装试飞区,同时,对原五渠寺机场进行改建。
+ q5 S: Q: `7 N8 v
2 Q" c0 Z% v; r 仓台堡机场1945年春节前如期建成
& l# G4 u# ?/ W8 }- }, i
% [3 {/ z8 U, x! ^ 1944年12月,勉县修建仓台堡飞机场为抗战服务。汉中征调勉县、褒城、南郑、略阳、宁强5县5000余人昼夜赶修,1945年春节前如期建成。 机场建有两条各长1200米的跑道,主跑道1500米,主线两端引跑道各长为543.3米,修建机场专用公路2.7公里。机场占地200余亩,建成后从未使用。解放后汉中军分区派军驻守,1960年改为军分区农场,至1995年仅存主线跑道。7 _" j4 s: _8 d& ~2 ]0 R' u
8 H, ]$ }3 `" o% ^( p' i( _6 p2 ~3 T 抗战时期汉中人就能乘飞机" m3 a0 m0 d1 _& n' T
7 c" C" H2 u: d, ^& C
另据《汉中地区志》记载,1937年,欧亚航空公司开辟西安经汉中到达成都民用航线,每周二班,为汉中地区民用航运之始。1938年,中国航空公司开辟西安经汉中到达成都同一航线。1945年,中国航空公司增辟重庆-汉中-宝鸡航线,每两周一班,后停运。1950年,汉中机场承担西安至成都、至重庆、至昆明三条国内干线和北京至仰光的国际航线通信、导航任务。1974年11月1日,西安-汉中航线正式专设营运,担负民航客、邮运、货运业务,机型为苏制里二型客机和伊尔14型客机,分别载20和32人,每周六班。西安至汉中航程245公里。1981年每周三班。1985年每周二班。1995年每周三班,周一、周三、周五为飞行日。(王亮 实习记者 王雨薇 实习生 贾玉平 张华 尹燕云飞 李伟)3 N. T* F5 ^6 G0 [" X: V6 u" b. L
; p/ V& I; v" y% Y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