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汉中第一网 首页 汉中新闻 查看内容

一江清水送北京 汉中贡献有几多?

2015-1-25 12:2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94| 评论: 3|原作者: 莫名大王

摘要: 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缓缓开启闸门,清澈的汉江水奔流北上,这标志着历经数十年论证、十年建设,平均年调水量达95亿立方米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了,京津冀豫四个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从 ...
       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缓缓开启闸门,清澈的汉江水奔流北上,这标志着历经数十年论证、十年建设,平均年调水量达95亿立方米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了,京津冀豫四个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从此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间接惠及近1亿人口。那么,在喜讯的背后,作为汉江发源地的我市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占据何种战略地位,在保持水质、保证水量、保护水环境等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与牺牲,又有何期盼呢?就此,记者于近日采访了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及市水土保持总站。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70%水源来自陕西其中我市占比高达26.3%

       谈到供水,首要一点就是要有量的保障与优势,而国家将汉江作为南水北调中线的核心水源地也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一江清水送北京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汉江的发源地,我市境内汉江干流长270公里,流域面积1.96万平方公里,占丹江口水库流域面积的21%;出境水量占丹江口水库多年平均入库水量的60%。多年平均自产径流量100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70%水源来自陕西,这其中我市就占到了26.3%,位列安康、商洛、南阳、十堰四市之前。”12月16日,受访的市发改委工作人员还向记者介绍到,我市水资源丰富,汉江和嘉陵江两大水系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为146.25亿立方米,其中汉江流域水资源总量102.53亿立方米,嘉陵江流域水资源总量43.72亿立方米。全市人均水资源量近4000立方米,高于全国和全省人均水平,汉江出境水量(含部分过境水)占丹江口水库多年平均入库水量387.8亿立方米的三分之一。

       如果说我市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具有全国性的战略地位,那么作为引汉济渭的水源地,我市所居的地位也至关重要。“引汉济渭是我省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其中我市境内汉江的供水量占比高达81%。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关中地区用水问题,使1000万人喝上汉江水,300万至500万亩耕田恢复灌溉,对遏制渭河生态环境恶化发挥重大作用。”市水利局局长王基刚讲到,无论是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还是对引汉济渭工程来说,我市均有着很高的战略地位。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莫名大王 2014-12-21 12:32
        关停100余户(条)企业和生产线

        调水必须先治源,为保证“一江清水供京津”,我市作出了巨大牺牲。“近年来,为保护环境、防治水污染,我市先后取缔和关停国家明令禁止、严重污染环境的小选金、小皂素、小造纸、小冶炼、小电镀等企业和生产线100余户(条),加上部分即将关停并转的企业,除关停企业需补助的费用之外,还使企业年利税减少近20亿元,吸纳就业减少2.2万余人。如汉中黄姜皂素加工企业原有60多家,年利税达2亿余元,但为了保护汉江水质,皂素加工企业几乎全部关闭,也使曾经面积达9万多亩黄姜不能加工销售,影响当地群众经济收入。”市发改委工作人员称,我市铁、锰、钒、镍、钛、石膏、石棉等1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列,但由于南水北调水源保护的需要,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我市绝大部分县列为了生态功能区,因此全市限制了矿产资源开发和冶炼企业的发展。原来基础较好的化工、制药、造纸、化肥、水泥行业发展受到制约,招商引资项目环境准入门槛的抬高也使许多项目不能落户我市,水源区内达标排放标准的提高使得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盈利能力降低,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增大。

        此外,为确保汉江水质安全,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加强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使用监管,严格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据测算,我市常年粮食种植面积420万亩左右,油料常年种植面积120万亩左右,因每年少施化肥或不使用农药等因素,导致的减产损失达10亿元以上;加上其它经济作物,每年农业经济损失至少在30亿元以上,影响全市农民人均收入约1000元。
   
        开展“丹治”及汉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

        围绕着保护水质,地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汉江上游的我市,根据2006年2月国务院批复的《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计划》(以下简称“丹治”),自2007年至今启动实施了“丹治”一、二期治理工程。

      “‘丹治’工程自实施以来,共治理我市11县区水土流失面积达 1770.31平方公里,综合治理小流域92条,总投资达5.99亿元。极大地改善了项目区生态环境和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涵养水源、保护水质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科技监测科的工作人员称“丹治”是我市迄今为止治理范围最广、投资最大的一项水土保持工程。

       另据市环保局提供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市实施减排项目300个,中心城区和10个县城垃圾、污水处理场(厂)全部建成投用。2011年至2013年,我市累计削减化学需氧量6084吨、氨氮707吨、二氧化硫2523吨、氮氧化物2346吨,超额完成污染减排任务。在汉江、嘉陵江出境断面的监测数据显示,我市汉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水环境质量总体为优。

        针对汉江流域污染防治,市环保局称,今年年初我市又启动了汉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坚决打好以汉江流域县城和39个镇为重点的污水垃圾集中处理战役,以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为重点的节能减排治污战役,以农村环境整治为重点的面源污染治理战役,以中心城区和平川县城为重点的城市扬尘治理和“煤改气”、“油改气”战役,确保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安全。

       建议中省加大对水资源生态保护区的支持

       我市规划“十二五”期间实施工业污染治理、流域区域污染整治、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和自然生态保护、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环保产业、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六大工程共计68个项目,总投资138.1亿元,需地方自筹近60亿元;《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涉及我市的规划项目总投资21亿元,其中需我市配套近10亿元,目前已建成运行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项目资金缺口达2.7亿元;计划沿汉江投资修建的39个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需要建设资金27亿元。虽然我市多渠道筹资金,但缺口依然很大。这就使得我市在汉江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资金瓶颈制约。  
   
        基于此,市发改委建议中省加大对水资源生态保护区的转移支付,加大南水北调规划项目建设资金力度,支持建立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体系,逐步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化,确保水污染治理效果持续性,推进发展与保护相协调。

        市水利局也就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出了建立水源区生态补偿金,建立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生态补偿运行机制及加大水土保持执法力度,依法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  (何大龙)
大江东去 2014-12-21 19:26
       相关资料

       南水北调还有东西线

       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分西、中、东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横穿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总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供水面积达145万平方公里,受益人口4.38亿人。先期实施东、中线一期工程,东线一期工程已于2013年通水。

        应急预案 一旦发生污染情况可以分段关闭闸门

        近年来,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各地为“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千方百计保护水源地环境。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陶岔取水口的水质达到二类水标准。对此,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环保司副司长范治晖说:“在我国,三类水就可以作为饮用水源,南水北调中线水质达到二类水标准,堪称优良。

       有人担心,中线全线长达1000多公里,仅仅跨渠的桥梁就约达1258座,输送过程中发生突发污染状况怎么办?京津地区能保证接收到源头的优良水吗?

       据悉,中线干线共设置有64个节制闸、60个控制闸、95个分水闸、54个退水闸,一旦发生突发污染情况,可以分段关闭闸门,通过退水闸将渠道内的污水排出,避免“问题水”北上。


八字先生 2014-12-22 14:19
汉中贡献这么大,宣传没跟上啊

查看全部评论(3)

  • .
  • .
  • .
  • .
  • .

文热点

读排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