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洞,原名来回洞,位于南郑县两河镇竹坝村境内,距县城中心45公里。这里灵山绵延,秀水环绕,风光秀丽,气候宜人。除了郁郁葱葱的植被外,自然形成的溶洞颇多,珍珠洞就是竹坝村境内溶洞群当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h" O7 V) r5 \7 H3 f% c) g* o 7 O @7 L. G/ @. b+ U
洞口具有鲜明的回环照应特征,进入主洞口,有一个面积约100平方米,高10余米的大厅,大厅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洞口可以随意进出,回廊的两翼伸向无尽的幽深,于此,淡定中有一种抉择的意境。故而,先民冠名来回洞,是为因果报应?还是寓意日月轮回?游历中自有一番寻思冥想。3 C7 U5 g$ z7 K+ |! R 3 y! k& N5 Y" F$ R' u 洞内幽曲幔径,洞连洞,洞中仙景,景景传神。游人进入洞中,忽上忽下,地河与天上疑似云彩咫尺对接,弯弯曲曲,浑然一体。直下20多米进入主洞,其幽深之处,蕴藏着无尽的秘密。+ F0 j' y3 `1 L- {* ~3 @' U' \
* X9 o$ n4 G9 ?! g. z, k8 v 洞径忽宽忽窄,宽处四五个人可并肩而行,窄处一个人低头侧身才能通过。看着一处处千姿百态、奇形怪状的钟乳石,看着密密麻麻、被水侵蚀留下的绕壁模纹,仿佛在阅读古老的地球遗址。曲径通幽,一处又一处宽敞的大厅,常使人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眼前变得豁然开朗。洞高数米至数十米不等,洞体由一个完整的板块构成,可谓天衣无缝。洞内空间高大,冬暖夏凉,人站在里面毫无压抑感,仿佛人间天堂。 : z9 x6 w# h, S; X& |& }( D5 B) n' K0 v$ y' ^5 s# P
洞里有一条暗河,其水清澈,水深1—2米,喝之甘冽,河水缓缓流淌。奇特的是,洞顶也有一条宽1—2米的天河,与地河遥相呼应。至此,不得不让人遐思,是天河的导引,才使得地河那般从容,还是地河的坦荡,故而才让天河与地河相濡以沫?!- V. j K' N& }" M- q8 v& M
4 [: w1 Q7 _3 h3 Z! Z0 ~* ` 移步换景,抬头仰望,石旗、石幔、石幕徐徐拉开,形状千姿百态。钟乳石千年一厘,形态各异,有如鬼斧神工。还有排伞形的石笋、石禽、石兽、石佛、石狮琳琅满目、绚丽多姿,惟妙惟肖。石柱、石花、石林悬吊在洞顶上,人、宝塔、花鸟、图画、蛇曲龙盘,各种形象跃然洞壁。洞顶变化无穷,高低不平、突兀俏丽,扑朔迷离。% [, b3 A3 E" j2 [ 9 l7 T; g4 Z. Z" u( d
进洞400多米突然发现洞中有山,沿山坡是连片的梯田,似乎隐隐传来蛙声一片。山中有一天池,数十米高的瀑布倾泻而下,在灯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涛声阵阵,令人思绪飞扬。天池对面有一幅天然的国画长卷,五颜六色,与清明上河图原创可以媲美。 + ]& N0 l+ s5 `2 f5 P3 L) Y + w6 R2 w$ Z j) B& ^ 洞的另一翼似古老的村寨,洞中藏洞,像房舍般一个挨着一个,错落有致。现在还能见到洞内先民们搭的茅舍。 / L' M7 f/ J0 e 2 j$ u h$ `2 j% e9 K 溯源寻本,珍珠洞不知是多少世纪前地壳运动时,形成的地表溶岩洞。溶洞是雨水降到地面时,以空气和土壤中溶解了大量的酸性物质,雨水就变成了酸性水,并沿裂缝参透到了石灰岩深处,不断溶蚀岩石,使裂缝不断扩大,形成了这条溶洞。那时候这条洞里充满了水,后来地壳的上升运动,使洞穴抬升,脱离了水面,并开始形成钟乳石,后来又经过洞体崩塌作用,最后形成了现在这个稳固、安全的溶洞。此洞古代周围村民经常进入,躲匪躲疫,或天旱取水。直到2008年后,经投资商开发至今。(岳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