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3109|回复: 9

[汉中旅游攻略] 武侯古镇文化旅游的考察报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2 10: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早以前,我就想对勉县老城及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遗存及旅游资源进行考察,研究其文化的结构、涵容,界定其价值,为这里的旅游开发做一些理论上的铺垫。因为这里地处汉中谷地西山口,属汉中盆地西边缘,又是陕、川、甘三省的交通分岔地,具有控扼川、陇的作用,又是川、陇进入汉中平原的咽喉要地,特别在冷兵器时代,这里的战略地位非常崇高。这里山青水秀,古迹众多,自然与人文遗产别具一格,特色鲜明。它开发和利用的价值极大,它的文化内蕴用文字来表述,是很难穷尽的。
3 [1 {. \, [6 S! i$ Q       2009年11月的一天,我与朋友相约登山,选择了走马岭。当登至半道,见古烽燧基址,继续上攀至最高点,约有五、六亩台地,发现一匹被耕者打碎的古瓦,我们把它拼凑起来,居然是一匹很大的筒瓦,形制特别。我以一种好奇的心理,咨询了考古专家袁仲一老师,回答说是战国末年至汉初的屋面建材。绕台地一周,见距台面约60公分处有一带烧土层,灰、红两色,厚度约20公分。莫非这就是《水经注》记述的“天师堂”?亦或是刘备攻打阳平关所烧痕迹 ?《水经注》的记载,应当是没有错的,我们的行进路线与之相符。《三国志》的记载更切实际,《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上这样说:建安二十年“三月,公西征张鲁……秋七月,公至阳平,张鲁使其弟卫与将杨昂等据阳平关,横山筑城十余里……”这“横山筑城十余里”的地方就是古阳平关,亦谓张鲁城。
1 h3 E& k/ e' _5 e7 H) @7 L       登高眺望,勉县老城尽收眼底。汉水从山脚下滚滚东逝,军山、侯墓也纳入视线。这是一个绝佳的去处,四顾其山水城廓,开发和利用的价值无限。2 X/ F- }9 N3 [( n' O. x8 n
       由于此次登临,使我萌发了在此做文章的念头和冲动,陆续发表了一批与古镇文化旅游相关的文章,旨在推动古镇的保护、开发、利用和建设。根据汉中市文物旅游局“汉旅字【2012】202号”文件精神,我再次对勉县武侯镇旅游资源及现状进行了调研和考察,写成了这篇考察报告,可望对古镇旅游发展有所裨益。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很可能挂一漏万,或不很切合实际。
% Z$ a2 c9 A/ O4 [4 z     一、历史地理概述9 {/ h8 M; }6 f! N3 k" Q
      武侯镇镇政府的位置在勉县新城(1935年8月后)以西5公里处的108国道北,与民国24年(1935)以前的沔县衙署相对。武侯镇是在原勉县老城乡的基础上扩展而形成的,它的核心区域在原老城乡的莲水与武侯村,当今发展武侯古镇的文化旅游产业,这里仍是重中之重。它是勉县古迹遗存的集中地,也是勉县古文化的汇聚地。
& \9 R9 e6 c( E      改革开放以来,经撤区并镇(乡),武侯镇的辖区一再扩大。1995年,将原勉县高潮区的老城乡、茶店区的方家坝乡和长沟河区的朱家河乡合并为武侯镇,面积达92平方公里。2011年5月又将土关铺乡归并于武侯镇,现已达190平方公里,约合县域地盘2406平方公里的8%。武侯镇的镇名取自于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镇兵之所。《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曰:(建兴)“五年春,丞相亮出屯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沔为水,即汉江;阳平是地域,三国时勉县的西半部称阳平,东半部称黄沙;石马就是今武侯街区东西南北的范围。)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忠武侯。故将这个镇命名为武侯镇是有科学依据的,是有纪念意义的。, o0 h0 E, }/ ^! v: v
      武侯镇的核心区域是原老城乡的莲水村和武侯村。这里地处汉中谷地西山口,是平原与山区的交接处,入则为汉中平原,出则为秦、陇、蜀山地。它在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为汉中西门户,它的战略地理位置十分紧要,所谓“汉沔形势之地”,主要指的是这个地方。当代仍为交通要塞,国道108、省道309在此交汇,十天高速公路贯越其境,隔汉江,阳安铁路东西延伸。自古及今,它都控扼秦、陇、蜀,为川、陕、甘三省分岔之地。: l0 r+ A, V& H0 F0 q4 X6 t+ d# e" {
       由于战略地理位置的重要,而导致人文历史的厚重。战国时的金牛道与褒斜古道南口相接,向西36公里至走马岭入山。走马岭是金牛道从平原入蜀的隘口,西接古百牢关(土官铺始,六十里而入宁强益昌路),秦灭蜀循此道而西进南下,“石牛粪金”、“五丁开关”的美妙故事从这里讲起。汉初,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暗渡”,这里是起始点。汉末,刘焉为了割据益州,派张鲁、张修等率“五斗米教”教徒进击汉中,杀汉中太守苏固等,遂据此地传播“五斗米教”。曹操征降张鲁后,留夏侯渊、张郃等守备汉中,夏侯渊扎营定军山下走马谷,张郃于走马岭上镇守阳平关。218年,刘备攻打汉中,在此与张郃对垒连年。刘备称帝后,派马超以骠骑将军的身份镇守这里。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上《出师表》,率蜀汉大军屯兵斯地,六出伐魏,在这里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遗憾;也留下了“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不朽精神。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作为抗金将领王炎的幕僚,曾多次来到这里,并留下了许多诗章,如《道中累日不肉食,至西县市中得羊,因小酌》、《沔阳夜行》、《游诸葛武侯书台》、《谒诸葛丞相庙》等。
& k/ h  N+ k) e% _; h2 E       历史上,勉县的称谓与治所多易变。勉县,最早称沔阳县,西汉设置,因水而名,治在山南水北的旧州铺,故名沔阳县。早在南朝宋武帝元年(420),今之谓勉县老城就为沔阳县治,于今将近1600年。后设嶓冢、西县,经隋、唐,历宋、元,明洪武四年(1371)迁沔州于此,七年(1374)设沔县至1935年8月前,县治末更。1935年8月,民国政府将县治迁于菜园镇,这里渐趋衰落。1964年9月10日,国务院批准将沔县改为勉县,原因是说“沔”字生僻。而今,只有那残断的明、清城墙和坍塌的古老民居诉说着古镇建置的兴与衰。(义理考据)+ z- N  J/ j( b2 ?3 l9 [4 ]
 楼主| 发表于 2013-3-26 10: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悠悠古镇 魅力常存
( t2 Q7 L/ f+ r+ z" n& r: q
        在汉中谷地西端的勉县西山口,有一个历史文化古镇,它就是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时的屯兵之所——武侯镇。武侯镇西距勉县城5公里,是著名的古战场,又是陕、甘、川三省交通的分岔地,古金牛道、陈仓道皆由此过,沔县县城、阳平关曾设于此。其地理位置与冷兵器时代关系密切,战略地位非常崇高。山川险峻,控扼川、陇;江河交汇,地形复杂。而今仍是交通重地,对陕、甘、川仍有极其重要的地理优势,国道108、省道309公路交汇于此,十天高速公路贯越其境。
/ p2 t: L$ ]( }/ x' A5 _8 o" N        武侯镇是现代勉县的一个建制镇,面积93平方公里,辖1995年前的老城乡、方家坝乡和朱家河乡。山多、丘陵多,平地仅占8%左右,而它的历史文化地位却不是一个建制镇所能表述的。境内有古阳平关、勉县老城、武侯祠、马超墓祠、万寿塔、诸葛亮读书台等古迹遗存。近现代建设也为古镇增添了内涵,如汉惠渠、勉县一中等惠民育民等硬件设施。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七一一总队、陕西省勉县三粮液酒业有限公司、天元面粉有限公司等现代企业的入驻,使千年古镇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山川秀美工程使这里的山水更加妸娜多姿。
" `1 h+ \1 h6 x) g        武侯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镇名由三国时的兵镇发展而来。《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记载:蜀汉建兴“五年(227)春,丞相亮出屯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石马城就是勉县老城,诸葛亮镇兵于此,设围守,筑城垣,在这里发动了五次伐魏战争,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遗憾,也留下了“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不圬精神。为了纪念诸葛亮,以诸葛亮当年镇兵之所,定名为武侯镇。0 Y8 K' y, q. _$ B2 C, @  k& ^( Q
        勉县老城是武侯镇的核心区,早在南朝宋武帝元年(420),就为沔阳县治,于今将近1600年(西汉设沔阳县,治在旧州铺),后设嶓冢、西县,经随、唐,历宋、元,明洪武四年(1371)曾迁沔州于此,七年(1374)设沔县至1935年8月前,县治未更。沧桑岁月诉说着古镇建置的兴衰史。# c$ F9 L/ Z& h! I- ]( D) A, \( `* ^
        勉县老城,在浕水(咸河)与沔水(汉江)二水之交,现存明、清城墙1200米,已修复仿古阳平关西城墙300米,靠江堤900米虽有残断,但古城墙体貌基本清晰。东城墙毁于学大寨运动和文革时期,古阳平关东城门楼也于文革时消失了。老城门外,有一公里左右的武侯街,为民国24年(1935)前的沔县繁华市区,这里卵石铺街,现代邮局、电话、电力、水利、公署、市场一应俱全。居民宅院大多三进四出,庭院深深,板铺相连。宅院内石条阶沿,石卵铺院,青砖地板,土夯墙体,灰瓦筒脊,时有镂刻细雕。踏街寻古,你会发现虽沿街面多已由现代砖瓦所取替,若进宅内,则会发现外华而内古。部分居民迁于新修的108国道旁,而大多仍峦旧所,即便部分老房已塌,却依然怀念。这里民风古朴,当你问及往事,无论童、叟、老妪,皆能侃侃而谈,讲述过去与现代,恋古怀今,情志激越。; }& |/ U+ D0 d) K( W$ Z% E/ G8 j
        我的童年是在古城、老街上渡过的,对这里的情境仍有记忆。那是上世纪60年代,我在武侯小学(庙台子)上学,学校主体在江边的一个高台上,当地人称庙台子,是民国时的书院和沔县小学,在高台上有二层木结构教学楼,有中、西合壁的大礼堂及教师办公会议室等。庙台子外观很象一艘楼船,当洪水泛滥季节,庙台子如逆水航舰,凭栏望涛,烟波江上。7 Z6 A( y1 k% i
        武侯镇辖区内古迹众多,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
+ [. u: n; j! J: H" w+ s        武侯祠在老城东2公里处,是三国时蜀汉后主刘禅唯一下诏修建的纪念诸葛亮的庙宇,原在定军山下武侯墓前,因距县城较远,又隔汉江,明正德八年迁于现址,以便官员、县民祭祀。武侯祠占地50余亩,五进五出,纵轴穿进。有乐楼、广场、东西辕门、牌楼、琴楼、钟鼓楼、戟门、东西过门、静观精舍、六有山房,东西厢房,献殿、大殿、寑宫、琴台、二柏一园井、爬柏灵霄花、丹桂、旱莲、千年古柏等胜景,碑石林立,匾联栉次,石琴、石柱础、石盆、石旗杆、石狮、铁香鼎等众多文物,使人目不睱接。1956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武侯祠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庙貌焕然,游人如织。
* c! \; r$ X) i: O! I* n       马超墓、祠东距老城2.5公里,是三国英雄马超的墓葬及祭祠。墓冢 高8米,墓上生一朴树,高30余米,冠幅20米,擎天特立,有唯我独尊之喻义。大殿有明万历年间马超塑像,颇有“扶风勇略冠当年”之雄姿,祠内还有五百年雌雄皂角树,株距5米,相伴相依,就像一对恩爱夫妻相敬相爱数百年。清乾隆年间进士,兵部侍郎兼副都御史、陕西巡抚毕沅考证并立墓碑及神道碑,清嘉庆年间沔县知县马允刚写诗赞颂评价,民国十七年,冯玉祥将军题对联一幅:“千古英名基事汉,一篇遗疏痛仇曹”。马超墓、祠1992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修葺一新,对外开放,迎接四方游客。
# u3 j6 c5 g9 v2 ^6 }+ o* P6 w: T$ i       古阳平关及勉县老城,2008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有古阳平关城墙孑遗,有明、清城墙残段1200余米,有自秦、汉以来各朝砖瓦及其它遗存,有汉中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寿塔,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诸葛亮读书台与莲花池,有关帝庙、城皇庙、庙台子,还有明、清、民国时代的民居等古文化遗存及碑刻遗物等。
/ `/ I. g; j' O, O6 K) b8 }        老城以西隔浕水(咸河)有走马岭,岭上有张鲁城遗迹。公元191年,益州牧刘焉收编并利用了张鲁,使其率领“五斗米教”教徒袭夺了汉中,杀汉中太守苏固等,遂在汉中建立“政教合一”政权,统治长达25年。走马岭上的张鲁城遗址即为“五斗米教”二十四治之一的“阳平治”,又名“浕口治”。《水经注》载:“浕水(今咸河)北发武都氐道中,南迳张鲁城东。水西山上有张天师堂,山为白马寨,堂为张鲁治,东对白马城,一名阳平关,西北二面连峰接崖,莫究其极,以南为盘道,登陟二里有余。”张鲁推行的“五斗米教”被认为是中国道教起源分支,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张鲁城虽未申报保护级别,但它的地理环境、历史地位和价值不容忽视。
6 q4 e6 X/ x! V        现代水利设施汉惠渠,1924年,陕西省水利局开始规划。1932年,局长李仪祉亲自踏勘,选定渠首在沔县城西的高家泉附近。1938年秋设计、测量、定渠线,1939年元月开工,1941年4月一期工程竣工,含渠首及北干渠。同年7月1日举行通水大典,当年灌田一万四千亩,惠泽县民,从而结束了“汉江不田”之局面。后,渐善其功能,1957年,翻修渠首大坝,如今溉田八万余亩,号称汉江第一水利枢纽。此工程,使地处汉江上游的勉县平川大部分农田受益,旱涝保收。又为勉县凭添了一处景观。- Q5 I) w. H3 y  O
        渠首设置于两岸连山之峡谷出口处,由滚水坝、泻沙闸和南、北干渠进水闸组成。坝上波光粼粼,水域宽阔,鱼凫嬉戏,湖光山色;坝下水流湍急,浪花飞溅,涛声阵阵,奔腾而逝。夏季这里又是极佳的天然泳池和浴场,每至晴日,成百上千的泳浴者怡然自乐。  H& n/ ~$ F# e% C) C6 S
        渠首大坝与三国故地阳平关、走马岭、张鲁城相距咫尺,现代惠民工程与古迹遗存相映生辉。现已辟为休闲度假名胜风景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雏形渐成,餐饮、棋牌娱乐设立。漫步水滨,泛舟筏于江渚上,白发渔樵的三国文化气息仿佛浮现眼前,瞻古慨今,能不思绪万千?“一壶浊酒喜相逢”的心情又怎能用文字描述呢?/ V8 o2 `9 m) D  p! n/ t6 n4 q
        假日,脱离喧器的闹市,携友侣悠游山水,放眼碧波。柳荫下,听涛声,观江流,放飞心情,尽享自然。观景、泛舟、泳浴、休闲、小憩、玩耍、聚餐,此乐何极!" ^( C/ y2 g/ J% [1 l, t
        武侯镇水文站在老城内,原名“武侯镇雨量站”、“沔县水标站”,民国二十年(1931)8月设立,直属陕西省水利局。为国家一级水文站,1990年国家水利部公布其为“汉江第一站”。现已建成园林式优质水文站,是观测、报告汉江勉县老城以上3092平方公里流域的雨量、水情变化的事业单位。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水文资料,对防洪减灾作出了重要贡献。1 F' F" F' ~/ i
        陕西省勉县第一中学,在武侯祠傍,是省级重点中学,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938年建校,于佑任、舒同、徐山林曾题校名。四迁校址,九易校名,走过了风风雨雨七十余年。自文革结束后,高考长期稳居全市榜首,为高校输送了大量生源,为国家培养了成千上万的有用人才。勉一中曾名武侯中学,诸葛武侯精神激励着它奋发向前,开拓进取。一幢幢教学楼、实验楼、宿办楼拔地而起,园林式的校园新貌正在形成,它见证着历史,孕育着希望,开创着未来。
$ F! }( z4 q0 @; p2 Q8 y( B' m        陕西省三粮液酒业有限公司,在老城内,是陕西省白酒酿造重点企业,中国最大饮料制造500强之一。获得“省级先进企业”、“国家二级计量单位”、“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2004年10月,企业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生产能力达8000吨,资产总值8500多万元,是勉县工业支柱企业之一,利税大户,2004-2008年上缴税金4000余万元,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g  a3 w" d/ r        西北冶金有色地质勘查局七一一总队在诸葛亮读书台旁,是上世纪60年代末迁入该镇的省属企事业单位。集找矿、钻采、开发、科研为一体。40多年来,以武侯镇为基地,足迹踏遍秦、巴山区,为国家提交了煎茶岭金、镍矿、杨家坝铁矿、李家沟金矿等大中型矿床20多个,为陕西和汉中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它也强大地拉动了武侯镇的消费市场。
8 X) m. i: z& H6 {: j         优美的自然环境,厚重的历史文化遗存、丰富的旅游资源、多元的现代企事业单位,为武侯镇经济、文化事业的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育兴县,企业强县,旅游活县,古文化的文明与现代建设溶为一体,古代遗存与现代化进程的和谐共振,使这里魅力四射,回味无穷。
; |3 s, O9 v$ V(义理考据)
9 `" W5 M5 e* I' T* A: g& z9 u, s* T$ d1 s$ U! z
 楼主| 发表于 2013-3-26 10: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迹遗存众多 人文历史厚重
4 i( }1 W1 V; P% Y
        武侯镇的古迹遗存,主要集中在莲水村与武侯村。莲水村有古阳平关故址(走马岭上)、张鲁城遗址、明、清——民国二十四年沔县城址、汉烽燧基址、诸葛亮读书台等;武侯村有郦道元《水经注》记载的阳平关(其西门在莲水村四、五组交界处,当地人称“关头子”。东门在武侯村三、四组交界处,有东门楼,毁于文革)、万寿塔、武侯祠、马超墓祠(在继光村境内,由于当代行政区划的变动,将老城乡的继光村划归勉阳镇。因其与武侯祠毗邻,且属武侯祠管理,故此,将马超墓祠纳入武侯镇古迹遗存论述)等,下面择要予以介绍。  B4 D; F0 E/ y9 [. Y
        阳平关遗址在县城西4公里处的武侯镇武侯村,原有一关楼,楼额书“古阳平关”四字,惜其毁于“文化大**”中(现仅存照片)。《沔县新志》载:“县(老城)东关土城即古之阳平关,一名白马城,一名浕口城(见《水经注》)。北架山岗,包莲花池、西泉于内,自三国、南北朝皆为重镇”,“明洪武四年(1371),知州王昱由沔州迁治于西山谷口,比白马城稍移而西,即今(老)城也”。; T1 R6 @9 i6 t+ V( ?
       《水经注》载:“浕水又南迳张鲁治东,水西山上有张天师堂,于今民事之。庾仲雍谓山为白马寨,堂为张鲁治,东对白马城,一名阳平关。浕水南流入沔,谓之浕口。其城西带浕水,南面沔川。城则二水之交,故亦曰浕口城矣。”张鲁统治汉中与曹魏控制汉中时,阳平关在走马岭上。《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建安二十年(215)“三月,公(曹操)西征张鲁……秋七月,公至阳平。张鲁使弟卫与将杨昂等据阳平关,横山筑城十余里……”《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载:“建安二十三年(218),刘备军阳平关,渊率众将拒之,相守连年。”夏侯渊利用了张鲁“横山筑城十余里”的阳平关城(张鲁城)阻击刘备于西,与刘备军僵持连年。219年正月,刘备夜袭阳平关,与张郃部激战,遇顽强抵抗,不能取胜,遂南渡沔水,进军定军山,烧走马谷夏侯渊大本营,夏侯渊救火,被杀。诸葛亮北伐屯兵阳平石马,即今之“古阳平关”,也是《水经注》记载的阳平关。' z" T8 G) ~" ]+ X% ^. D4 H+ R, e
       《水经注》中的古阳平关与沔县老城相连,由于年湮代远,城墙遗址仅有头沟口西坡边一小段。2001年,省政府拨款近二百万,在勉县明、清老城西城墙的基础上,修建了仿古阳平关城墙300余米。1983年12月,县政府批准古阳平关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8月,汉中市人民政府公布古阳平关及勉县老城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省政府公布其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Z* M! A, j9 [( p
         张鲁城遗址在县城西7公里处的武侯镇莲水村走马岭上,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又是著名的三国古战场,这里曾发生过两次大的战役,为复合遗址。+ _& W8 ~) i0 P" M% S5 Q
        公元191年,益州牧刘焉收编并利用了张鲁,使其率领“五斗米教”教徒袭夺汉中,杀中太守苏固等,遂在汉中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统治长达二十五年。走马岭上的张鲁城遗址即为“五斗米教”二十四治之一的“阳平治”,又名“浕口治”。《水经注》载:“山上有寨乃张鲁治所”,又言:“浕水(今咸河)北发武都氐道中,南迳张鲁城东。水西山上有张天师堂,山为白马寨,堂为张鲁治,东对白马城,一名阳平关,西北二面连峰接崖,莫究其极,以南为盘道,登陟二里有余。”
8 g9 d) v' x/ J# g" s        走马岭又名烽燧山,古为通蜀要道,行军走马往来熙熙,故名走马岭。最高海拔1036米,两山夹峙,东依浕水,南临汉江,山顶平缓,城堡旁有烽火台,俗名烟洞峁,“汉时举烽其上”,遣兵勤王,于今烽火台迹尚可辨识。
6 U2 \" u3 _5 }$ v        诸葛亮读书台在县城西5公里处的武侯镇莲水村卧龙岗上。台高6米,周长约30米,顶上平缓,四面开阔,台北有一水池,约2亩,称莲花池。相传当年诸葛亮驻军阳平石马,在军务闲遐时经常读书的地方。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游此并赋七言诗一首:“沔阳道中草离离,卧龙往矣空余祠。……世上俗儒宁辨此,高台当日读何书。”《忠武祠墓志》载:“卧龙岗:(武侯)祠北一里,有莲花池,旁建卧龙亭,云武侯读书处。”《续修陕西通志》载:“孔明读书处:《一统志》‘(沔县)治东有莲花亭,相传武侯读书处。’《府志》:‘在卧龙山,上有莲花池,孔明读书处。莲不数开,开必并头,为沔士秋捷之兆。’”1 F4 |) g8 b2 I1 C- U
        读书台有旧碑一通,正面刻书:“汉诸葛武侯读书台”,款识:“民国二十四年(1935)五月段象武立。”民国二十四年七月,沔县县长杨忻斋于背面刻书:“武侯读书台为沔县八景之一……并特口占芜词,镌之碑阴,以留鸿爪之云尔
& [, W' |3 y. G6 |. w0 O4 [:‘日照阳平四扇开,宾朋携手访书台,台旁池沼今犹在,那有源头活水来。’”1983年12月,县政府批准诸葛亮读书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县政府拨款维修读书台,增竖“汉诸葛武侯读书台”碑1通。5 {7 h4 H, T+ A' x
        万寿塔在县城西4公里处的武侯镇武侯村头沟东岸,西距阳平关东门约半里,汉惠渠流经塔基南。据有关资料获息,明神宗朱翊钧为其母祝寿,令天下普修万寿宫,沔县为其一。万寿塔为万寿宫的重要构成部分,万寿宫原有房舍36间,清嘉庆七年、同治二年连遭兵焚,残宫又在民国24年(1935)被彻底折毁,仅存万寿塔,塔高24.85米,十一层,空心。塔基周长17.4米,直径6米,六棱形,每棱宽2.9米,楼阁式砖塔,由下而上逐层递减,第二层至第八层有佛龛,塔门向西。
6 J& K! q/ o' H       《沔县新志》载:“万寿宫:在县东一里,旁有万寿塔,(明)万历十七年(1589)建。光绪五年(1879)五月二十日卯时地动,塔顶摇落。”该塔被收入《中国百塔图集》。1983年12月,县政府批准万寿塔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8月,汉中市人民政府公布万寿塔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j. P* B' H* K) L  J        勉县武侯祠是纪念、祭祀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庙宇。在县城西3公里处武侯镇武侯村境内,国道108公路从祠北经过。武侯祠始建于蜀汉景耀六年(263),当时祠在定军山下武侯坪,是全国最早的武侯祠,又是皇帝下诏为诸葛亮建立的唯一官庙,比成都武侯祠早40余年。为祭祀方便,明正德八年(1513),重修武侯祠于沔县城(今老城)东。祠庙坐南朝北,南北长200余米,东西宽约120米,周筑围墙,占地约40余亩。由北向南,楼阁、殿宇排列成伍,中轴直穿五进,三院并联,规制宏阔,建筑雄壮。
. b1 z! z* \* i( v4 L4 C: `+ [         祠内乐楼系清嘉庆十四年(1809)重修。乐楼前有广场和东西辕门,乐楼对面正中牌楼矗立耸峙,八角起翘,斗拱叠加,华丽壮观。牌楼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清雍正十一年(1735)果亲王重修。牌楼正面隶书:“汉丞相诸葛武乡忠武侯祠”,落款为“同治六年(1867)丁卯季春”,背面楷书:“天下第一流”。琴楼在牌楼南二十余米,为县令马允刚于嘉庆七年(1802)五月重建。内侧东西各有青砖楼梯,楼上有歇山式建筑三间,东、西、北三面有廊与楼梯连接,下为券洞式甬道,甬道上方横书:“汉丞相诸葛武乡侯祠”,楼上悬“高山流水”匾额。琴楼室内有古榻、石琴台、石琴,原石琴叩之有清音,“文革”后期被折断。《忠武祠墓志》载:“石琴与榻晋代物也。晋胡韬颖作石琴与榻,缀以诗赋。”(按:石琴正中刻“章武元年”四字,系唐以后通行之楷体,无汉晋书体风格)。“石琴遗响”为武侯祠八景之一。7 y5 f3 P9 q/ e/ ^# o
         大殿明三暗五,四角起翘,飞檐复宇,巍峨幽静。门檐金柱悬挂:“扶汉心坚,唯谨慎乃能担当事业;伏龙誉早,必深潜而后腾踔云霄”对联。殿内悬清嘉庆皇帝(颙琰)于嘉庆八年(1803)御赐“忠贯云霄”木匾,匾下神龛上为诸葛亮坐像,龛下关兴、张苞侍立左右。' B. u$ @+ ?' U; g# l2 O
          武侯祠历经沧桑,《汉中府志》载:“(元)至元六年(1340)、明永乐六年(1408)、成化十九年(1483)、二十一年(1845),守臣相继补葺。”至于今庙风格,虽兼明、清,乃清代重修之规模,故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布保护单位时认定为清代建筑。嘉庆六年(1801),仁宗皇帝“敕发帑金九百两,资助维修”,“亲洒,震翰以昭敬礼。”民国二十四年(1935),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部过沔,置司令部于祠内大殿,指挥部设在琴楼。$ H+ ?+ @& {2 S, P3 h0 I5 _
          祠内原有古柏64株,现存18株,树龄都在千年以上,献殿前两株古柏,盘以凌霄藤蔓,喻诸葛精神。祠内有古桂树6株,树龄在数百年,其中丹桂5株,中秋花盛,飘香四野,称“丹桂风清”,为武侯祠八景之一。银桂1株,结籽,很不多见。武侯祠还有古旱莲(又名应春树,木莲,属玉兰的一个亚种)一株,径约60公分,树龄在百年以上,国内少见。初春开花,酷似荷莲,因名。莲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洁美品质,“旱”、“汉”又谐音,1999年被汉中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汉中市市花。(义理考据)2 P4 s1 K1 n1 N5 A% s. v; U
a
0 0
  @ME: 
发表于 2013-3-28 12: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众人皆知,领导不识。
" S; i4 \0 q: h4 M3 `勉县旅游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武候古镇了。
a
0 0
  @ME: 
发表于 2013-3-31 17: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镇50年内消失的景点:) }6 I% r; R( C  r8 d
1、石条铺的栏坎(听老人说过去街道也是石条铺的);. r* L% K9 d- l4 Q4 w7 K( i' ]* Y7 u
2、三分之二的老城墙和四座城门;+ u, e; ^5 \" m% G$ w& H5 v
3、老衙门;
0 A6 c) {! `' d5 F4、药王庙;- Y9 b) p  x( y
5、城隍庙;4 z- ?4 ]5 v: \6 d( T5 S
6、火神庙(也就是庙台子的木楼、中西合璧的礼堂)) W- {  x+ S7 o$ [) |% G8 s2 D9 h
7、土地庙;
; M. i' E# f, ^9 o1 i8、多处老井;  k1 M" `) b& Z8 @  l
9、莲花池;! V3 q& D6 J: ~  R$ J3 J
10、已经无法供水的西泉;5 j; h9 j0 F/ ~9 y# P
11、看不见流水的高家泉;
0 r3 o/ T5 s$ r, y12、万寿宫(解放战争时认为拆除);
7 {2 O& n  n; N1 ?" f& _3 g; l; r13、清真寺;; _0 e/ M7 h& q( j
14、随处可见的门牌匾额;# _" z# }9 S% |/ G" R- p+ C0 t
15、汉惠渠上三处桥的护栏;
' T2 W# o2 m' R! B6 X8 u# p  ^16、满街的行道树、街市、商铺、熟悉的叫卖声.....
7 W# B1 I8 q% L8 U7 e; J" v

点评

这是真的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4-16 16:57
a
0 0
  @ME: 
发表于 2013-4-7 19: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厚重的大三国文化总是举不胜举,每每看到有识之士的这些呼吁,真让人痛心疾首,忍不住要粗口骂娘。武侯镇堪称勉县最后的一个金饭碗了。如果再不开发和保护,我们就在网络上呼吁那些官吏们:请下台吧!!!(长沟河土包子)
6 }  j( \0 g( B2 P1 d8 A$ [" s5 E8 y1 Q7 Y( z, x7 h1 t
发表于 2013-4-16 16: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星期天 发表于 2013-3-31 17:14 ) x( b* Z) [- ?( ]0 `( w
古镇50年内消失的景点:/ U: X/ s7 R1 C* M" ^4 Z. H+ j: R0 t( y$ w
1、石条铺的栏坎(听老人说过去街道也是石条铺的);4 r6 j7 I. k; W* T; ?
2、三分之二的老城墙和四座 ...

* g8 s% ~: b# w3 @这是真的吗?
发表于 2013-4-16 16: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汉中这边有名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2 W" y* i4 V. W2 I; g/ f
. m; l" z" q3 }( q$ U               

点评

嗯,是啊! 我们勉县这边也还有一些好地方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4-17 16:43
汉中是历史文化名城,这样的文物古迹是很多,但被破坏的也很多。  发表于 2013-4-17 15:23
发表于 2013-4-17 16: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中近视眼治疗 发表于 2013-4-16 16:58 7 ?0 j3 x) K( D/ L; }
其实汉中这边有名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 c3 ^3 z7 F0 L, a" `! A! [
嗯,是啊!
3 t; A, ?. e) V' I3 N. }% X( E4 d! e; g- I% t4 }* q
             我们勉县这边也还有一些好地方呢!
a
0 0
  @ME: 
发表于 2013-4-17 21: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有一天,我们后辈子孙会骂我们今天的不珍惜的。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