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在全国各地纷纷挖掘历史故事甚至传说以图打打“文化牌”的当下,汉中显然没有从史籍记载的文化中挖掘到宝藏。
刘备曾在汉中称王,诸葛亮也以汉中为大本营,六出祁山,五次北伐。汉中人愿意说《三国演义》的后五十回
都发生在汉中。这里至今仍保留了不少蜀汉和诸葛亮的古迹。
古汉台和拜将坛,两处景区皆在汉中市区。古汉台是刘邦在汉中的行宫,行宫虽已毁损无存,但高台地基还在。景区迎门是三层望江楼,正在做亮化装修,它离汉江仅有一里之遥。拜将坛即刘邦拜韩信为大将之处,它在古汉台之南,汉江之滨。
历史的精彩,让汉中的现实有些尴尬。
最新公布的国家级贫困县名单中,汉中市属下几乎所有的县都名列其中:洋县、西乡县、勉县、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留坝县、佛坪县。其中勉县在上一次名单中没有被列入,这次列入之后勉县人很高兴。勉县宣传部开车的司机郑师傅说“以前工资和津贴不一定能发放到位,幸亏这次戴上了贫困县的帽子,这些钱可以按时足额发放了”。
财力不足
宁强县水利局的王副局长在调入县水利局之前,曾经干过十年的乡镇镇长书记,“以前乡镇的行政收支是包干制,你有本事,就能创点收,没本事,乡镇党政人员的工资也发不出。”直到将乡镇人员的工资纳入财政之后,他们才免于断炊之虞。
记者采访到的所有党政官员和行业人士都提到陕南地区的吃饭财政困境:地方要发展,需要引资,引资需要搞基础设施建设,搞基建需要钱,搞钱需要发展产业,而陕南作为南水北调水源地,好多产业不能发展,而事实上,陕南资源匮乏,也实在没有什么产业好发展,于是乎恶性循环。
在农业文明时代,陕南是小江南,富庶之地,电影《1942》中的河南难民都要向陕南逃荒,陕北人都很羡慕陕南人。然而到了工业文明阶段,尤其是资源成为稀缺物资的当今,陕南却远远落后了,陕北的风头盖过了陕南。
汉中的情况可以作为陕南的典型:全市面积2.7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1.51万人,耕地面积203.59千公顷,人均耕地极少,少数山地地区人均耕地不到半亩。2011年,汉中的GDP达到647.48亿元,总量一般,仅占陕西省的二十分之一,排行第七。“十一五”期间,汉中GDP平均增速为18.7%,高于陕西全省。但汉中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有167.04亿元,占GDP的25.8%,汉中市的产业结构仍是以农业为主,其农业比重比全省高出12个百分点,工业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14个百分点。
汉中市地方财政极为拮据,2011年仅有23.55亿元,其中大部分还是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汉中市外向型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十一五”期间累计引进外商投资5851万美元,仅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25.57亿元的5.5%左右。
汉中的工业底子薄弱,仅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搞“三线建设”时在汉中布局的一两个航空制造业的厂子,以及由此衍生出为航空制造业配套服务的众多小厂。
同时,汉中的城乡发展也极不平衡,汉中发展最好的地区是汉江沿岸,而远一点的山区则极为落后,2011年,汉中市民和村民的收入差达11736元,由于财力不足,汉中的基本公共服务也嫌不足,高等教育、中职教育落后,医疗资源不足。
循环经济政策
不过,汉中仍有资源可倚靠。
汉中的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有朱鹮、金丝猴这些国宝,还有众多药材,但开发利用系数很低,汉中市政研室副主任王镇说近年来汉王药业做得不错,连续几年盈利皆可观,目前正准备上市。
汉中市的矿产种类很多,但分布太散,每个矿都储量很小,开发成本太高,作为南水北调的水源地,对开采的技术要求更高,因此汉中基本无大的资源行业,近年来,与四川省交界的镇巴县被勘探出有巨量天然气存储,但目前尚未开发。
对于镇巴发现大气田的事,当地人没有多大的喜悦,“这些都是中石油中石化这些央企掺和的事,跟当地老百姓没有多大关系。”
汉中目前正在依托陕西省制定的加快陕南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积极发展当地产业,按照汉中市发改委制定的规划,汉中要做强做大五大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航空产业、新材料、生物制造、现代农业。要培育壮大五大服务业:旅游产业、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
但事实是,汉中沿途可见的黄牛耕地,一家五六口人挤在几分地上弄庄稼的困窘,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还有着异常遥远的距离。
(孙春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