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楼主 |
发表于 2012-4-26 13: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山观,咋听这名好似跟“道观寺庙”有关联,可它实实在在的是找不出一丁点“道观寺庙”的痕迹。整个东山观,满山遍野的松柏,还有荆刺杂草,在平坦低洼处能见到当地老乡的农家院落,周边还有开垦出来的山坡地。而它成为人们休闲,散步,愉乐的公园,则是近几年的事,作为一个在宁强出生,又远离故乡的人来说,理所当然的为之高兴,回来了勉不了要一探究竟,去领略它的风光。
$ j( o( d- E1 g& ^! K6 ` 汉中第一网的朋友带着我,开车顺着玉带河边的公路走到城南面的河岸,然后左转过桥,再走大慨100米右转,进入上东山观公园的一段斜坡路,这段斜坡路坡度不算太大,是沙石路面,路况还行,车子很平稳地进到一块看起来占地有一千来亩地的大广场。这里已经建起了一栋建筑物,见仍有几台挖掘机在修整着地面。 8 x, U! R& c" ]' r
听人讲这里是兴建中的宁强县羌族博览园,为何要在东山观公园里来开辟出这么一块场所呢?从有关公开的资讯中,不难看出与提升宁强县的知名度,开拓旅游市场有关联。汉中第一网认为至于其它的各种说辞,大多太过牵强,毕竟宁强县的羌族人口由解放初期八千多人,减少到目前只有三千来人,且逐年还在减少中。而修建中的这个羌族博览园园区,它的总面积二万二千五百平方米,总投资一点二亿余元,每平方米的造价超过五千元人民币,乖乖,大手笔吧,特别是对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来讲。更何况投资进去的钱,不知哪年哪月方能收回,现在的人就喜算政治账,可经济账难道就可以不算了吗?
) `. b7 } t; }( M 从这里往山上爬,则还有一段高低不平的泥泞小路,大概有一百多米。走过这段地梗路,就是砖石水泥铺就的台阶式小道,这条人工小道随山峦而起伏,路旁的青松把人工走道上的走廊,亭台衬驮的幽美闲静,好似一块人间仙境,假如山中能有一座寺庙,庙中供俸着天上的玉皇,水中的龙王,还有佛大无边的观音菩萨。这些神仙定能相助,并招来各地游客,进到东山观公园,羌族博览园来游览消费。众多食人间烟火的世人,即使不为自己,也要为家人,为亲朋,为子孙后代而来烧香拜佛,想想,香火怎能不旺。
3 `, {: d* h7 Y, c3 r2 j$ j 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很可惜,宁强县的东山观还没有仙。不但没有仙,连宁强有些名气,在省内外参加过书画展的能写会画的人,如赵世均,杜正满,刘军都没有在宁强这些有特色的建筑物上留下墨宝。不知是没人请,还是报酬不够而不宵一顾。整个东山观公园数得出几个字,像“羊鹿坪”,“玉石潭”都于这些宁强的名人沾不上边,谁能回答得上这是为什么?。
1 m. K! I7 i& p/ h& x1 J) F 我本想登上山顶看日出,可天公不作美,整个上午太阳都被乌云笼罩着,还不时有阵阵寒风袭来,路边的松树随着风向来回摆动,不时地发出吱吱的响声。我和朋友赶忙裹紧夹克,戴好帽子,急急忙忙下山,生怕伤风感冒,影响往后几天的行程。
$ y$ {$ K$ o% f1 p# ?4 P
( j2 Y1 _5 Y8 m$ y; G6 x" ]. u) o(本文由吉生辰原创)2 j1 e& ^, x- A2 e3 x; D u Q% ?!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