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11月底,本是冬闲时节,走进洋县槐树关镇周湾村时,笔者却看到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村民王万斌家的红薯淀粉加工现场,工人正在淘洗池忙着清洗红薯,旁边的磨粉机正将一个个红薯粉碎成浆……人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槐树关镇的红薯是传统优势产业,这里的红薯色红、个大,远近闻名。村民闫永进告诉笔者,这几年红薯行情好,全村4000多亩全部种上了红薯。
“今年的产量咋样?”“好得很!”闫永进掐着手指算起了账:“在村里我算是种植小户,一共种了不到3亩,每亩产量7000斤左右,一年光靠这季红薯就能收入一万块钱。村里人都说‘进城打工干建筑,不如在家种红薯’。”话音未落,引来笑声一片……
“收成好,销路怎么样?”笔者追问。
“咱光管种地,销路嘛,到时会有客户上门收购。”闫永进乐呵呵地说。闫永进由开始自己种薯,到后来收购红薯,是本村有名的收购大户。他收购的红薯大都销往兰州,他对笔者说,这几天客户都急着要红薯,可价格还有点低,他想等着春节过后再卖个好价钱。
“放到春节后,怎么保鲜呢?”听到这样的疑问,该镇镇长带着我们来到了红薯气调库。这个高3米多、长7米的气调库由包扶该村的航天科技公司投资20多万元建成,可存贮几十吨红薯。
“红薯舒舒服服地‘躺’在气调库里‘睡上一觉’后,等到冬天可以卖个好价钱了。”镇长晏国良说。
为了储存红薯,该镇引进个人投资修建了三座气调库。“红薯储藏在气调库里很安全,出库后从‘休眠’状态苏醒,保鲜期可达20多天,口感不变。”库主人袁锋钦介绍道。
近几年,该镇与省农科院联系引进了紫薯等优良品种,除供应本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外,还远销西安、宝鸡及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内外城市,价格最高达到每斤2元。2011年全镇18000亩红薯,其中紫薯3000亩,户均增收2000余元。 该镇领导说,前几年,全镇种植近2万亩红薯,可产值不高。镇上积极了解市场需求,发布信息,扶持了10多户购销大户,成立了经纪协会,同时在红薯深加工上下功夫,引导、鼓励当地人成立了10多户红薯加工企业,使红薯就地转化,年可加工鲜薯200万吨,实现产镇200多万元,为种植农户返利60万元,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效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