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示全国扎根基层的一百多万乡村医生执着坚守、甘于奉献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乡村医生的良好氛围,中央电视台于2012年10月22日正式启动“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活动。
9 u' }& q- K8 a. W" Z 陈禹朋,男,中共党员,陕西省城固县龙头镇龙头村的80后乡村医生。
{, ~: M$ u- K5 o' s
f- O' Y9 E% @: W% I/ ] 陈禹朋幼年因庸医误诊导致脊柱弯曲变形,二姐因为误诊而夭折,那时,他就想着长大了一定要当个好医生,救治像他和姐姐一样不幸的人。2 g( _8 C0 [3 X
# R% {7 v9 y. r& y' g& O" D 克难奋进学仁术7 r) U9 ~( F5 a" X- @1 X( n
" w' A) @6 Z; E& y2 M( G" u' q+ l
1995年,陈禹朋15岁时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城固县卫校。学医期间,家庭贫困的他克服身体残疾带来的种种不适,省吃俭用,一周只用五元的生活费,攒下的钱用来买资料参加自学考试,2001年取得临床医学大专文凭后开始在当地从事乡村医生工作。当时,他人年轻,病人不相信他,几乎没有人找他看病,有人约他到西安去发展,他选择留下来,这一留就是12年。从2001年当乡村医生起,他一直免收患者诊断治疗费,仅收药费,遇到实在贫困的就连药费也免了。不管是晚上还是雨雪天,遇到行动不便的病人,他总是随叫随到。渐渐地,找他看病的人多了起来。1 }6 m/ y/ S4 ` x
7 I8 Y* }+ k0 \, s: |$ W" m8 B
自幼喜好文学的他把自己的理想和行医中的困惑写成小说《黑玫瑰》并出版,他对医生这个职业的热爱和执着感动了东北民间中医王文清。在王文清的指导下,他白天诊病,晚上攻读《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等中医经典,遇到疑难就悉心揣摩经典,然后和王文清老师交流。有时吃饭睡觉时,某个知识点没记下,又再打开书查阅。几年来他就在出诊、坐诊、学习经典中渡过,他的中医诊断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并于2006年考取了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证。论文获得《中国社区医师》举办的第二届基层医学工作会议优秀论文奖。
! h3 U" T6 [( S( M+ |$ n" U+ l$ D6 [/ K
回报社会献爱心! ]# [* p4 G; z! _9 d0 A: q2 m
5 p$ E+ B. d- H2 Q 陈禹朋中医水平提高了,受益的是十里八乡的村民们。2010年,村子里的老太太慢性肾炎,在医院激素冲击治疗一月,仍无起色,医院已放弃治疗。病人和家属也绝望了,陈禹朋知道后,主动上门了解病情,苦口婆心劝说病人及家属,他采用纯中药调理,两月后,老太太病情大减,他收到了行医以来的第一面锦旗。& w0 Y2 T4 ~. Q/ m9 ?( d; p
1 B; J5 T: ~& ^
2006年,新农合在全国开展之后,每个村只有一个报销点,陈禹朋的卫生室没在报销范围,不能享受国家医疗器械的免费配置和乡医待遇,这时,朋友再度约他离开农村去城市发展,他断然拒绝了。他说,他从医就是为了患者服务,对于医生来说,责任永远是第一位。接到在西安化疗结束后的白血病患者汉中胡某电话求助后,为了避免患者继发感染,陈禹朋多次骑上电动车走二十多公里,上门免费为胡某诊治。目前胡某各项指标都有好转。6 M3 B0 Z2 a: R' s4 b7 R D
! _. g' K G7 p" S' V) _5 C3 g
陈禹朋从小就喜欢剪纸,曾获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剪纸艺术展”三等奖的他从收藏的500多幅心爱的剪纸作品中选出一部分义卖,资助城固县大山深处的五里坝小学及贫困大学生。而陈禹朋自己的身体情况并不乐观,朋友劝其到北京做脊柱矫正手术,但他觉得这些钱能做很多比矫正脊柱还有意义的事。今年4月,得知一百多公里外的宁强县巩家河乡一位35岁妇女,因胸部大面积烧伤从腿部去皮移植,结果腿部出现问题,丧失了劳动能力;她的丈夫三年前遇矿难而亡,七十岁的母亲又是子宫癌晚期卧病在床,没有收入来源。他主动上门,奔赴一百多公里前去义诊。不但免收医费药费,还不断激励她从心理上克服伤痛、自卑情绪。目前患者已经下山找到一份轻体力工作。/ Q5 D) M, `7 b( [/ j" ]! p- e
* [ W" P$ `; N, {. C# S; O+ `5 N
央视最美乡村医生:为陈固陈禹朋加油
2 d/ H5 Y C6 h7 n* d7 c: K4 ^; ^) y) s8 n! g* Q/ R
做为汉中义工一员,多年来他一直这样不断钻研医术,再用医术救助更多的人。4 r' g+ w0 Z$ h0 ^1 H1 t" l
+ {( r/ T9 d6 Y: g6 D3 R6 I
事迹感人美名扬
3 t5 k5 \2 n( R5 |6 g; D' F( T& a; `) O& W% v4 z
做为一个80后,陈禹朋扎根农村、热心为病人服务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好评和媒体关注,近年来《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三秦都市报》、《汉中电视台》、《汉中日报》先后十余次报到他的事迹。《汉中第一网》把他的事迹做为头版头条加以介绍,并这样评价他:9 i7 J. j3 p! C" v
/ i' F9 I4 K4 S0 A/ {; F “从陈禹朋的身上,我们看到了80后青年自强不息,敢于向命运挑战的民族气节和精神,在全民浮躁、物欲横流的时代里,他热爱医疗事业,甘于贫困,能够不为世俗所动,坚守医生救死扶伤的使命。他这种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值得弘扬的。
2 k- E6 m* ?$ I) P/ D) W& |9 ^4 M2 ^% v; c7 J* ~) A% Y F: \
陈禹朋用实际行动默默奉献着,坚守着,诠释着医者的仁心仁术。
5 b# @* s" J4 K. F! j, Y9 Q: l$ a7 u3 y( b; z
中央电视台微博支持陈禹朋地址:http://zmxcys.cntv.cn/zhanbo1/shanxi/01PAGE1354081454157604/index.shtml
' F" w8 `5 D# X7 Z% C/ W陈禹朋汇总帖:汉中长夏:才子与医者的完美结合http://0916001.com/thread-656-1-1.html. }1 ^; t7 `. r&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