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细雨霏霏的秋季,走近宁强县胡家坝镇竹叶沟村村民柯贤春的蛋鸡养殖场,老远就听到“咕咕咕”的鸡叫声。
柯贤春对我们说:“我们喂的全是玉米,附近几个村的村民都到我这来买土鸡蛋。”2001年,在政府扶持下,柯贤春利用在四川学到的先进养鸡技术,回到家乡开起了蛋鸡养殖场。10余年来,他不断优化蛋鸡品种,坚持用以玉米为主的农家饲料喂食。到现在,他养的鸡产蛋率一直在90%以上,每天能为周边县区提供鸡蛋2500多只,年纯利润8万元以上。
柯贤春和妻子张翠芳一边与我们聊,一边忙着把鸡蛋从产蛋槽里拾捡、分类。他说,拉鸡蛋的货车正在鸡场门口等着,每次够两万只鸡蛋就来了。“老柯家的鸡蛋个大、新鲜,又是土鸡蛋,销路好得很。”汉中客商李老板边指挥工人装车边对我们说。张翠芳接过话头笑呵呵地说:“我们这每天光鸡饲料一项就要800多元,玉米全是从周围几个镇的农户收购。”
谈及每天的艰辛和单调,老柯说:“其实,每天我给鸡喂食的时候,看见几千只鸡那种兴奋劲,自己好像挺有成就感的。而且8万元的收入不算多可也不算少,我还能照顾家里,把庄稼也能伺候好,办的养殖场又能帮助邻里村民消化掉丰收的玉米。这一举多得的事,也算是小幸福嘛。”
就这样,一个小养鸡场把几个镇的村民联到一起,从农产品到蛋产品,延伸着农业产业链条。目前,老柯正打着他的“幸福算盘”:计划把养鸡场的规模扩大,带着周围的乡亲们共奔幸福生活。
(刘勇 周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