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7824|回复: 0

[爆料] 探秘!南郑大汉山咋就成了花果山?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22-5-2 13: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这边是一眼难望头的花溪谷月季产业园,山那边是果树挨果树的百亩生态桃园……旧时曾是大半荒山的南郑区大汉山,如今已俨然成为汉中城区南部的又一座“花果山”。
1 |; [" W7 Z4 Q2 @        

探秘!南郑大汉山咋就成了花果山?

探秘!南郑大汉山咋就成了花果山?
  f; U4 }1 i4 o! Y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办事处汉山村位于城区以南3公里,总面积12.6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全村484户1752人中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5户594人,2016年实现整村脱贫退出。如今,这里是省级的“美丽宜居示范村”“乡村旅游示范村”和市级“乡村振兴试点村”,成为了汉中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
) w2 g& F  M* u  4月27日已是春末夏初,在南郑区大汉山上的汉山溢彩生态桃园里,成千上万株桃树褪去花朵,开始悄悄坐果。
' j. w+ A/ i, ]# y. p1 ~0 D& Z  “这溢彩桃园里,种着的可都是‘扶贫桃’呀!”桃园的主人、现年41岁的黄斌乐呵呵地向记者介绍,始建于2015年的溢彩桃园共计流转土地320亩,当中80%以上都是当地贫困户土地,“这些贫困户大多是年纪大没有劳动力,家里的土地也都基本是荒废状态了。”
4 O3 \+ w# j8 t, ~% d- E6 M  黄斌的父亲,正是全国劳动模范黄积义,他还有着另外的身份:农业高新技术科技成果奖获得者、国家级园艺科技特派员。六年多来,黄斌父子两人先自己尝试种植,首次挂果成功后,又将技术进行推广,免费送树苗给有想法发展种植业的农户们,并在汉山村成立了合作社进行大面积种植。合作社带动了周边两个村80余户村民、30余户贫困户,近百人就业。如今该区种植黄桃1100多亩,桃园主要栽种黄桃、红桃、水蜜桃等十多个优质品种,还有杏子、李子等。% V/ X2 m/ I' ?  g$ {5 b
  黄斌说,借助抖音这些新兴传播平台,桃园的名气已经传遍汉中,到成熟期时,旅游采摘和果品批发所带来的效益蒸蒸日上。未来,还要继续钻研如何延长产业链,带领大家将黄桃进行精深加工,同时准备研发黄桃果酒、黄桃果汁、黄桃罐头和黄桃果干等高附加值产品,打造属于自己的农业品牌,让身边的乡亲们能有更多的收益,也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 g/ i# ]/ X( u  C. A
  要说如今的大汉山已变身“花果山”,绝不会是夸口。
- j: m& j& N2 H7 a% j      

探秘!南郑大汉山咋就成了花果山?

探秘!南郑大汉山咋就成了花果山?

' Y0 N1 f/ U& ~; g  近年来,汉山街道办事处汉山村突出农旅融合,健全“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先后成立汉山溢彩果业等7个专业合作社,引进大汉山旅游开发公司、汉山花溪谷月季产业园等5家企业,已成为汉山万亩果园的核心区。2 e$ v$ p" l, M; B# ?: {" Q
  在此之上,汉山村还打造了集“种植+养殖+加工+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灯盏窝家庭农场,这也成为了全国第二批50个家庭农场典型案例之一。
6 V6 M( r( u8 r; z! J, C0 g5 P  g4 `! J  同时,围绕现有产业,汉山村先后推出了“猕猴桃采摘节”“月季观光节”“疱汤宴”等“七节一宴”。如今的汉山,正是“四季有花、三季有果”的全新产业发展格局。
& r/ R) Q0 L$ x- k  新成立的“汉山韵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将村上有意愿的群众集中起来,进行房屋改造发展“汉山民宿”,实行“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统一管理”。目前,该村共吸纳24户群众入股,依托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年户均收入达5万余元。9 X# k8 g$ [7 K5 }' S! E8 j4 H
  为了让这些产业茁壮成长,当地诚邀省、市、区农业专家成立汉山创客孵化专家团,搭建创客孵化中心,加速推进产品向商品转化,并与陕西理工大学签订了校地共建协议,定期组织开展“天汉英才.创客论坛”,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市场开拓、产品创意等服务,大力实施优秀人才回引计划,通过金融和项目支持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领办创办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创业实体30余家,孵化特色农产品品牌24个。(华商报 记者王健); s$ Y6 n' h% i9 S: k0 u  }- U
; E* J9 m$ b- ?+ ]& z( s$ Z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