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9681|回复: 0

[汉中游记] 汉中的芦花不经意间成了网红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9-9-30 10: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去年以来汉中的芦花不经意间成了网红,成了很多人汉中旅游必然打卡的景色。汉中的芦花开了,妻及孩子们说很想去看看。实则人们现在口中的汉中,其实不过是汉中市辖的汉台区,之前也叫汉中市,故此一直改不过口。所谓汉中的芦花只不过是汉台区临江的一段芦花而已。3 l0 `: [* F# ~

汉中的芦花不经意间成了网红

汉中的芦花不经意间成了网红
1 K' V/ S  ?# v* r
  芦花,为芦苇所开之花,而芦苇古诗中蒹葭是也,所以也叫葭花,还有芦蓬蕽、蓬蕽、蓬茸、水芦花等等之别名。芦苇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临近水泽河道而生,每到夏秋之际就开出花来。因见照片中有紫色的所谓芦花,我倒有些怀疑,那可能不尽是芦花,也有可能有一部分是荻花。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有写。据百科讲,荻花也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子长形,似芦苇,秋天开紫花。4 t* V- G, u! Y$ z$ k: }
  汉中人按理说是不稀奇看芦花的,汉中自古就河流溪水密布,池塘沼泽也是灿若星河。“小江南”岂是浪得虚名?我家就临近汉江河边两公里处,芦花小时就有所见。模糊的记忆中爷爷那时给生产队看庄稼,那片地就在河边叫漩矶湾的地方。那时节芦苇花开如同盛大的节日游行队伍浩浩荡荡,一直沿着汉江河边,向北也望不到过头,向南也望不到尾。进入芦苇丛中,你就会产生被芦苇吞噬了感觉。它高得约有两三米,紧紧实实地抱团生长,密密麻麻不留出一丝空地来,侵占下每一寸脚下的土地,又把一批又一批的儿孙送到更远的地方去开疆扩土。: S! U3 L6 [  }4 O& ]' f
  它那白色修长的羽毛一般的花仿佛古代将士的头上的盔缨,在风中摇曳,在阳光的照射下有种发亮光芒四射的感觉。它的腰杆看以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但却细长而坚韧。在与风的对撞中,他们一次次倒伏但又迅速地挺直,用我儿时的视角,反而觉得每一次都是芦苇获胜。现在思来,这芦苇也有点中华民族的性格,当外力强加欺凌于它们的时候,抱成团来,那气势也是恢弘无比,性格也是百折不屈,那脾气也是奉陪到底。" E  Y& k) R/ @8 F) m" N
  所以这芦苇单个看似如此柔弱,捆成一束盖上房顶反而能抗击风雨。爷爷看庄稼住的草庵子上面就盖了这么一层厚厚的芦苇,那晚我们吃了兔子肉,睡在窝棚里也是十分香甜。第二天,我还尝到了芦苇杆的甜,爷爷用镰刀砍下一棵来,剔除了叶子,让我放在口中嚼,那汁水就流了满嘴!7 E4 F0 V9 J& c
  汉中靠近河边的地方有很多的草房子,都是这种芦苇做顶的。听人说外面看似简陋里面非常豪华,但总究不得亲见,但那时却是很多人都这么传的。从洋县去汉中的路上往河边方向望,那时有很多这样的草房子。印象中上世纪九六年还是如此,因为记忆深刻的是,那时我和弟在汉中陈家营开了个饭店,有一次两人是骑着自行车上的汉中,当然也没忘记看路边的风景,其中就有草房子。! Y9 b. u1 _0 B8 D
  而今这当年司空见惯的芦苇花,竟然成了网红,吸引天南地北的人前去打卡,其中也包括妻及我的孩子们这些土生土长的洋县人,汉江河边长大的娃娃们,我难以形容我此时此刻的心情。这些天然而生的自然景观竟也与旅游挂上钩来,是物以稀为贵吗?还是孩子们疏于与和大自然的亲近?未来还会有的别的什么自然风光会成为今天汉中芦花这样的网红?( s: ^" L. T- K1 H; {
  唉,多么希望汉中的芦花不再是人们心中的网红!(文:串剑博,图:李雪茹)
" ~0 D' W9 M4 h/ Z/ C3 |+ Y. a' i: A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