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要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重要指示,根据《陕西省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办法》,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了对市县实地交叉考核、第三方评估、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和省级“八办两组”牵头部门实地考核、省级单位驻村帮扶专项考核,收集了平时纪实工作情况,实施了扶贫效果综合测评,同时充分应用国家考核情况,采取平时纪实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大数据平台监测与实地检查相结舍、分类考核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市县党委和政府及省级单位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
% Y" C/ U9 u5 m- j
汉中综合评价居首!——全省2018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结果出炉
) J0 w4 U E) X& Y- V; e: q
近日,省委、省政府对考核结果进行了通报
7 f- @8 g! u- s7 h6 r( A 汉中市在全省10个设区市中综合评价为“好”,位列第一
3 v8 ?3 k7 x+ v) z 2018年,汉中市有18.47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年初的11.58%下降至5.1%。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汉中大胆实践,不断创新,探索出了一批具有汉中特色的扶贫模式和经验做法。
1 X, l7 G0 q' a* c) h$ Y 健康扶贫模式: J+ ^, D* G/ B6 `. W7 {
围绕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和因病致贫“控增减存”目标,形成了“四步筛查、三类分治,四重保障、一单结算,医联共体、建联管理”的健康扶贫“汉中模式”和“镇巴经验”,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卫健委高度认可。
" U8 d! H. w# s7 M3 L 开发公益岗位就业扶贫模式. R+ Y0 j. w- s" t/ M' O) Y& O
积极探索公益性岗位开发,实现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走出了开发公益岗位助推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y' i" V/ E% O! c
村级集体经济扶贫社模式5 ?5 x4 U9 K; r; a, B; @% g
在全省率先迈出乡村振兴战略步伐,以“三变”改革为抓手,通过为每个行政村注入原始资本金,探索建立村级扶贫互助合作社,打造出一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先锋队。( @1 x) w6 r6 W8 E& n* D8 E9 ?0 h8 x
志智双扶模式
+ l$ t; m2 Y2 a# F8 j3 Q: C" H+ a' y 牢固树立“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思想观念,深入开展“明理·感恩·自强”主题教育活动,扎实推进千场宣讲明形势、千场讨论话恩情、千场演出展变化、千张榜单促动能、千所学校强本领的“五个千场”活动,有效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s {$ d, i% n" J" @$ V9 O# |$ K' X
驻村帮扶“345”工作法- a, a5 o6 p% h! h" N1 o( N' d& I
我市在推进驻村帮扶工作中,坚持做到“派人、管理、施策”三个精准,加强“四支队伍”(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村干部)培训,建好“党建引领、信息化监测、督查考核、研判评估、奖惩激励”五项机制,推动驻村工作取得实效。
; z, h. }2 ?: g4 @4 U 数据信息化管理模式( l2 z. Z6 X! D- p
探索开发汉中“互联网+精准扶贫”信息系统、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在线管理评价系统,采取信息化手段实施全程纪实、动态监管,实现信息快速便捷共享、交流发布。同时,严把数据信息采集、审核、录入“三关”,坚持数据信息月报、联席会议和比对日“三项制度”。
) y3 Z* O. \. [6 ] 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工程
o+ u- d1 f7 j4 ?* z6 @ 在全省率先出台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实施意见》,建立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完善农产品现代物流配送和销售网络,加强农校、农医、农企、农超对接,推动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等市场主体与贫困村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
# q/ K1 Y: U% C. b
汉中综合评价居首!——全省2018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结果出炉
7 s! `5 h( l5 B 创新互助资金管理模式
7 j/ w% [$ v5 H0 v% u 指导勉县、佛坪开展扶贫互助资金创新试点,构建“县级总会、乡镇分会、村级协会”三级组织机构,通过财务代理、镇级审核、借款入社、分类管理、“一会两制”等方式,有效破解资金监管缺位、财务管理不规范、使用效率不高等难题。(汉中脱贫攻坚)# [+ w. K0 A7 H* @# g7 y7 r: f
. t3 ^) ], [/ C% Y0 m; n)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