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家有儿女》是一部很经典的家庭教育片。里面有一段母子对话至今令我印象深刻。刘星和小雨怪妈妈刘梅小时候没给自己报兴趣班:
刘梅说委屈地说:“小时候给你报这班那班,你自己不学啊!”
刘星回:“我不愿意学,您就不让我学啦!那时候我还小,我还不懂事,难道你也不懂事吗?我不学,您就逼着我学呀……”
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逼孩子一把
刘梅顿时哑口无言。
有时候,孩子的童年过得没有压力,长大了未必对父母心存感激,相反,他们也会后悔当初的松懈放纵,甚至反过来责怪父母。
正如美国著名作家安娜·昆德兰曾经说:“有些路很远,走下去会很累,可是,不走,又会后悔。”
如今的父母,思想观念早就不同了,变得想和孩子做朋友,充分顺从孩子的意见,初衷没错,但在有些事情上却矫枉过正。
孩子说不想学就不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其实这是很不负责任的。
在孩子选择放弃之前,父母都要学会适当地逼孩子一把。因为不逼孩子一把,他可能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01
关于学习。
“快乐教育”是一个挺流行的教育理念,但是很多父母却曲解成:放任式的顺其自然。
“快乐教育”应该是寓教于乐的,是一种更适应孩子天性的学习方式,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而不是不学,或者多玩少学。
学习虽然离不开自己的努力,但让孩子主动学习,也需要父母在背后的督促和付出。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话一点不假,年轻时努力学习,未来才会有选择。
02
关于约束。
这个时代,摆在孩子面前的诱惑太多了,手机、电脑、游戏......孩子很容易沉溺于这种快乐之中。而一个在童年只懂得贪图享乐的孩子,长大后很难有竞争力。
所以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需要约束,都要学会克制任性和抵制诱惑。
有个年轻的朋友,小时候家中的规矩很多,比如起床后被子一定要叠整齐、看电视不能超过9点、早睡早起......
从前,她对这些约束不胜其烦,甚至羡慕别人家孩子的自由自在。直到毕业工作,见到大多数同龄人房间脏乱不堪、终日捧着手机、生活黑白颠倒,她才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
最开始约束孩子的力量不是靠孩子,而是父母。
03
关于阅读。
对孩子来说,相比较动画片、手机游戏,阅读好像显得有些乏味。
实际上,这是因为孩子只体会到电子产品带来的快乐,却没有尝到阅读的甜头。
一个爱阅读的孩子,离不开父母的幼时启蒙和言传身教。小时候,大人坚持读书、讲故事给孩子听,这种体验对今天的孩子来说特别重要,是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基础。
始终相信,让孩子爱上阅读,是父母送给孩子的这一生,最好的礼物。
04
其实,逼孩子一把,不是让父母每天耳提面命,逼着孩子学这学那,而是培养孩子坚持的习惯,不要轻易放弃。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过程,也是约束自己的过程,或许会痛苦,但是千万别让孩子的放弃,来得太早太容易。
因为,人生来就是要吃点苦的,前半生不受苦,后半生总得吃点苦头,没人逃得了。(来源:钱志亮工作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