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在脱贫攻坚中,汉中南郑因地施策,充分释放主导产业带动作用,用“一村一品”等发展方式,增强贫困户和企业的“造血”能力,让贫困户在产业链上稳定增收。
" G5 c7 _7 ]" g6 V* J; S' _ 眼下正是茶叶采摘季,在汉中南郑牟家坝镇牟家坝社区,贫困户谢洪琴正和邻居们一起在茶园中忙着采摘明前茶,由于上市早质量好,这时候的鲜叶能卖出一年当中最好的价钱。' {) m4 f! ]# Q4 R5 v! o0 c
汉中南郑区牟家坝社区贫困户谢洪琴:“我和我的丈夫,每天平均能采个3斤到3斤半左右鲜叶,每天的收入大概就是400多元。”- {) c' z+ t5 H+ k
谢洪琴说,从现在一直持续到8月底,只要不下雨,她就要下地采茶,每天都能有进账。然而两年前,她家里只有一亩多茶地,收入有限,在扶贫工作队的努力下,如今她们家的茶园面积已接近四亩。
+ L. m3 U% Z4 W3 |' v 汉中南郑区牟家坝社区贫困户谢洪琴:“扶贫工作队帮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给我们承包了一亩多地;又缺树苗,最后他又帮我们弄了6000株树苗让我们种上,我们又缺技术,他又请来了技术人员帮我们培训,我们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了,经济收入都翻了倍了。”
' u, W- c! g& ?% F- ~) H/ f8 Y 如今,牟家坝社区茶园面积从2015年的1150亩增加到了2300亩,整整翻了一番,茶产业已帮助牟家坝社区整村脱贫退出,113户贫困户摘掉了穷帽子。傍晚6点多,谢红琴带着当天采摘的鲜叶来到了离家不远的一处茶厂,这是她家茶叶的定点收购企业。1 m! T6 Q, Q$ C8 B$ }
工厂工作人员:“这个茶是两斤零五钱,100块钱一斤,205。”
+ ]! O! j7 x2 B1 B# s2 \ 谢红琴回家休息了,但作为这家茶厂的负责人谭荣兵,却进入到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候,他要在晚上把白天收购来的鲜叶制作成茶叶。
0 G3 k7 o- p' [0 j& T6 v 汉中芸熙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谭荣兵:“我们今天大概收了500多斤茶青,有百分之四十是收的贫困户的,贫困户的收购价格比普通农户的收购价格要高百分之十左右。国家给我们的有产业扶贫专项奖补资金,我们就有带动贫困户增收的义务,这样也能激发贫困户种茶的积极性。”
$ A$ u/ k5 M# W0 X7 }$ Z) D: f 产品不愁销路,贫困户有了发展产业的动力;原材料和劳动力的增加也给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活力,谭荣兵说,几年来,他的茶厂规模不断扩大,如今已经吸纳了30户贫困户资金入股,每年固定分红。
/ M: \0 |9 O# G 汉中南郑区牟家坝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兴科:“脱贫不脱政策、不脱责任、不脱帮扶,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继续鼓励帮助贫困户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强化、提升企业带动作用,壮大集体经济,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 k/ o2 T7 h0 t
据了解,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汉中南郑区已实现38个村,17814人脱贫退出。今年,当地还将继续大力推进产业扶贫,扩大各贫困村的主导产业规模,增强企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能力。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西部网 记者 戚晓钟 殷旭), V3 F3 B6 F! k# D% B6 E/ y
7 N m' a, `* k,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