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2637|回复: 0

[发展] 汉中:八大模式走出产业扶贫新路径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9-3-16 22: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治本之策,模式推广是加快脱贫产业覆盖,有效提升产业扶贫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汉中市按照脱贫攻坚“精准严实”要求,牢固树立“大产业、大扶贫、大带动”的产业扶贫发展理念,全面实施产业扶贫“七项行动”,大力推广产业扶贫“八大模式”,取得了较好成效,为全面助力脱贫攻坚,加快乡村产业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市的产业扶贫“八大模式”。$ x' V  |4 w# D! k+ K) M& ^: z
  “三统一分”为主的食用菌产业扶贫模式0 q& @$ Q3 {$ U2 d+ O/ h
  食用菌产业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亩产值可达6-7万元(以香菇计算)。在汉中具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汉中市坚持把食用菌产业作为扶贫主导产业,不断深化利益链结,总结推广以“三统一分”为主的食用菌产业扶贫模式,带动全市贫困户产业增收。" L; D! F# g: q7 B+ P, O

汉中:八大模式走出产业扶贫新路径

汉中:八大模式走出产业扶贫新路径

$ S. |+ r6 Q5 Y$ @  针对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要求高,一般贫困户不易掌握的特点,汉中市大力推广“企业统一制袋,农户分户管理”的“三统一分”产业扶贫模式。即由食用菌企业或合作社负责前期机械化打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等过程,“统一制袋接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销售”,菌袋交由农户(贫困户)“分户管理采收”。充分发挥了企业设备、技术优势,降低了贫困户经营风险。留坝惠康公司在江口村投资建成年产2000万袋的食用菌基地,2018年生产成品菌袋200万袋,供应8个镇52个村,带动617户贫困户发展食用菌产业。该县计划发展食用菌1000万袋,按人均2000筒计,可增收4000元左右。此外,还积极探索菌筒托管模式,对有发展意愿但无生产能力的贫困户,通过财政补助、贴息贷款等方式,按3-3.5元/袋成本价,通过购买成品菌袋,由企业或合作社以托管方式生产管理和销售,年底还本后,按每袋0.5元纯收益给贫困户分红。略阳科铭公司托管菌袋4.8万袋,带动无生产能力16户贫困户户均收入3000元。
; b* t' \5 l/ ^" T5 x/ w  “统建共享反租倒包”为主的茶产业扶贫模式
* W' N) F0 c* N3 `  茶叶是汉中的区域特色主导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带动力强,是一次投入、多年受益的长效扶贫产业。茶园从种到收前三年亩均成本约5000元左右,投产后每亩年产值可达4000元以上。但前期建园投资大,茶叶成园前投入多、见效慢,成园后企业又缺乏足够的人力进行茶园管护和采摘,成为制约茶叶扶贫一大瓶颈。针对存在问题,汉中市充分挖掘产业增收潜能,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推广以“反租倒包”为主的茶叶扶贫模式。全市茶园面积近110万亩,带动1.7万户贫困户在产业链上增收,取得较好成效。
# h% k, o1 o% I  Q0 ]% d  “反租倒包”模式即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连片流转土地,统一标准建园,集中管护幼龄茶园;茶园投产后,在企业指导下,交由农户(贫困户)自主经营管理。此模式既解决了农户前期缺乏资金、技术的问题,又降低了主体后期管护成本和人工费用,提高了茶园管护和采摘水平,是产业扶贫的又一机制创新。云峰茶叶合作社在南郑区贫困村云峰寺村流转3646亩土地,前3年统一建园管护,投产后交给农户和贫困户管理,合作社统一技术标准,统一鲜叶回购销售,带动114户贫困户建园997亩,户均年增收2100元以上。此外,入园务工、入股分红等形式也为贫困户拓宽了增收门路。9 M5 [/ S; B6 [2 \/ q$ I/ R# K
  “三带一促”为主的果业扶贫模式
0 |6 V+ h6 }; [% F  p9 S( t5 s1 d3 G8 j  经过多年发展,柑桔、猕猴桃已经成为汉中具有区域特色的两大拳头产业。汉中市不断挖掘果业扶贫潜力,着力梳理果业扶贫产业链条,积极推广“三带一促”果业扶贫模式,带动广大贫困户分享果业发展收益。全市果园面积58.1万亩,其中柑桔30.4万亩,猕猴桃9.5万亩,带动9839户贫困户产业增收,取得较好效果。
* J# S4 k1 E' {* @" c) W  果业是投资大、见效慢、周期长的长效产业。针对贫困户自身发展投资大、难度高的问题。汉中市积极推广果业“土地流转带动、入园务工带动、入资(股)分红带动,多渠道促进贫困户增收”的“三带一促”模式。即果业主体集中连片流转农户(贫困户)土地建园,优先吸纳贫困户入园生产管护务工,吸纳贫困户贷(带)资入股,促进贫困户增收。贫困群众实现了一片果园、三份收入(流转费、务工费、入股分红)。城固禾和公司投资1.2亿元,在原公镇建立5000余亩高标准猕猴桃产业示范园,2017年支付租金400万元,其中贫困户700亩土地租金50余万元,果园用工费用480万元,其中贫困户46万元,带动121户贫困户户均收入8000元以上。西乡鼎丰源公司建立了千亩连片猕猴桃基地,以600元/亩流转58户贫困户土地100多亩,园区贫困户用工40个,支付劳务费30余万元,还吸纳103户贫困户贷资入股50余万元,每年保底分红达到10%。通过以上方式,把贫困户紧紧镶嵌在果业发展快车道上,帮助贫困群众增收。5 @. Y& X) S# m( A: c5 V. n
  “村社一体”为主的特色养殖扶贫模式! P# s0 `3 j( C/ C. |; e6 `* K' U% B
  汉中市是农业市,随着经济的深刻变革,一些农村人才、资源流失,成为缺乏产业的空壳村。与此同时,国家对村集体扶贫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脱贫村集体资金投入普遍达到30万左右,再加之产业项目支持,有的甚至达到百万元之多。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产业发展刀刃上,有效解决好村级资金不会用、用不好的现实问题,促进集体经济发展,构建贫困村产业发展长效机制,通过成立村级合作组织,结合养殖等特色产业,以政府扶持资金建设配套生产设施,实行村级自主发展或招引能人经营管理的方式,大力推广“村社一体”特色养殖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已成立村社一体合作组织436个,带动贫困户3万多户,牛、羊、禽、兔、蜂等短平快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i, c" S- I; e- _4 y
  西乡杨河镇凤凰村2017年成立了杨河荣刚兔业合作社,由村党支部直接领导,凤凰村村民广泛参与,实行以兔业养殖为主导产业的集体合作运营模式。该社共吸纳全村56户村民入股,总投资达60.9万元,在册贫困户以赠股形式纳入合作社。每年按配股资金4%年利率的利息收益给贫困户保底分红。对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每半年免费配发兔仔10只,合作社以市场价进行回购。还通过岗位招聘增加贫困户工资收入。目前合作社有种兔400只、幼兔2000只、成品兔700只,首批成品兔已出栏销售,年收入可达30万元,贫困户当年可实现户均收益750元;南郑区协税镇黄家沟村由村上致富能人高建海牵头建设肉牛养殖场,村上合作社将产业扶持资金80万元以入股的形式投入肉牛养殖场,实行保本分红。82户230个贫困户每人配股2000股(2000元)。合作社按照集体与个人3:7占比分红,第1-2年固定红利每年8万元,贫困户人均分红244元,共5.6万元,集体分红2.3万元;第三年固定红利为10万元,贫困户人均分红305元。
8 A* d8 r3 p3 W' Z  新型经营主体多元带动扶贫模式" i; t" u% {; ?, R
  积极推广订单回购、土地流转、反租倒包、资金(股份合作)、入园(企)务工等多条扶贫路径,落实各项扶贫优惠政策,实现流转土地赚租金、股份合作赚股金、务工就业赚薪金,充分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把更多贫困群众带入产业发展各环节,共享发展成果,实现互利共赢。2017年全市共有6254个经营主体带动5.1万户贫困户增收。其中94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带动1.3万户,132个市级以上园区带动1.4万户贫困户增收,为产业扶贫增加了强大动力。7 A$ O/ N: r5 T( D$ D- |4 \
  宁强县春润公司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发展模式通过五种方式联贫带贫,带动贫困户增收38.88万元。一是土地入股带动增收。2017年石墙院村34户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165亩参与猕猴桃产业园建设,户均增收2300余元。二是入园务工带动增收。公司产业园区共吸纳35户贫困户114人次长期务工,年工日3492个,共发放工资17.46万元,户均增收近5000元。三是订单农业带动增收。向16户贫困户发放蔬菜种苗30亩、有机肥15吨,回收蔬菜45吨,发放仔猪40头,回收产品39头,贫困户共获得收入17.7万元,户均增收达1.1万元。四是产业托管带动增收。公司与6户有土地但缺技术、缺资金、劳动力不足的贫困户签订了产业托管协议,带动贫困户共增收2.86万元。五是技术培训提升素质。采取“听、讲、看、做”一体化培训,共培训贫困户15场次1200余人次,发展产业能力明显提升。
+ z2 N. E2 Q5 N5 _  社会化服务为依托的粮油产业扶贫模式
& Z7 P: g+ d+ ]1 p7 T  汉中市是优质籼稻和“双低油菜”优势适生区,粮油产业虽然比较效益不高,但覆盖面大,是关系农户和贫困户生活保障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积极推广为农户和贫困户提供代育、代插、代管、代收的社会化服务模式,通过良种化提升产品品质,通过社会化服务实现节本增效,缓解了农户劳动力短缺问题,走出了一条汉中特色粮油社会化服务的产业扶贫模式。全市推行粮油订单生产13.5万亩,亩均增效200元左右,代种代管社会化服务3万余亩,亩均节本300元左右,带动农户及贫困户1.2万多户。# F9 P. e6 i! ?' d3 c* w; P# y
  成祥米业公司与汉台铺镇19个村231户贫困户合作,对贫困户按每亩540元标准,补助优质稻种、化肥、农药、收割等费用,以每斤1.7元协议价格实行保价回收,实施优质米产业脱贫。2017年帮扶贫困户种植优质水稻902亩,户均面积3.9亩,按每亩1200斤产量1680元收入,贫困户收入达6000多元。同时,通过推广优质米品种,公司产品市场售价达到6元/公斤以上,实现了互利共赢。南郑裕丰合作社以全程机械化生产为抓手,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耕种收、粮食烘干等一体化服务,服务费用低于市场价格的20%。累计服务贫困户和农户500余户,服务面积达1万余亩,辐射带动圣水、青树等镇开展水稻机械插秧6万余亩。/ T3 k2 n& l6 s
  此外,汉中市还大力推广粮药轮作、粮菌轮作模式,不断扩展粮油产业提质增效渠道。西乡县新富民食用菌公司推行大红菇与水稻轮作模式。辐射带动6个乡镇26个村(其中贫困户100多户)农民发展大红菇600余亩,贫困户每亩收入4000元以上。4 {' w6 \" C. U; j* z
  以销定产的全产业链带动脱贫模式' n% s; [0 N+ w7 z2 h  E# }% h
  产业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长短结合,但除了要确立一批稳定持续的长效产业,更要结合实际,在有限的时间内加快发展一批“短平快”的特色产业,尽早达产见效。养鸡生产周期短,资金回收快,但易受市场价格波动风险。针对这一问题,留坝县先行先试,以销定产,走出了一条有留坝特色的养殖扶贫路子。
) X" U# x3 N! f  该县大力扶持山城公司发展土鸡产业,鼓励公司提早动手,跑市场、拿订单。公司与村扶贫社签订代养协议,根据订单量提供鸡苗、饲料、技术服务及产品销售,扶贫社落实各户代养6个月左右,公司按照养殖周期和出栏标准收购,每只土鸡支付贫困户(农户)28元代养费。公司按要求建立生产和销售台账,销售额达到200万以上由政府给予2%-3%的奖励。此模式既解决了农户前期投入问题,又发挥了企业跑市场、促销售的渠道优势,构建了产业双赢的利益链条。2018年山城公司对外争取订单9万只,已落实土鸡代养基地6处7万多只,涉及5个村126户,其中贫困户58户,按户均养殖500只计算,每户可实现收入1万元以上。" j- a0 u: e+ e$ A: x
  电商、光伏、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扶贫模式
# x: O! d, C: z* |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信息化技术革新,三产融合加速推进,以电子商务、光伏、乡村旅游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涌现,脱贫攻坚大产业体系不断筑实,为新时代产业脱贫探索了新的路径。全市上下主动顺应“旅游+扶贫”“互联网+扶贫”“光伏+扶贫”等新业态发展要求,通过构建“大产业、大扶贫、大带动”体系,为产业扶贫注入了新动能。1 t% t  m2 {) [
  旅游扶贫上,全力推进留坝营盘村等110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和留坝、佛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县建设。镇巴朱家岭村旅游扶贫规划项目被国家旅游局评为“旅游扶贫公益规划示范成果”。全市争取中省旅游扶贫项目10个,落实补助资金300万元;建成省级旅游特色名镇15家、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1家、建成市级美丽乡村旅游精品村20个,全市农家乐达1017家,吸纳贫困人口1000余人就业。西乡巴山荞园茶业有限公司与旅行社合作,解决季节性就业人员1000余人,结对帮扶4个镇12个贫困村70户贫困户210人,贫困户户均增收2850元。城固县桔园镇小北村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助力精准脱贫,引进太极旅游开发公司投资306万元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带动贫困户91户298人。已为贫困户分红25万余元,户均分红300至6000元。9 ~; B$ B/ c8 V1 d3 V
  电商扶贫上,全市注册电商企业1598家,30多类560余种特色产品在淘宝、京东等平台交易,贫困村建成电商网点757个(深度贫困村31个),2018年计划2015个行政村实现电商网点全覆盖,不断深化农产品产销对接。略阳山里人家公司是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营销,实现销售额400万,带动全县15个贫困村1000余户贫困人口发展中蜂产业,2017年为75户贫困户分发红利15万元。公司带动全市6个县区24个贫困村合作发展基地28个。2018年计划通过电商扶贫带动贫困户800余户2500余人增收致富,年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k/ L) t# Y; K) S+ j
  光伏扶贫上,抢抓发展机遇,通过光伏产业,达到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贫困户持续增收、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清洁能源等多重效益。截止2018年3月全市存量光伏16.1兆瓦,其中集中电站2个、村级电站24个,带动贫困户1296户。城固县桔园镇出资280万元,购置科瑞思公司1兆瓦光伏发电项目20年部分收益权,每年获得光伏发电收益33.6万元。按照每户3000元的标准为112户贫户。(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 ^7 K- L* I* @1 w# ~8 N4 J8 q1 V+ C# v/ L) T& O( L
4 p/ W, j- c2 ~! v9 L
+ R: {& g' S% G0 C; g3 t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