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春节是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日子,所以讲究的习俗也特别多,这些习俗蕴含了我们几千年来博大精深的文化,也是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老礼儿,未来也将由孩子们传承,因此,不妨和孩子一起了解一些春节习俗。7 v3 o0 `3 x" u9 N/ B* K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有一首歌谣几乎涵盖了中国人的春节前的习俗:“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煮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带你满街走。”1 x2 @6 \& k' f) X# o! }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日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
. J* n' i( f- `: {1 i4 A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4 S; i0 P; {" h: i8 p' \- t: f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人们只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 P' v4 J" G$ j2 c
春节习俗完整版,看看老祖宗是怎么过年的
( {/ l% k: P2 T8 C5 W1 {( q; o
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 k0 E% `# t8 |% c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被红纸代替。
9 v T5 P' z; D4 q! L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
/ n4 W! R* ^( I/ c3 C3 H 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2 A0 }6 Y( S: m( f2 E( I- I
趣头条 s- l( n; O, w$ L# W' U7 B7 H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 J4 A' @9 f4 Z: C0 x3 `2 j! E+ x& [
大年初二,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5 j& |6 L0 v# h: u! i% G! C! { 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3 v* [* D# q% w
大年初四,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 W2 y1 v" W g. h! b* F) a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k$ _& v4 @/ k0 D( Z. e* E, C
大年初六,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r' a" e0 l6 ^7 }
大年初七,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E3 |& R( Z0 l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一寸光阴一寸金。- ]2 ]; a* K1 Z! d6 o1 Q
大年初九,玉皇天诞。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
8 E( x% p% |* k7 q3 K, x" g: h 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有天还有地,人畜房米麦百谷都生地。9 _/ `4 Z. [. m9 G; u# b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深受压迫的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 m( W* D, K, P0 U! H/ p; k( T, D
正月十二,搭建灯棚。元宵节将近,开始做元宵赏灯的准备工作。% X6 p$ i/ c4 w% q
正月十三,灶下点灯。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 {9 p( r# d% @
正月十四,临水娘娘诞辰,又称“顺天圣母”。是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
6 {; V1 `! U6 q 正月十五(元宵节),夜照田蚕(神)。观颜色判断一年的丰歉,后演化为元宵节观灯。
1 P/ e& R% K7 f( f0 q
* i2 A6 `* D) N# Q) d, L F 关于春节的小知识8 O' j4 n9 I: @1 k
1.春节从前不叫“春节”
2 S( C7 u* p c3 W" `7 W 正月初一在古代不叫春节,而叫元旦。辛亥革命后采用公历记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K1 u. C( y3 K& V' G u5 n5 e: ~
2.“春节”从前不是节日+ q3 x" q+ B+ E& w
中国历史上的“春节”一词,不是节日,而是特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后汉书·杨震传》中有载:“春节未雨,百僚焦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也。”到南北朝时,“春节”是泛指整个春季。' m8 i# K% p* Q) G4 f
3.春节有狭义、广义之分
) M$ O( |2 n$ x0 \+ X6 X 现今狭义的春节一般指中国农历年的岁首,即农历正月初一。民间广义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 o" _. M5 F* }5 w' P7 N
4.春节的时间(农历正月初一)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间游动
) q) H/ u* _9 j" ?5 `/ S) ?- r% N “最早的春节”(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迟的春节”(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一个月。
b2 C! H8 f6 m8 _/ j, a 根据历法计算,如果农历不进行人为调整的话,2319年2月21日将迎来“史上最晚春节”,此前春节最迟出现在公历2月20日,为1920年和1985年。# H \5 P- B0 g4 F
5.春节可能过两个2 @9 r) K! n! K+ _$ m; ^7 K1 t4 d
闰春节,又称“闰正月”,从公元1645年使用历理置闰制开始,到公元2800年,农历闰正月只发生6次,其年份分别是1651、2262、2357、2520、2539、2634。
& ^+ m0 |/ Z3 ]3 v& R6 d 碰到这种情况,原则上春节过第一个正月的,不过也有过两次的。, t! O4 y4 h. h% f9 j
6.大年三十也会在“二十九”
' |$ u4 \6 E4 C. u9 g 一个月没有30天,这在农历中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现行农历是根据地球、月亮、太阳三者运行的天文数据来安排的,必须每个月的初一看不到月亮任何明亮的部分,也就是“朔”。- a' I4 M. m* P8 k. s" u2 n3 x1 @
而事实上,月亮从圆到缺的时间,平均周期是29.53天,安排月份的天数必须是整数,这就导致了大月、小月的出现,便会发生某个月拥有30天,某个月29天的情况。' _& {% X: b. Q; {, @& [( ]! M6 m, x
如果这个月刚好是腊月,那么这一年(农历)就没有大年三十了,除夕也就提前到了腊月二十九。
4 U- o+ f. N9 c2 y: G 7.春节每天庆祝内容都不同
7 n- S1 H' U; Z, z" z) n$ @ 春节虽然是一个整体性的习俗,但是每天的庆祝内容却不相同。从初一到初七,分别是鸡日、犬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和人日。传说女娲先用六天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积累了经验后在第七天才造出了人。
( l' ^; a, Z" r; e( t 8.春节不只中国有( F5 ]8 p! K. _2 Q5 K! R. E
世界上除了中国之外,还有很多国家将农历新年列为法定假期,分别是:韩国、朝鲜、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毛里求斯、缅甸、文莱。另外,以前的日本也过农历新年,但明治维新后废除了农历,节日也直接搬至阳历。
6 `: K% y% g* K# m% v 9.压岁钱其实不是“钱”
9 d2 A+ d. ]1 k R+ o( ?/ _7 P 压岁钱其实不是“钱”,而是铸成钱币形状的辟邪品。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夜里出来害人,压祟钱就是专门用来吓走这货的。
( ^3 J O5 A3 X7 e7 X# p+ p 10.“福”字倒贴有讲究
+ ^& v3 }/ a7 b5 V 大门上的“福”字不能倒贴,在民俗传统中,水缸、垃圾箱和柜子才要倒贴福字。为了避讳在倒水和倒垃圾时把家里的福气倒走,便在这两处倒贴福字,巧用“福至”来抵消“福去”。
9 d) K6 g% A( \ 11.最早的爆竹真的是竹子
( C9 b! }/ Q* Z1 a 关于爆竹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当时的爆竹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而新年起床第一件事也是爆竹。
) b" i( f9 K9 s. s9 s: r 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磺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汉族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
! p: P! ]6 D2 g( a* j. m 12.正月不理发
+ m- g/ w3 X0 e- } “正月不理发”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认为春天应该让头发散开自由生长,而不该剪断,诊察发爪可以断重病、决生死,但“剃头死舅舅”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啦。
$ Q2 z1 D/ U9 p- d& j2 i6 O 13.拜年抱拳有学问0 \- F& {* A& [$ ~5 H. @$ h
男子拜年抱拳要“左抱右”,中国传统习惯尚左贬右,所以抱拳时要用左手包右手,此谓“吉拜”;如果右手抱左手,则称为“哀拳”,是向别人报丧或求饶时使用的手势。女性抱拳则相反。(来源:网络)& k+ G/ z2 o9 m9 Q4 Y
+ X$ a" C3 j9 {. _! o7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