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618|回复: 0

[爆料] 史上首个暴雨红警发出之后 ——探访暴雨下的略阳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8-7-26 17: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14日两点十八分,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历史上第一个暴雨红色预警,伴随着轰隆隆的发电机声,传向全县两千多个防汛“关键人物”。
. I3 ^* z& J5 v1 ~7 b        彼时,九中金气象站3小时降雨量已经超过了100毫米,而预警消息称,之后的3个小时,五龙洞镇和马蹄湾镇的降雨量也将超过100毫米。- y0 P* Q. c5 g; ~* O8 b
        在那个大雨滂沱的夜晚,一场生死救援一触即发……3 y1 L: R6 v; _, p: b
        这夜无人入眠/ T, y$ ]% u4 \) L
        略阳县兴州街道办党委书记徐桂明很快看到了那条暴雨红色预警短信。当时,他和同事刚刚给25个行政联络点、166个涉河工程和重要地质灾害联络点打了电话。一早就看到县气象局发出的强降雨预报,一个小时前又收到了暴雨橙色预警,他们根本不敢睡。
, W: s  m" M" H/ n! _9 M# \& C        现在,预警又升级到了红色,雨势不妙。预警信息中特别提到了马蹄湾,徐桂明随即判断,下游的默坝村可能有危险。由各村中青年男性组成的应急抢险小分队马上出动。第一批20多辆车从各处同时出发,直奔村子。  W( Q5 ~7 ?  ~* p, A0 ~
        此时,在默坝村,户小丽一家六口正蜷缩在自家地势较高的一个香菇棚里,八十多岁的公公婆婆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雨。过了零时,家里开始进水,丈夫先是把腿脚不便的老公公背了出来,才又回来接婆婆和妻儿。
) m2 V# g( d4 V; X1 V" l0 p        棚外,山洪声震天动地。看着紧张的老人和孩子,户小丽不知道,这个夜晚能否平安度过。        五龙洞镇党委书记侯涛却没有收到红色预警。当时的五龙洞镇通信信号已经断了。一个多小时前,他给县防汛指挥部打电话汇报了镇上的情况:夜里12点开始塌方,水已经冲上河堤。领导还在电话那头提醒他,暴雨还将持续,预警等级可能提高。) o$ r/ e. T/ m, V  x. V
        在前期排查中,全镇一共有49户171人住在有风险隐患的房屋里。夜里12点半,全面疏散行动展开。电话打不通,村干部就只能敲锣,一户一户敲门,村民陆续转移。一直到凌晨四点半,已经成为“孤岛”的五龙洞镇49户171人全部转移完毕,这也让侯涛的心稍微放回了肚子:“只要人在,吃住的问题都好办。”
! S. D( V+ }/ ^# p4 X        深夜,徐桂明赶往另一个村子。大雨来得太猛了,还想往前走的时候,徐桂明发现车子进水了,又迅速回撤,找别的路走。
( ~. ?3 @) x2 [/ U        凌晨三点半,根据第一批应急抢险队反馈的信息,第二批应急抢险队向水流最大的默坝河、八渡河流域进发。那天晚上,应急抢险队共转移了上万名村民。
: R$ A  W4 {7 H& Y        天刚亮,户小丽一家在香菇棚里等来了前来组织转移的村干部。他们一家坐上政府安排的车,来到了女儿上学的荣程中学。那里已经聚集了不少转移群众,是全县最大的安置点。也是在那里,户小丽才知道,有些人家的房屋已被冲毁,片瓦不留。
/ s- @' L4 P  M  ?        戴着草帽、穿着雨靴、满身泥点儿的徐桂明到县防汛救灾指挥部汇报情况,像他一样的干部还有不少。作为防汛办副主任,一大早就来这里“上班”的县气象局局长王浩强,了解到无人员伤亡后,为果断发出首个红色预警感到欣慰。$ |) o! d0 R$ i* C1 Y9 w
        大水进城之殇6 [1 x. W: L* b  X0 }8 f! Q
        这不是近几日里略阳县第一次进入紧急状态。就在这场“惊世骇俗”的大雨来临的3天前,嘉陵江洪峰刚刚经过这个县城,多处被淹。* g* z8 L+ e2 l# l6 s/ [: k
        洪峰过境的前一天夜里,县气象台一连发了两个暴雨橙色预警。但自从2008年地震以来,略阳已经十年没有出现大灾了,人们大多安然入睡。
5 I# o, z% g! I, u0 X& N        官地山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李强被暴雨声惊醒。他同时兼任气象信息员和滑坡点隐患监测员。给各村村长打完电话后,他披上雨衣,拿着手电筒,出门查看自己负责区域的灾情。6 ]* l1 @3 |5 d" k, z2 l+ {
        1981年,嘉陵江大水毁了整个略阳县城,现在的县城,就是在当年的基础上抬高了两米重建的。在这个位于秦巴山区的小县城,稍微平整点儿的土地都显得寸土寸金。$ z3 L& ~6 [) D/ E+ v
         7月11日一早,嘉陵江、八渡河、西汉水交汇的低洼地方已经被淹。危机一触即发,上午10点44分,县里防洪警报拉响。当天下午,嘉陵江洪峰过境,每秒5400立方米。县城大面积进水,中心城区水深接近一米,低洼地段水深超过两米,部分宾馆、商铺都被大水淹没。
9 o, R8 A/ `: q& l4 b6 z7 g) v  ]        同一天,县里唯一的救灾储备库旁边发生山体滑坡,泥水堵住了储备库大门。县双拥办副主任王国庆被临时调来负责这里的调度,由于及时收到了天气预警信息,储备库里的粮食和部分物资得以提前转移。
0 ~7 l, z7 T9 o* W" T! @1 y; E) u        在嘉陵江边开了一家加油站的李斌和妻子虽然提前收到了李强的通知,但停放的车辆提前撤走后,直到水漫进加油站,他和妻子才撤到了高处的路边上。50岁的赵彩丽家住在坡边,大雨中吓得不行,雨一停,便和丈夫把坡边的树砍了,留下了树根,就是怕滑坡。
% P3 u- ^1 z6 `" E' k8 X         大水退去,13日清淤工作完成,县城大部供电恢复。人们紧张的心情终于有所放松。但在山顶的县气象局因为滑坡,路还没通,来不及等到电力恢复,靠着发电机,又发出了新一轮的暴雨预警。9 n' J( d$ |& C6 N9 ^% B
        局地强对流难预报
. H; y) G6 p# c1 y1 ?        与10日夜间的降雨不同,13日夜间到14日凌晨的暴雨对于预报员来说预报难度不小。汉中市气象台台长张小峰参与了略阳这两轮降雨过程的指导预报。
  z% i- i6 r: j" R6 }        10日夜间的暴雨属于稳定性降水,预报相对容易,也是气象部门擅长的。事实也证明,数值预报的结果准确度很高,落区也很准确。而后面这次,情况完全不同。用气象专业术语来说,这次暴雨属于局地强对流天气,下暴雨的时候,也同时出现了雷电,影响区域小且非常集中,加大了预报难度。况且,极端天气的短临预报,是世界性难题。  ?. f) J! i- a6 p9 C
        默坝村、五龙洞镇都是这次天气过程中受影响的“局地”。气象站数据显示,当日五龙洞镇3小时降雨量达到了133.7毫米。
( t1 Q  f7 `4 ]$ }' G        刚刚在陕西全省推广试用的“秦智”智能网格预报系统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前一次过程中,该系统表现不错,后一次过程却有偏差。因此,尽管后来在市县两级预报员的共同会商下,橙色、红色暴雨预警及时发出,但王浩强仍然感到后怕。
) B7 C; x6 b. @% g" x, Y        如果预警没有及时发出怎么办?如果暴雨再晚一些来,等预报预警发出的时候,大家睡着了没看到怎么办?他跟县委书记、县长介绍,“目前我们的预报水平,还无法做到点对点的准确预报,但我们正在努力改进”。6 W) L* d- Y$ d
        县领导表示很理解,甚至在这一轮天气过程发生后,明确表示支持略阳拥有自己的天气雷达。此前,略阳的短时临近预报主要依赖汉中的雷达,但因为处在山区,雷达位置较高,许多低矮的洼地都是雷达扫描的盲区。
8 F0 C- y) }" e# P/ a        看到村民转危为安,徐桂明对气象预报却多了几分敬意。他连连称赞,现在的气象预报和预警“很准确”,“就算是报‘大’了,夏天热,大家出来凉快凉快,预警解除了,再回去就是了。”他又补充,“但真的不能漏报。”1 q% ^4 U- w& ^5 ^8 B) b$ r
        重建如何避风险?
& p# A0 \! g5 |( T0 l9 Q        五龙洞镇“失联”后,村干部们不敢合眼,到各乡村查看,全部跑了一遍,发现没有失踪人口,才安下心来。
. I  C; ]3 O5 o+ G7 l) i% i( \5 a        在组织村民自救的同时,侯涛迎来了跋山涉水11个小时才进来的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学忠。随后,电力、通信等各部门人员扛着设备赶到了村里。租用的直升机也送来了可供发电机运转的汽油和蜡烛,以及生活用品。
, \* y' w+ o* _  ~         7月18日下午,从县城通往五龙洞镇的道路终于修通了。被困的人们纷纷骑着电动车进城联系亲友,或是采买物资。
2 A6 J% {: z* D. X) ?: L% P        虽无人员伤亡,但五龙洞公园景区是略阳县全力打造的旅游产业,十年建设毁于一旦。侯涛开始思考,恢复建设该怎么建?
( S5 P) E# \! t" F* U0 Q        多年来,这里的人们习惯了在靠近山坡和沟渠的地方建房。这个传统习惯得改!他打算跟县里商量,批宅基地的时候要有严格限制。谁能料想,几十年都没有滑坡的地方,突然经历一场大雨会变成这样?另一方面,基础建设不能图省钱。在这场天灾中,硕果仅存的一段河堤是当时以400多元钱一米的成本建的,200多元钱一米的河堤全被冲毁了;通往五龙洞景区的公路,原本需要填高,但苦于经费有限,只好在原来的路基上修建,所以受损严重。4 n" ^; ^3 O) R3 D; \2 H- R, e# G
        默坝村49户房屋被冲走的群众,也要开始重新选址,规划他们的新家。在这个山区县,找个安全的地方,不容易。
' ^3 g7 @3 [1 R' g        但是,要么不建,要建就要建好,才能有效应对以后可能出现的风险。这是灾害带来的启示。
: m5 G- `- L  ^. m/ Z; n        科学普及路还长
9 R( ~. P* P3 B% f0 b        从14日到16日,王浩强在应急指挥部坐镇了三天。三天里,灾情重,救援忙。指挥部需要哪个地区、什么时候的天气预报,他都要及时告知。“解释了很多回,也有时候描述不清楚”,他直接在县委书记和县长的手机上安装“汉中气象”决策服务APP,各乡镇降雨量、雷达图和预报预警信息一目了然。7 i6 g$ R1 p# w/ i! p3 N$ ^! v
        后来,在开会的时候,县政府领导高度肯定了气象预报预警的作用——及时准确的预报预警为避免人员伤亡、救灾抢险帮了大忙。防汛各相关部门的领导来汇报工作,有些平时只是打个招呼的关系,此时也会对王浩强说一声“辛苦了”。再见到徐桂明和侯涛的时候,王浩强也手把手教他们安装了“汉中气象”APP。
7 p8 ?* m2 }1 B        而对略阳县的百姓来说,防灾减灾更是任重道远。雨下到什么程度要跑?跑到哪里?如果房子不能迁址,是否需要常备避险的地方?这是暴雨带给略阳的思考,而这些思考的答案,应该适用于大多数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的地区。
( {- L. \. q7 A% h        比如暴雨预警,户小丽只听说过暴雨蓝色预警和红色预警,但不知道其他两种颜色的预警,上初二的女儿却说得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说是从电视上看天气预报知道的。但是,他们并不清楚,各种颜色的预警分别代表要下多大的雨,自己能采取哪些措施。当王浩强解释50毫米、100毫米这些标准时,她们仍一脸茫然。  I! n6 n  M$ v7 E! n
        “像是每一秒钟,都有人拿着盆不停地往下泼水。”侯涛回忆当晚的大雨时说。这说法是否严谨有待考证,但足以见得,在非气象工作者眼里,雨是这样下的,而非按照毫米下。
' X& Y0 V6 `8 F! Y; [; a+ w        红色预警令出,所有人员都拼命奔走在抢险和自救的路上,无人员伤亡令人欣喜。然而,十年无大灾,大灾伤十年,在防灾减灾的路上,值得思考的问题、践行的理念、攻克的难题还有很多。(中国气象报记者 张格苗 唐宇琨)
. K4 `, c8 V: p. O2 O1 y* ]' v" |1 ^, G& S' {8 h3 [( y. o) b

- X, A8 M1 |1 D9 Y! I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