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支书换人了,听说是跨村任职!”这两天,宁强县巨亭镇赵家坎村的村民发现了一件稀奇事。1 O7 @7 S" T* _5 i/ K
村民们口中的新支部书记就是王汉科,是一名有着十几年农村工作经验、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的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在该镇流溪沟村已经任职多年。
7 g: j. O. Y" A/ S “赵家坎村班子软弱涣散,战斗力弱,村里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是我们镇有名的‘后进村’,派王汉科同志跨村任职,就是希望先进带后进,邻村之间相互帮助,让流溪沟村的经验在赵家坎村开花结果。”巨亭镇党委书记陆翌坦言,“在一个地方工作时间过长,可能会出现思维模式固化等状况,换一个新环境,也有益于村干部们换换头脑,在工作中产生新的火花”。0 m: g$ Y7 ~5 X3 e
就这样,一纸调令让王汉科成了全镇第一个跨村任职的支书。; h. a2 N2 W/ M' }1 r* j
“赵家坎村最大的问题就是之前的村干部不团结,说大话,不做实事,给群众乱许诺,结果做不到群众意见很大。我上任首先就从给群众承诺的修路开始干!”到岗时间虽不长,王汉科却胸有成竹。0 _" D9 k; p+ c0 ?5 A6 z
王汉科原来所在的流溪沟村,在宁强小有名气。“支部引领、小组连片、党员包户”的党建促脱贫模式、“庭院经济”和集体经济同步驱动的方法、“贫困户入股+集体合作社运营”的思路,让这个村班子团结、群众威信高、战斗力强、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在短短三年时间里把贫困发生率从40%降到不足15%,群众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超过10%,成功建立起总资产超过100万元的集体经济,2018年该村脱贫摘帽指日可待。
- E8 e7 h* ?) ]3 ] a 王汉科说,“在流溪沟村的十多年,除了总结出‘心中有群众、嘴里说实话、亲身干实事、群众才拥护’这一基层工作经验,还找到了特色产业发展致富的路子,所以我有信心,在全体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让赵家坎村早日摘掉贫困的帽子。”
: N1 r6 b+ e4 ^+ h$ i& t! j' | 再看眼前的赵家坎村:2017年人均收入3712元,村集体积累不到2万元,全村贫困人口79户378人,贫困发生率29%,以核桃、银杏种植和发展食用菌为村民主要收入来源。; Z' T1 ^& p8 q: m; p; |, l
来赵家坎村的第一天,王汉科就把村干部们聚集在一起开会,重新安排分工,调整相应的管理制度,接着积极走访贫困户,“进家门”“认亲戚”。“扶贫不是发钱,国家不养懒汉”这是王汉科在走访中最常说到的一句话,也是让村民蔡全明最为信服的一句话。
! b0 S1 [* S k# ^1 j; W% n 在赵家坎村工作不到一个月的王汉科,就把村上比较激烈的矛盾纠纷公正处理或有效缓解,多年来不透明的村级财务也完整向群众公示。群众期盼多年的道路硬化工程也如期开工建设,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和入股模式也得到群众认可和支持,村干部“软、弱、散”的问题得到改善,村上风气焕然一新。
+ L- F$ n' A. U; l) s; d/ Y “流溪沟村这几年的发展变化,我们可是看在眼里!相信这位流溪沟村的王支书一定能让赵家坎村早日脱贫致富!”简单的话语却不难听出蔡全明的期盼。(汉中日报 记者衡俊昌)
: ~7 J& `1 F+ y7 K6 K8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