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根据规划,围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关中平原城市群将加快在向西开放的战略支点、引领西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国家创新高地、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内陆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等发展定位上实现突破。 H, e$ L o% q. Z/ L8 O4 ~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
4 E0 N2 ?4 u' U3 F5 [! G: F4 D5 _' D' i; P
构建“一圈一轴三带”空间格局
% x1 s4 P& n1 u 一圈:由西安、咸阳主城区及西咸新区为主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1 I" F$ |- O. c. P1 g
一轴:沿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的主轴线6 L2 P3 p! C1 ^) b
三带:包茂发展带、京昆发展带、福银发展带
. i, R" M% T* p0 w& e 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这样建! \$ w2 p% {: E+ C2 b6 E9 Z; v
加快建设西部经济中心、加快建设对外交往中心、加快建设丝路科创中心& M5 P! N# p1 h9 h$ T: l8 T
加快建设丝路文化高地、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建设国家综合交通枢纽# M- O6 b( Q$ r3 }1 Z+ N7 i
关中平原城市群范围1 t5 _ \- G* t+ m& q
陕西; `* x' y% b; D$ z$ D9 x1 z
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5个市、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及商洛市的商州区、洛南县、丹凤县、柞水县* Y. U% u; Y9 ~, [9 q& e. O
山西
0 w i5 ]7 }$ F( F" T) G) e0 { 运城市(除平陆县、垣曲县)、临汾市尧都区、侯马市、襄汾县、霍州市、曲沃县、翼城县、洪洞县、浮山县% {5 k$ h( n# u
甘肃0 j- ~. H, n0 ~2 b: p8 v
天水市及平凉市的崆峒区、华亭县、泾川县、崇信县、灵台县和庆阳市区" @: u' h; G+ F$ ^8 s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7日消息,发改委、住建部近日发布通知称,经国务院同意,两部委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35年,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功能完备的城镇体系全面建成,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创新型产业体系基本建成。
4 l X' w; D4 K2 ~6 E! V 通知提出,陕西、山西、甘肃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18〕6号)》精神,提高认识、紧密合作、扎实推进,共同推动《规划》的落实,努力把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9 Q& ^# ^1 X: c& E* |/ z! W4 F
记者注意到,《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加快西安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强化面向西北地区的综合服务和对外交往门户功能,提升维护西北繁荣稳定的战略功能,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丝路科创中心、丝路文化高地、内陆开放高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形成多轴线、多组团、多中心格局,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 O6 n- f% D8 M$ E: p6 T( z 此前,国家中心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天津、武汉、成都和郑州等8座城市。0 g- I# j& w9 Q
规划内容/ T, e2 C/ ]. f0 B: P. P. F5 k
1.规划背景5 S7 t0 d# ^; w
培育发展关中平原城市群,发挥其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区位优势,推动全国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有利于引领和支撑西北地区开发开放,有利于推进西部大开发,有利于纵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K# S6 r4 m6 r9 h 2.战略定位
, \$ T! ` E& m: y- f4 F; f 围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加快在以下发展定位上实现突破:
$ O& Q5 s2 l) L {+ z+ M; {( a 向西开放的战略支点。立足古丝绸之路起点,发挥区位交通连接东西、经济发展承东启西、文化交流东西互鉴的独特优势,依托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高层次开放平台,畅通向西开放、向东合作通道,强化交通商贸、科技教育、文化旅游和国际产能合作,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
6 a. G' T: [: M, U 引领西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以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区域性重要节点城市建设为载体,以沟通西北主要经济区的综合性运输通道建设为支撑,加快人口、资本、科技等发展要素集聚,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辐射带动西北及周边地区发展。* O# |1 m) U3 P/ N. [6 `2 V5 V: K2 U
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国家创新高地。以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牵引,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统筹推进军工、科研创新机制改革,加快军工、科技资源优势向创新优势、产业优势转化,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A$ r% S. Z% u# o. Z! k, }( C
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依托秦岭黄河自然山水、周秦汉唐历史遗存和文化资源多元富集等优势,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提升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国际影响力,建设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交相辉映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Q- v+ J) C# f0 y4 V. O 内陆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立足相对脆弱、要素多元的生态本底,尊重自然山水格局,遵循以水定城、以水定产,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有序构建城乡水系格局,以科学发展和合理开发促进生态环境保护,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美丽城镇和乡村,打造显山露水、透绿见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城市群。
- Q7 j3 k4 X2 S" a p, m 3.发展目标
4 ]2 Y- {/ q; d+ P D" i 到2035年,城市群质量得到实质性提升,建成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彰显中华文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
8 a! j& M" ?8 ]" T' o b6 r 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功能完备的城镇体系全面建成。西安综合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功能显著提升,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宝鸡、运城、天水等重要节点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中小城市和特色镇加快发育,城市间联系更加密切。城市历史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城市特色风貌充分彰显。4 v2 ]6 T( z: C' q
创新型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日趋健全。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创新型产业体系基本建成,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增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稳定在3%以上,军民融合产业总收入超过1.5万亿元,建成国家创新高地。连通城市群内外的多层次交通运输网络全面形成,通信、水利设施保障能力明显提升。生态安全格局全面建立,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集约紧凑式开发模式成为主导。
2 |9 H2 d, F) F+ S' P { 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有效构建。面向中亚的立体化国际大通道更加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制度环境和开放合作新机制比较健全,国际竞争新优势更加突出,向西开放战略支点作用进一步显现,东西互动、南北协同、引领西北、服务全国的开发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开放型经济向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迈进。6 [8 t$ z( s* U( E1 S- A
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市场一体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共建环境共保、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基本建立。) f) E+ y$ S0 b/ Z" }# @6 h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0 t4 Q* Y/ D; K( J' E B* K6 I( Z
构建城市群对外运输大通道。加快构建“四纵四横”的对外运输大通道。推进银川—西安、西安—十堰、西安—重庆等高速铁路及兰州(定西)—平凉—庆阳—黄陵铁路建设。全面建成区域内国家高速公路网。
, f- t5 {5 o3 S- Q+ k5 {* s- p 畅通城市群内快速交通网络。重点推进西安北—咸阳机场、西安—韩城等城际铁路建设。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化衔接。以贫困地区路网通道、景区园区连接线、县城过境路、断头路、瓶颈路为重点,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县乡公路升级改造。) f6 I( P( X4 l4 `
强化一体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安北客站和西安国际港务区为依托,加快将西安打造成为以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为重点,具有更大辐射范围和集聚能力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积极建设宝鸡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推进渭南、商洛、运城、临汾、天水、平凉等一批区域性交通枢纽建设。积极推进西安咸阳机场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启动宝鸡、天水、平凉、华山等民用支线机场项目前期工作,推进一批通用机场建设。+ y5 M8 `: j* x( l, p5 }! ]
提升综合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依托秦岭山区高速公路、沿黄公路等发展一批“交通+旅游+文化”示范工程,推进一批旅游轨道小火车示范线路。3 c* Y& Z5 r5 }5 ~! q.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