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642|回复: 0

[爆料] 23年辗转七省行程十万公里终擒杀人潜逃嫌犯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7-9-30 07: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痴迷武术父母不允、入室盗窃300元钱被发现当场刺死户主、潜逃后终于学到武术、浪迹外地谎称孤儿被恩人接纳改名换姓甚至改掉乡音、凭精湛武术称霸一方、殴伤别人被判刑、如没酒晚上睡不着觉、潜逃后仅联系父母一次……青岛市黄岛区男子高某的经历堪称传奇的影视剧。可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1994年,19岁的高某杀人潜逃后,23年来,青岛开发区警方从未放弃对高某的追捕,先后辗转贵州、广西、广东、新疆等七省、十七地市,行程10万余公里,终于在陕西南郑县发现高某的踪迹。9月23日,经过两天一夜的守候,该警方将潜逃23年的杀人犯高某抓获归案。
  I4 I5 z& |0 v

23年辗转七省行程十万公里终擒杀人潜逃嫌犯

23年辗转七省行程十万公里终擒杀人潜逃嫌犯
, J* }, S# \  f1 E* Y- f
  案发杀人后潜逃. \# F* m) K, k5 F; O4 V
  1994年8月4日上午,19岁的高某趁黄岛区郭家台子村村民杨某锡外出之际,翻墙潜入其家中盗窃。没想到,杨某锡中途返回,与高某撞个正着。情急之下,高某持刀将杨某锡捅死,随后逃窜。9 j9 x8 a0 g2 l: t  V. e4 j
  案发后,警方迅速赶赴现场进行侦查。经过现场勘查和相关证据的提取,警方最终锁定杀人凶手是同村村民高某。随后,警方立即对高某进行布控抓捕,可是高某已经潜逃,不知去向。
/ a; h7 b' C# O2 j& v  受当时破案条件所限,虽然警方全力追捕,但是依然无法找到高某的具体行踪,遂将其列为网上逃犯进行追逃。0 }8 M8 e8 S  P7 N
  追逃23年从未放弃0 u# S7 w+ U: v2 R3 N0 v, j& }
  23年来,虽然该公安局领导换了一届又一届,办案民警换了一拨又一拨,但是开发区警方秉承“命案必破”的信念和决不允许凶手逍遥法外的决心,始终没有放弃对高某的追捕。案件一年一年的“传承”下来,负责“接力”的民警每年都会围绕高某的社会关系进行走访摸排,力图寻找高某可能藏身的地方,可每次都无法找到有效的线索。特别是每年中秋节、春节,民警们更是对这个摸排攻坚的关键时刻不敢懈怠。) B' M. x8 Y" H% j7 y
  2003年,在一次摸排中,民警意外发现,高某杀人潜逃后,曾给家里写过一封信。民警经过反复调查,最终确定信是从山东菏泽寄出来的。但专案组在菏泽摸排多日,最终无功而返。! L" u/ j5 Q. m! _
  2011年“清网行动”以来,开发区警方再次根据高某的社会交往关系进行研判分析、拉网排查,先后辗转北京、河北、贵州、广西、广东、新疆、山东等七省、十七地市对其进行追踪抓捕。可是,高某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杳无音信,始终无法找到。在“清网行动”中,除了高某之外,开发区警方辖区所有杀人逃犯均已落网,唯独高某成了“漏网之鱼”,成了卡在开发区警方喉咙里的一根骨鲠。
' s' {9 ~; p( u. y: {, G+ `3 c  突破疑似嫌疑人现身( I& ?+ e* R9 [6 }/ T
  虽然每次追逃行动,都没有抓到高某,甚至有民警怀疑他已经客死他乡了。但是,没有找到确凿证据之前,就不能放弃。
5 d1 A9 c- \" P3 T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9月,开发区警方在办理其他案件时,意外发现刑满释放人员杨某与杀人逃犯高某相似度较高,这个结果引起了民警的高度注意。8 e7 J3 m# }6 i) g' C5 Y
  刑满释放人员杨某是陕西汉中人,出生于1974年,2009年因故意伤害被汉中法院判刑三年半,曾在陕西省某监狱服刑,2012年刑满释放。无论是年龄和相貌,杨某都与高某十分相似。5 ^3 D8 N( U5 B8 n# `7 t
  那么,杨某会不会就是潜逃23年的杀人逃犯高某?获得这一线索后,专案民警立即奔赴陕西某监狱调取杨某的有关资料。经与23年前高某杀人案现场遗留的证据比对后,民警确定该杨某与高某系同一人。潜逃23年的逃犯高某终于露出了马脚!) M6 j. E3 A1 t7 J8 @4 i, o; Z
  抓捕守候两天一夜
' i, K* z+ n9 X  此时,距离杨某出狱已经过去了整整5年。杨某现在究竟在什么地方?是不是还在汉中?是不是还活着?! o+ p: B; N6 F9 q  C" T6 O+ X
  专案民警经过在陕西汉中秘密走访调查,却意外发现“杨某”已经死亡。这个结果,让民警顿时心凉了半截。可是细心的民警发现,“杨某”的死亡时间是2007年,而高某的释放时间却是2012年。民警判断:高某一定是冒用了死去的“杨某”的身份。真正的“杨某”已死,但是冒充“杨某”的高某还活着。
, x7 x$ j. O& s  m( k  经过进一步对“杨某”轨迹的分析研判,民警发现“杨某”已经娶妻生子,且在他妻子名下有一辆轿车。随后,经过对该车辆进行秘密调查,民警在一张卡口照片中发现了驾驶该车辆的男子正是杀人逃犯高某!而这辆车经常出没在汉中南郑县某小区。由此,民警确定高某应该居住在该小区内。由于当地监控条件不好,无法确定其具体住处。经过慎重考虑和周密部署,民警决定在小区附近进行守候,伺机对高某进行抓捕。
4 C/ J  _: G0 R/ g4 Y! g3 }  9月23日晚上八点,经过两天一夜的蹲守,专案组终于等来了高某驾驶的轿车。随着一声“不许动!我们是青岛公安局的。”守候民警一拥而上,顺利将高某控制住。0 R& n$ q' w' q4 X8 m- w
  经就地突审,高某对23年前入户盗窃并将户主用刀捅死的事实供认不讳。潜逃23年的逃犯高某终于落网了!
( G' s/ x' w4 M# X* O  P/ `  供述23年逃亡之路: _! g3 e( {1 x# b, U- _9 ?
  到案后,高某显得十分平静,似乎这一结果早在他的意料之中。高某说,在听到民警用青岛话喊出“不许动”的时候,他竟然一下释然了,心里默默告诉自己“到头了”,所以,在那一刻,他放弃了抵抗,乖乖束手就擒。( O0 t2 G1 ^2 Q1 p1 V2 Z% @
  回首23年逃亡之路,高某感慨最多的是生活不易,说的最多的却是“悔恨”。  b+ ~! @" [' H! V3 j
  23年前,19岁的高某因为酷爱武术,想辍学习武却没得到家人应允。于是,他萌发了偷钱出去学武术的念头。于是,他窜入了杨某锡的家偷了300元钱。在被发现后,他捅死了杨某锡,随后连夜逃往菏泽郓城县,并在一武校内拜师学艺。期间,因为没钱吃饭,给家里写过一次信要钱。他知道跟家里联系很危险,为了躲避警方追捕,在收到家里寄来的钱之后,他迅速逃往陕西汉中南郑县。那里地处秦岭之南,交通不便,偏僻闭塞,适合藏身。
8 v$ G  W- p! ^; i; V+ w4 c  初到南郑的高某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小强”。因为不敢公开自己的身份,高某就靠打零工生活,处处忍气吞声,虽然一身武艺,但是被人欺负却从来不敢还手,就怕暴露了自己身份被公安抓去,几乎每天都提心吊胆过日子,活得战战兢兢。
+ W7 t3 q  r. J# r  他自称是个孤儿,吃百家饭长大。他的孤儿身份竟然博得了同是孤儿的山东老乡王某(2012年病逝)的同情。2007年,在王某的帮助下,高某冒用了杨某的身份。
' ~. _, b2 i4 T  有了新身份的高某放开了手脚,凭借学到的武术本领,很快在南郑县打开了一片天地,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强哥”。2009年,为了替朋友出头,高某将吴某等人打成重伤,最终因故意伤害被判入狱三年半。这次入狱,也为高某最后被捕埋下了伏笔。
! o' y' T+ @4 r  d/ C  G: z. N  为了躲避警方追捕,在逃往陕西南郑县以后,高某再也没有跟父母联系过,断绝了和家乡的一切联系,甚至连自己的口音也改变了。如今的高某一口陕西腔调,单凭口音根本听不出他竟然是青岛人。青岛口音成了他的乡愁,也是他的梦魇。高某说,20多年来,他做梦都想回青岛老家看看,可是他不敢;他做梦都想给老爹老娘打个电话,哪怕不说话,只听听爹娘的声音,可是他不敢。直到2017年9月23日那天,当他再次听到了熟悉的乡音时,他彻底放弃了抵抗,平静地告诉自己:一切结束了,他可以“回家”了。
3 l+ g+ m: ^3 M: w  高某告诉审讯民警,在逃亡的这23年,他嗜酒如命,如果没有酒,晚上就睡不着觉。他喜欢喝醉酒断片的感觉,喝醉了就可以把自己的罪行全都忘掉。* s- o' t) i" `( t" h
  目前,高某已被刑事拘留,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法制网  记者孙安清  通讯员李鹏  封凯明)- D% @1 M' q  r" j  t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