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101|回复: 0

[爆料] 南郑撤县设区揭牌 正式设立汉中市南郑区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7-9-28 12: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月28日,南郑县撤县设区,汉中市南郑区成立大会召开,南郑撤县设区正式挂牌。
4 b% r/ O4 w4 S! L  出席今天仪式的省上相关部门领导有:省民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曾明,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处长唐林。5 ?9 r. z- E' F/ |* c: d+ P7 g* N

南郑撤县设区揭牌 正式设立汉中市南郑区

南郑撤县设区揭牌 正式设立汉中市南郑区
7 X1 v: E! w# A2 R7 t- Z- J
  汉中市委书记王建军讲话
4 P8 A9 G1 F- F6 l4 J# z  省民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曾明宣读国务院和陕西省同意南郑撤县设区的批复  d& f6 [, v( y8 X3 U/ E  J
  汉中市委副书记权俭主持揭牌仪式
& l+ U& |, `# _6 T3 w4 p  汉中市政府副市长党振清宣读《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南郑县撤县设区的批复》
% w: X; H' q! e9 X1 y  南郑县委书记李宏杰讲话1 G- C9 _7 |  Q9 p  K
  市上领导有:市委书记王建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雁毅,市委副书记、市长方红卫,市政协主席王隆庆,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统战部部长牟晓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春丽,市政府副市长党振清,汉中军分区副司令员王亚彬,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明德,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丁鹏敏,陕西理工大学原校长何宁。! q/ Q: m) u) m- I. Q- q1 t# X8 E
  参加今天仪式的还有:汉台区、城固县、勉县、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江新区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南郑全体县级领导及县级离退休干部,各镇办、各部门干部职工以及社会各界代表。( P4 ^- \$ B$ `1 C+ Y2 h# Y1 @/ q1 ]
  市委副书记权俭主持汉中市南郑区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
" \! U4 n+ g0 s% L

南郑撤县设区揭牌 正式设立汉中市南郑区

南郑撤县设区揭牌 正式设立汉中市南郑区
$ T7 ~; |* L3 g4 S, g
  成立大会上省民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曾明宣读了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调整汉中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汉中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市政府副市长党振清宣读了《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南郑县撤县设区的批复》。同意撤销南郑县,设立汉中市南郑区,以原南郑县的行政区域为南郑区的行政区域,南郑区人民政府驻汉山街道办西大街24号。0 i! r, t% I4 n0 g# a, ~5 ]$ t
  王建军和李宏杰、张雁毅和马咏梅、方红卫和曹俊强、王隆庆和郑汉生,共同为南郑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政协集体揭牌。
2 D7 u, k1 T5 ^: M3 g0 {- b1 p  新成立的南郑区,辖1个街道办事处、20个镇、288个村、19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2824平方公里,平川、丘陵、山区各占三分之一,人口56.8万。南郑区成立后,汉中市城市人口将达到100万,成为陕、川、甘三省交界的一座区域中心城市,为汉中市全面转型战略布局提供重要支撑,将迎来更多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机遇,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 [8 o8 g. Z/ Y1 s6 |$ e# ^  南郑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从公元前451年秦厉共公伐楚,派左庶长筑城南郑,至今已有2468年的历史。“南郑县”这一名称,除公元544年至公元581年间更名为光义县外,长期没有变过。从公元前451年到公元611年的1000多年时间里,南郑县城一直在今汉中市区东北3公里处;公元612年(隋炀帝九年)县城被迁到老城西南的汉水边上(今汉中市区)。1949年12月县城迁至铺镇(今汉台区铺镇)。1961年8月迁至现址汉山街道办事处至今。
9 L; M& |4 w- ~9 n& w9 ?5 ]* e! ^  南郑县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千年古县,全国“法治市(县、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双拥模范县”。近年来,该县认真贯彻中省市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五个扎实”要求,全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呈现出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县域经济全省综合排名2014年第23位、2015年跃居第18位,2016年达到第17位。( A" ]+ e7 A, o2 f0 r4 C) T
  李宏杰在汉中市南郑区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上发言,他说:南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历经沧桑、孕育文明,一代又一代南郑人继承并发扬“崇信、重义、拼搏、争先”的南郑精神,自强不息、敢想敢干,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南郑各项事业在探索中不断前进。近年来,在省市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以追赶超越为主线,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坚定目标不动摇、鼓足干劲不放松、苦干实干不懈怠,南郑呈现出经济健康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的良好局面。
& k& d& m/ A5 h2 v6 m7 b  站位新起点、担当新使命、定当新作为。我们将始终坚持带好头、做表率,坚定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省市各项决策部署,自觉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实干。始终坚持谋发展、促超越,抢抓撤县设区重大机遇,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快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城市布局,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把南郑建成“区域中心城市精华之地、文化旅游强市潜力之地、陕西最美城市品质之地”。始终坚持讲奉献、惠民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全力办好各项民生实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大环境,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始终坚持抓党建、强堡垒,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不断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南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 e* K7 O1 L. m  Y8 W, e
  汉中市委书记王建军在南郑区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上讲话中强调:多年来,南郑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近年来,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活力南郑、人文南郑、生态南郑、法治南郑”奋斗目标,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强党建,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政治生态风清气正。这些成绩的取得,既为南郑撤县设区、驶入发展快车道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汉中持续走在追赶超越上升通道、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作出了重要贡献。5 u! W& l2 J' T* u* j% @
  南郑撤县设区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市委、市政府立足全市发展大局、着眼长远发展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汉中加快追赶超越、奋力建设“三市”的重大举措,顺应发展大势、符合群众意愿。南郑区的设立,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南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着力推动新一轮大开发大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区域协调和脱贫攻坚,不断改善民生福祉,实现追赶超越发展;有利于南郑发挥区位优势,找准功能定位,集聚发展要素,促进产城融合、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推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县级城市向中心城市跨越;有利于深入实施中心城区“双百”城市战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市区功能布局,全面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文化旅游强市、陕西最美城市。* \3 M2 N9 Q- `$ h0 I$ _

南郑撤县设区揭牌 正式设立汉中市南郑区

南郑撤县设区揭牌 正式设立汉中市南郑区

5 b' z8 n" e' f& y" R  大河坎夜景
6 |& W& U5 R4 t0 V, \  王建军强调,南郑撤县设区意味着发展坐标的更高定位、发展理念的完善提升、发展路径的重新审视、发展重心的逐步转移,肩负的责任更大、承载的期望更重。全区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群众要站在撤县设区的新起点,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运用系统思维,完善思路举措,积极主动作为,努力把南郑打造成绿色循环、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生态宜居的西部强区,为汉中加快追赶超越、奋力建设“三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5 O9 I# _8 s+ B  咬定发展不放松,在追赶超越争先进位上实现新突破。要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全面提标、全面提速、全面提质的总体要求,自觉把全区发展融入省委“五新”战略、汉中“三市”建设大局中去思考和谋划,坚持创新驱动和要素驱动并重,抢抓机遇布局实施一批投资体量大、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优质产业项目,做精做特农业,做大做强工业,做活做优三产,推动南郑发展总量扩张、质量提升、模式创新。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以行政区划改革为契机,深入推进供给侧、投融资、放管服、城市管理建设、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着力招大引强、招才引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全区追赶超越、争先进位提供强大动力支撑。2 j- [* {/ U& \8 [; B" P2 `/ n
  江滨夜色$ P( T, X2 x* P5 e9 J9 g. J
  加快融合不懈怠,在市区一体城乡统筹上取得新成效。要牢固树立“市区一盘棋”思想,主动融入中心城市建设大格局,实施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联动、融合发展,努力把南郑建设成为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备、特色产业集聚、生态环境优美的城市新兴板块。以现代城市的理念和标准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生产生活空间布局,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注重城乡互动,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要素配置、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加快形成四化同步、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全新发展格局。
8 B6 M0 c7 [5 q  U" f  花海映山乡
8 d) Q" U4 b* L7 t. ^+ r# R  牢记宗旨不动摇,在脱贫攻坚改善民生上彰显新作为。要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和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号工程,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扎实推进秋季攻势百日大会战,稳定建立常态长效工作机制,推动南郑脱贫攻坚提质量、上水平、争一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只能赢不能输的硬仗。严格落实“两个80%”民生投入硬指标,量力而行推进社保扩面提标,统筹抓好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实事,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建设,真正让人民群众在撤县设区中有更多获得感。深化平安南郑建设,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水平,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2 @" W' [5 @# f! }1 T  良种茶叶示范基地# s1 J! [4 K# t2 u. T7 p9 C
  聚焦党建不散光,在建强队伍从严治党上展现新气象。要紧紧围绕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这条主线,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常态长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创新实施“思想奠基·党性塑造”工程,从严执行《准则》和《条例》,教育引导全区干部群众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巩固提升全面过硬工程成果,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用好用足“三项机制”,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实干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持续深化“激情、干净、超越”主题作风建设,把准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D* ~5 y9 }" r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