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893|回复: 0

[职场那些事] 在这个社会,完全不经营人脉的人,会不会死的很惨?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7-8-5 08: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曾问我,为什么你平时很少主动跟同事说话,连扯淡时间都不见你来调侃,看你不像是内向的人,这么高冷,是不是在装B。
  我说:是。
  他敬我是性情中人,劝告我深入职场,不合群是大忌,一定要跟同事私下搞好关系,他们逗哏我得捧,他们随意我得干,他们放纵我得浪,一个人在职场只知道默默闷头的干活,太孤独、没前途,私下还是要广交人脉,结识朋友,不然在职场很难混下去。这也许是很多职场老司机教育新瓜蛋的职场法则。

在这个社会,完全不经营人脉的人,会不会死的很惨

在这个社会,完全不经营人脉的人,会不会死的很惨

  那么在这个社会,完全不经营人脉的人,会不会死的很惨?
  我姨的两个同学,是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一个是“我是演说家”,八面玲珑,上学时候就是个万事通,全校的八卦,哪个院系的美女帅哥他都知道,而且经常参加学校各种社团活动,去个食堂都和打饭的大妈甚是熟络。而另一个则是沉默寡言的“书呆子”,只知道闷头苦读,在班级存在感为零,大学快毕业的时候,很多人还叫不出来他的全名。
  毕业之后“演说家”去了一家NB的互联网公司,凭借着深厚的交际功力,“演说家”很快强势融入了这个团体,不久就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青睐,简直老少通吃,风光无限呀。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工作四五年的同事要不来的资源他能拿到,公司总经理以上开每周例会,他却能想办法进去旁听,以便能够接触到更高段位的领导,几年之后服务公司更是任他颐指气使,不管去哪都是享受VIP待遇。
  书呆子毕业后在一家广告公司深造,继续没有存在感,他可能对码字比对人都熟,日复一日的孤独的写作,毕业好几年同学会都忘记了叫上他,我还想问问关于他的事,我姨想了想,好像没了。
   3年前,“演说家”的职业生涯开始走下坡路了,他想着趁这么多年积攒的这多人脉,把资源整合了,干点什么不能成功啊?于是他辞职出来创业。一开始他的人脉还是有点用的,给他带来了一些战略发展方向的建议,过了一段时间他就发现有点不对了,之前的人脉不好使了,比如他想跟朋友拿些资源,不在有人接他电话,之前的领导除了给些不冷不热的鼓励外没有实质性的帮助,跟服务商谈活动创意,因为资金不够,不再趾高气昂,也开始低声下四起来,那一刻,他明白了一件事,他之前所有的人脉不是因为他本人,而是因为他背后强势的公司。
  “书呆子”长期闷头码字,一抬头就撞见了自媒体的浪潮,瞬间把他推向了“风口浪尖”,他成了那个时代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迅速圈到了百万粉丝,第一年收入达到了2千多万,这个时候,所有人都知道了他发达的消息,多年失联的小伙伴们纷纷上线了,他的微信每天有几十个人要加他,都自称“很多年前就看好他,一直默默的关注着他,认为他一定会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书呆子”被他曾经的大学同学们称为传奇,“演说家”对此忿忿不平,尤其让他不爽的是一个平时“连屁都放不响”的人竟然在他的朋友、同学面前出尽了风头,而自己更像是那个落寞的小丑。
  在这个社会,完全不经营人脉的人,会不会死的很惨?

在这个社会,完全不经营人脉的人,会不会死的很惨

在这个社会,完全不经营人脉的人,会不会死的很惨

  他们两个人的故事,说明了两个问题:
  1.什么叫人脉?人脉就是一种“价值交换”,建立在双方都有利用价值基础上的。
  说白了人脉也要门当户对的。人脉是成功以后的结果,而不是你通往成功的途径。当你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可以吸引到同等强大的人脉资源。就像“书呆子”他从来没有花一分钟去刻意结交某人,维系某种关系,然而当他NB了,不同领域的人脉都自然会向他靠拢。反观“演说家”,因为他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社交上,他在专业领域没有任何长进,哪怕她有一技之长,都可以保住一部分人脉。
  2.不合群是表面的孤独,合群了才是内心的孤独。
  如果话不投机半句多,如果不能合群就不要假意迎合,趋炎附势,骗别人很容易,骗自己更容易,可是骗世界有点难。这份破碎的自尊未必会在乎舆论,但真的冷暖自知。在别人眼中的孤独、忧郁、乏味,在我眼中,一切都甘之如饴,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人生有限,把自己大部分精力专注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是对岁月的不负。好看的皮囊太多,有趣的灵魂太少,如果能交到知心朋友更好,如果不能,那就让自己变得强大,毕竟人脉也需要门当户对的。
  与其你去寻找和笼络人脉,不如你变成别人都想结交的人脉。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