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7月,孩子们过上了他们期待的暑假。然而,大部分家长却一点也不省心。
如何“安放”他们成为家长、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如何安排让孩子度过一个健康、安全又有意义的暑假呢?
不同类型家庭有不一样的选择:
经济紧凑型家庭:送回老家由老人看管
在繁华的都市里,有着这样一些平凡的家庭,他们有的来自农村、城镇,或者其他附近的小城市,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来到了经济、教育更为发达的大城市默默耕耘着。他们白天大部分忙于工作而无法顾及放假了的孩子,他们有的把孩子留在家里做做家务、看书、学习,有的直接把孩子送到老家由老人照看。
小鱼就是众多被送回老家过暑假的孩子中的一个。
上周周末,市民吴女士和丈夫一起把7岁的小鱼送回了汉中老家,将孩子交给孩子的祖父母带。李女士说:“孩子上学之前,就一直生活在老家由我娘家人帮忙照顾,上小学之后孩子才被接回到我们身边,转眼又到放暑假的时候了,我们俩上班没时间,老人在城里又呆不惯,只能把孩子送回老家。”
到了老家之后,吴女士和丈夫还没来得及和父母多沟通叙旧就踏上了返程的火车。“周一还要上班,太忙了没办法。”
像吴女士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不少家长认为,假期把孩子送回老家,一来解决了孩子的“安放”问题,二来弥补了孩子和隔代长辈的亲情交流,让老人“看看孙子”。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件好事在老家能体验城市里所没有的田间野外,还有一群邻里的小伙伴,而在城市,他们只能宅在家里,因为没钱去报各种夏令营、培训班。
小康型家庭:随大流给孩子报各种班、夏令营
“即便到了假期,孩子的学习也是头等大事,丝毫不能懈怠。”为了不让孩子落于人后,苏菲的妈妈一下给她报了钢琴、美术、英语三个班,早上练英语,下午弹钢琴,周末学美术,苏菲的假期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我当然也想去玩,可妈妈不让。”苏菲说。
对于这样的安排,苏菲妈妈的解释是这样的:“很多时候孩子其实并不知道她的兴趣和特长所在,所以你要让她更多地去尝试,多学一些技能对她以后肯定有好处。”
苏菲的家庭也是很多家庭的缩影,这些家庭大多是城市的原住民,父母有着稳定且收入不错的工作,对于孩子的教育往往从小就精益求精,生怕孩子赶不上时代的变化。 他们这样做倒也无可厚非,当然最好是根据孩子自己的喜好、特长去培养,而不是一味地随大流。
较富裕的家庭:带孩子去旅游,出国
对于那些经济条件比较宽裕的家庭来说,关于孩子的暑假倒没有特别在意。
“孩子过得开心就好啦!正好我和孩子他爸想去国外旅游,所以就顺带把孩子给带上了。”孙女士自己开了家培训机构,平时招生和上课交给了自己带的得力助手,所以暑假并不怎么忙,她的丈夫做外贸皮草生意,也想趁着孩子放假修整一段时间。于是这个暑假,孙女士一家开开心心度假去了。
专家提示:
无论是采取何种方式让孩子度过假期,家长都不能忽略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
如果将孩子交给老人照看,无论是父母还是祖父母都要懂得把握好自己的角色; 如果交给培训班、补习机构,家长也不可完全放手做“甩手掌柜”,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情绪状态,适时地给予孩子学习上的指导和情绪上的疏导;如果是举家出去旅游则应注意安全,让孩子多接触积极阳光的事物,吸收社会正能量,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延伸:从如何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各阶层贫富的差距,真的是太现实了!
父辈掌握着更多的社会资源,他们对孩子教育的培养也会投入更多,孩子的起点、跑道自然比别的孩子高多了,看过一篇文章说寒门难出贵子,看来确实不无道理啊!你们说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