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江禁渔期,汉中全市开展的“封江禁捕”“江河清网”专项执法行动中,有关部门查处毒鱼、电鱼、炸鱼行为85起,收缴打鱼船9条、电鱼电瓶41个、捕鱼网224张,当中依法治安拘留4人,做出行政处罚4起,罚款2万余元,一些违法行为人还自愿赔偿了江内鱼种资源,放流鱼苗3万余尾。 今年起,国家农业部调整了长江流域禁渔期制度,重新规定长江流域的禁渔期由每年3月1日至5月30日,延长至6月30日。 发源于汉中的汉江是长江最大支流,在汉中境内长度270余公里,流域面积1.97万平方公里。当中有天然产卵场10余处,鱼类资源丰富,是汉中渔业发展的宝贵资源。2015年,全市渔业产量达到3.76万吨,实现产值达25.1亿元。 然而,在充分利用资源,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因环境污染、拦河筑坝、水电开发、非法捕鱼等人为因素,造成汉江鱼类资源急剧下降,自然捕捞量逐年减少,甚至有的鱼种灭绝,保护汉江上游水生生物资源刻不容缓。 今年以来,汉中市各级渔政部门认真落实“禁渔期制度”,积极养护汉江及其重要支流水生生物资源,促进鱼类资源得到有效恢复,鱼类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进入禁渔期,全市开展了“封江禁捕”“江河清网”专项执法行动。 各县区因地制宜,建立水生生物资源保护长效机制。西乡、勉县出台了严厉打击电炸鱼的通告;略阳县、镇巴县加强对河道渔业资源保护,实行划段责任管护,镇、村、管护段责任人,层层签订管护责任书,实行绩效考核。 各县区纷纷把软实力变成抓渔业生态保护的硬手段,使河流渔业资源保护迈上了新台阶。同时,加大严格执法与普法宣传力度,积极开展鱼种资源人工增殖放流活动,目前共放流鳙鱼、黄颡鱼、鲤鱼、草鱼齐口裂腹鱼、大鲵苗等近200万尾。 汉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鱼类资源逐渐丰富。现有鱼种105种,全市已建立国家级保护区1个,省级保护区4个,实现了保护与发展双赢。
; }8 J3 Q' K* _! M* H* ~2 L0 K0 j1 M1 N7 C! H S) |7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