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208|回复: 2

[医院信息] 汉中两年查处各类非法行医案件565件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5-12-31 13: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年11月3日下午5时许,有群众举报铺镇新铺村一诊所涉嫌无证行医。汉台区卫生监督所在接到举报后,第二天连续两次前往,在村级“打非”哨点的配合下,组织卫生监督员对其进行了查处。

       经查实,这处60平方米的诊所里设有诊室、药房、治疗室,但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执业者聂兆文持有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今年8月份从铺镇中心卫生院退休后在家从事诊疗活动。执法人员当即责令诊所立即停止诊疗活动,现场没收中药饮片120盒(袋),注射针剂31支,器械3具 (个),并处3000元行政处罚。

汉中两年查处各类非法行医案件565件

汉中两年查处各类非法行医案件565件

      同月24日上午11时,汉台区卫计局卫生监督所再次接到群众电话举报,万邦时代广场5号楼有人涉嫌非法对尖锐湿疣、严重扁平疣、顽固宫颈糜烂患者等 开展诊疗。卫生监督员很快查实,5号楼1505室持有工商汉台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核准从事日用品销售,但检查中不仅没有店名标识,且现场正在非法行医。 执法人员当即责令该店停止诊疗活动,并处2000元的行政处罚。

       生活中,无时不在的“黑诊所”、“黑大夫”潜藏在城中村、高楼里,以及广大农村地区,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为群众所深恶痛绝。如 何清理这些行医中的自身“病灶”?近年来,汉中市在打击非法行医“战役”中,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多部门联合执法、创新形式手段等方式,使非法行医得到有效 遏制,2011-2014年期间,共依法取缔无证黑诊所456户次,医疗服务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建立四级卫生监督网络和监测哨点

     “汉中地处陕南地区,经济欠发达,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医疗资源特别是医疗人才短缺,服务功能不高,过去一直是非法行医的重灾区,现在,经过我们的 努力,固定非法行医基本已经绝迹,但是游医四处逃窜,比较隐蔽,在广大农村地区仍然存在。”实际接触这项工作时间长了,汉中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医管科科长 沈汉杰总结出了很多经验。

       汉中市卫计委卫生监督所医管科科长沈汉杰给记者介绍基层打击非法行医的成功经验和心酸

      他说,这些年,汉中打击非法行医出成效,一个是宣传广,群众举报渠道畅通;一个是执法人员出动快、执法严;但最为重要的则是一系列制度措施把相关部 门的劲儿拧在一起,发挥了联动作用,建立了长效机制。例如,汉中市先后建立并实施了打击非法行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涉嫌非法行医犯罪案件衔接移交暂行管理 办法、医疗机构公示制度、医疗机构巡查制度、非法行医举报奖励制度、重点案件查办制度等,为持续加强医疗市场监督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具体操作中,全市九个县区均以政府的名义下发打非工作方案,由政府领导担任打非领导小组负责人,七个县区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列入政府工作考核目 标,统一协调各部门联合开展工作。一部分县区还针对农村地区监督力量薄弱的现状,建立了由乡镇长为组长、中心卫生院为成员单位的乡镇打非工作领导小组,依 托乡镇村卫生监督协管员和信息员,加强了农村地区打击非法行医和医疗机构日常监管的力度。

       略阳打击非法行医“黑诊所”集中销毁没收的药品和医疗器戒

      统计显示,仅2014年,市县区级政府领导参加打击非法行医有关会议或参与相关活动13次,召开打非联席会议13次,各成员部门联合办案15起,案 件移送16件,移送相关部门案件立案10件,办结5件。出动执法车辆635台次,参与执法监督人员3125人次,监督检查医疗机构3118户次,制作现场 笔录、询问笔录等执法文书7000多份,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3000余份。

      另外,各县区还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组织辖区医疗机构负责人培训,广泛宣传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要求各医疗机构开展自查自纠,主动向社会公示医疗机构及 其诊疗科目的登记信息、卫生技术人员注册信息,便于群众查询和监督。“我们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卫生监督网络和打击非法行医监测哨点,通过公布投 诉举报电话广泛发动群众举报,一经发现无证行医,立即组织卫生监督员予以坚决打击取缔。”沈汉杰介绍。

       打击案件中无“证”擅自营业高居首位

       2013-2014年,汉中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共查处各类非法行医案件565件,没收违法所得3.05万元,罚款24.585万元。分析这些案例,汉中打击非法行医工作中的一些特征凸显出来。

a
0 0
  @ME: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1 13: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勉县打击街头游医

       “在近2年查处的这565起非法行医案件中,违法主体类别为非医疗机构(无证)的案件数最多占到总数的37.3%;违法主体性质为盈利性的案件占比 最大,共有398件,占总数的70.4%;违法主体所有制形式为私人的最多,共有393件,占总数的69.6%。另外,违法主体位于乡镇村地区的案件远高 于城区,案件数分别为450件和115件。”

        沈汉杰所列数字显示,无“证”擅自营业的违法行为高居首位,另外还包括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诊疗科目超出登记范围、出租出借科室、违法发布医疗广告 等类型。而在执法人员的具体执法中,对这些案件的处罚,主要以罚款和责令停止执业活动(取缔)为主,移送公安机关的案件较少,仅有16件,占总数的2.8%。

打击街头游医

打击街头游医

       从非法行医在汉中的地理位置分布来看,大部分非法行医行为集中在广大乡镇村地区,农村地区和城乡接合部仍是非法行医的重灾区,“这与农民大多数防范 意识淡薄,容易被非法行医的低廉收费和便捷就诊方法所蒙蔽有关,更反映出了当前卫生监督资源配置不平衡,基层卫生监督体系不够健全,特别是基层卫生监督队 伍不足。”

       结合这些数字和观察,沈汉杰和同事们在一篇分析论文中总结:基层乡镇村是非法行医的重灾区,盈利性私人诊所是非法行医监管重点,无证行医行为是打击非法行医的难点,罚款和责令停产停业是“打非”的主要手段,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是整治非法行医的关键。
疏堵并举管罚并用创新出很多管用办法

       反向比对,正是因为汉中市采取的种种措施与这些结论不谋而合,才使效果鲜明呈现。例如,汉中市、县区在打非工作中采取疏堵并举、管罚并用的方式方 法,市卫生监督所对监督检查中发现存在明显违法行为的单位、拟作行政处罚或者可能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实行卫生监督执法“约谈制度”,改变以往以罚代 管的简单执法现象,使当事人明确错误所在和整改方向,消除对行政处罚的抵触情绪,营造良好的卫生监督执法环境。

       而城固县则从实际出发,既在治理上不遗余力,又对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在无证诊所的出路问题上,他们劝导不能获得执业资格又无业务的个体医自动关停诊 所,另谋出路。对早年由村卫生室分离出来单干,如今资质不合法的个体医,细心对其开展法制教育,讲清形势和政策,委托卫生院争取镇村领导支持,做通村医工 作,接纳他们进村卫生室从事药剂、收费或承担公共卫生工作。

       该县卫生局也在无证人员考证问题上积极出政策,尽力帮助。对以前开过中医诊所的人员资格认定工作上,安排专人查阅档案,摸清底子,逐个通知,补贴经 费办班培训,上报96人通过78人,使他们的行医资格合法化。抓住乡村医生补录政策机遇,解决了129名无证村医的资质问题。通过为不合法个体医寻找出 路,既解决了非法行医矛盾,又赢得了他们的大力支持。

打击街头游医

打击街头游医

       一些创新做法也被探索出来。在行政处罚与移送司法相结合方面,洋县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及《行 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对依法查处2次以后继续无行医资质、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诊疗活动的15名非法行医人员向公安局进行了案件 移送,2014年就有5人以非法行医罪被法院判处管制一年、并处罚金一万元,对非法行医行为产生了有力震慑。

      西乡打击街头游医

      西乡县针对游医打而不绝现象,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查处,卫生局与食药监局联合行动,切断非法行医供药途径。卫生局先后移交5起案件至西乡县食药监局, 并联合约谈相关医药公司及外地驻县药品供应商,要求禁止向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非法医疗机构提供任何药品,违者予以严惩。

       这些好的做法及工作成果被汇集到汉中市卫生监督所,通过汉中卫生监督网站对外发布,在全市之间交流学习、互相促进。今年以来,汉中市打击非法行医成 绩单依然鲜亮,截至目前,共监督检查医疗机构4367户次,取缔黑诊所63家,清理“影子医生”13名,注销无注册医师执业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3家,吊销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2家,对法人代表已经死亡的医疗机构按程序注销2家。
(记者赵蕾 图/本报记者阮班慧)
发表于 2015-12-31 16:34: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退休医生技术上应没问题,为何不能从医?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