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400|回复: 2

[汉中游记] 留坝,记忆中那浅浅的乡愁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2-9-6 09: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家乡在留坝县的马道镇。留坝是汉中治下一个人口不到五万的小县城,地处南北分界线--秦岭山脉南麓腹地,兼得南北气候所长,温润多雨,四季分明。地理位置居险扼要,"面巴蜀而背秦川",古有褒斜、陈仓、连云等五条古栈道穿境而过,今有316国道、姜眉公路纵贯全境,是汉中的北大门。两汉三国文化古迹星罗棋布,绿色生态、珍稀中药材名冠西北。历史人文景观与绮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争奇斗艳,宛如镶嵌在秦岭深处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 9 Z7 N$ u2 L! n  d9 ?6 D+ B) n
       据史载:留坝,明清时名为“刘坝”,因境内“留侯祠”而得名。马道本属汉中褒城县,1961年划给留坝县管辖。这是316国道上的一个只有数千人口的小镇,距汉台区约五六十公里。镇北凤凰山下有条“寒溪河”,河北岸有一亭,存石碑两通,记载着公元前206年“萧何月夜追韩信”的典故。相传韩信弃楚投汉未获重用,一气之下单骑北上,走到马道,当晚明月当空但寒溪暴涨,阻住了韩信去路,萧何星夜追至,力劝韩信回到汉中。之后才有了刘邦筑坛拜将,封韩信为大将军,灭楚兴汉,终成帝业的历史。古人曾以:“不是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之句,赞美“寒溪夜涨“的奇功。这几乎是小镇上人人耳熟能详的故事。 2 w$ n% e5 L4 H: I* A& r+ \
       这里虽然是我的出生地,但儿时的记忆却很模糊,因为四岁多就随母亲到县城父亲工作的单位上生活,也一直在县城读完了小学和初中。九六年,父亲所在的单位破产后,才举家迁回了马道。即便如此,多年来一直在外奔波,也没机会在家里多待些日子。 ( R9 c8 p* K% n4 r" o: F' m% }
       去年难得在汉中大半年时间,有经常回家探望的便利。有次翻箱倒柜,居然翻出一摞发黄的老照片。掸掉厚厚的灰尘,一张张摆在桌子上,看着这些裁成花边的黑白照片,一种历史的沧桑和厚重感迎面扑来。 9 q  V, q7 Q! V( Z! }% ^
         这其中有父亲十七岁刚刚参加工作的照片,一身灰色的中山装和军帽,身形极其消瘦叉腰而立凝望远方;有父亲身着八十年代的西装,头戴鸭舌帽,与母亲抱着两岁的我的合影照,身后就是父亲单位上高高的烟囱,还能隐约看到远处郁郁葱葱的山林;还有一张很有意思,我大约三岁左右,头戴一顶小皮帽,系了一个小围裙(家乡话叫做奔奔(音),通常用别针别一手帕在左胸前用来抹鼻涕眼泪),端着碗,正舀了一勺饭往嘴里送,结果被父亲拍了下来。 * `! |+ N7 B% b; _) X
       这时母亲端了腊肉焖豆角进来,插话到:“你还记得到你小时候是啥样子吧?”我笑着摇头。“当时家里很穷,谁家如果能吃到油炒蒸饭,喝到糖开水就已经很不错了。那时候为了给你拍照,哪门(留坝方言:相当于“怎么”)哄都哄不住你,所以就做了你当时最喜欢的油炒蒸饭!”母亲指着照片一一告诉我每张照片拍摄的背景,有她和小姨的合影,有八七年全家去张良庙旅游的留念等等。“那个时候,生产队要挣工分,我和你爸白天要去坡上干活,莫办法带你,只好把你搁到屋里头,叫你太太(留坝方言:妈妈的奶奶)经管你。你那个时候调皮捣蛋,不叫你太太背,也不叫她抱,一个人在苞谷堆里一哭都是一天,真是害死人!”母亲半开玩笑半当真的说。   ~' Y# R& V6 r+ Z
        当晚,跟父母唠唠家常,他们很喜欢听我讲一些外面的故事,但我往往不愿意多说,更喜欢听他们讲讲村里的事情和亲戚朋友的近况。不是因为沟通上的障碍,而是觉得外界跟老家差距太大,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无法比较倒还罢了。见得多了,听到的多了,有了比较心里会很不平衡,徒增困扰。这也是我两年前回家的切身感悟。当时我滔滔不绝地大谈深圳、上海等发达城市对农民的种种优厚补贴和福利以及国外的社会保障制度,他们听得很认真很专注,讲完之后我看到父母亲若有所思地想了很久,深深地叹了口气,我才猛然发现自己不可饶恕的口无遮拦,伤了老人的心。 9 P: z- ?4 ~8 Q$ x
         当晚听父母说了很多:村里张家老太爷前不久去世了;景木匠可能也快了,毕竟年龄不饶人嘛;吴家老太太一辈子也真是,大户人家,儿子女子那么能干,现在孙女婿都快有了还那么勤快,每天手脚不闲,也不知道图个啥;长寿家女子在广东打工,带了一个很标致的四川娃儿回来;艳梅子家里小娃都快上初中了,也是个把家(留坝方言:顾家)的人,在外面挣钱一直没回来……听着父母的唠叨,吃着猪脚膀炖菜,发现只有一家人团聚,才是心里最坦然、最踏实的时候。放下所有的紧张、压抑、劳累、虚伪,和家人一起享受天伦才是至乐!
! o. _6 b$ K- T0 w/ F( w4 @3 v6 m& f/ a. ?  q& F$ Z0 B( n
        睡觉前打开自己的影集,又把老照片翻看了一遍。窗外皓月当空,虫鸟啁啾,思绪穿越时空轮回,往事历历在目,突然有一种人生如梦的感觉,好像弹指一挥间就过去了二十多年…… * n' ?5 |6 t+ _+ F8 A
        童年的记忆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淡忘,反而历久弥新。恍惚间,似乎又回到了多年前…… 4 Z3 P  c8 X& S7 c  ^' }
80年代的天很蓝,水很清,环境几乎没有任何污染。低矮的平房,狭窄的柏油路。人们那朴素且千篇一律的穿著打扮。在哪个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的时代。经济虽不发达,思乡也单纯且保守,但由于没有太多来自外界的诱惑,人似乎反而活得更轻松,更质朴,更自在一些。 ( }  N3 Y& f4 y) T! o7 O2 }
         仍然记得打宝塔,丢沙包,踢毽子,藏猫猫(捉迷藏),滚铁环,跳皮筋,吹分分钱等那些儿时的游戏;每周必看的《唐老鸭和米老鼠》,经典的科幻电视剧《恐龙特急克塞号》和风靡一时的动画片《变形金刚》,《圣斗士星矢》;和玩伴一窝蜂地去一处叫做岳家滩的河湾嬉水游泳;那时候北栈河水量充足,流水潺潺,河两岸是成片的稻田和苹果园,我们上学放学,总喜欢抄近路踩跳石过河回家。沿途绿油油的稻田,金黄的油菜花,蜜蜂的嗡嗡声伴着我们“小鸟在前面带路”的歌声,现在回想起来,俨然有世外桃源的诗意。
- K! Q& N* h5 `6 D9 G' a         时光一去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仍然记得启蒙师长和蔼的教导和爱护;勤工俭学和全班同学上学校后山拾柴,去山沟里采摘金银花;全班去县城老街后山的太平山公园游玩,回校后写游记,居然写出“万里无云,烈日当空,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那让人汗颜的句子;初中时那位气质优雅动人的同桌女孩;与父亲一起跑车到闸口石乡一个叫做“狮子沟”的地方运铁矿;初二时学校组织全校师生登紫柏山,现在还能清楚地记得紫柏山半山腰上起伏的草甸,站在北边悬崖旁,遥望柴关岭雾气腾腾,甲壳虫般的汽车和山路十八弯,环顾四周群山延绵,顿觉心旷神怡,豪气万丈,不由自主地想起那气吞山河的诗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   V$ _$ P$ i; E8 B& V+ U
         俱往矣!现今,北栈河水量急剧减少,时常断流而且污秽不堪。因为小城的生活垃圾不加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在河里,沿岸的石材加工厂,将工业废水和石材边角料也直接倾泻在小县城的母亲河。昔日的农田已被环城公路占了一大部分,路两边散布着破败的石材加工厂。由于姜眉公路从南河方向通往太白、西安,导致经过县城的车流量大为减少。再加上经济滞后,青壮年几乎都选择外出谋生,让本来就人口稀少的小城更添寂寥萧索,几近空城。
% @9 K: A) y, Z        去年因参加一位九年同窗的婚礼回到了县城,意外邂逅了另外五六位九年的同学。觥筹交错,把酒言欢,回忆往事,几多唏嘘,几多感慨!大多数人都已成家立业为人父母,岁月的雕琢磨掉了儿时的质朴无华,留下的只是人生苦短的感慨……随后,我们相约去看望了启蒙老师,老师年岁已高,头发已花白,痛病缠身,视力听力都很差,但仍然能准确地叫出我们每个人的名字,看着她颤抖的双手和湿润的双眼。每个人都深受感动,几个女同学开始抽噎……
0 _$ x" y9 o+ P3 r         由于生存压力,没过多久就离开了留坝,离开了汉中,再次漂到千里之外的南国继续打拼。也似乎在这充满活力的珠三角地区才能让自己找到踏实的感觉。走遍大江南北,看尽人间百态,在匆匆前行的步伐中稍作停留,偶尔想起那山,那水,那人,总会滋生一丝淡淡的苦楚。想起了贺知章的那首《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自己虽然不是鬓毛衰,老大回,但却是感同身受! " ]; H0 v1 ^- Z% `  E1 l7 a
         留坝,或许我已不会再回来,只能把那浅浅的乡愁恒久地储存在记忆中了! ' n. ~1 ^; ]! D: z3 S0 s* }2 S* @1 a
(天汉紫柏)# {9 Z9 z, I( s5 A( m! {/ r$ R  r
a
0 0
  @ME: 
发表于 2013-8-29 15:17: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忆过去,说明我们正在老去。
发表于 2013-8-29 17: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次看到咱们汉中人的恋乡情结,总是很感概。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