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楼主 |
发表于 2015-5-27 08: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宅渐成危房古建筑被楼房代替
- ^8 _: P7 |, `) I7 U% t$ R8 b9 J
据村民介绍,1981年的洪灾,给白雀寺古街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洪水暴涨到街道上,把整条古街都淹没了,房屋就这样泡在水里,水退以后,很多房屋受损甚至倒塌。”村民们说,经历那次洪水以后,大部门古建筑变成危房,从那时候开始,古建筑开始被人们拆除。- ?% F; C& t& T! c, }+ m
$ X! }% H: u: W3 Q4 n3 d8 C
2008年地震后,原本已经脆弱的古宅再受打击,几乎全部变成危房。和宋银周一样,原本深山的老人一起搬到白雀寺镇租住。儿女外出打工,就只剩下了老人们留守故土。村子确实正在消失,在一座座失去了主人眷顾的房屋里,有些已瓦面破落,雨水侵蚀,无人问津。" D Y, A# s$ l5 n7 L0 j
略阳县白雀寺古街
* K# ]$ Z" x5 e M
“原本山上还有一部分古建筑,都被村民拆了,盖成楼房,可惜了。”一位参与古村落保护的人士不免痛心。1980年代开始,和国内千万个村庄一样,白雀寺镇也遇到城市化浪潮的冲击。村里的年轻人几乎都挤入城市,老人们则逐一被时光消磨。
, k* Z" s5 Q$ R, J
% @: A. L- K- k9 A9 Z 外出打工的年青一代,或在城里买房,或在古宅的原址修建楼房,曾经远近闻名的“商业区”,在楼房的阴影里,日薄西山。
4 @8 Q4 {6 z {# G* W& s r1 i* k" }$ L K0 C6 ]9 `5 C
入选我省首批省级传统村落
& A# U3 `! `; }
' c$ C$ H' K8 C) G; ^ 白雀寺村经历历史变迁、地震与洪水等灾难,现存三分之一不到,长度不足百米,或始建于明朝的山村正在慢慢消失。城市化进程从来都是推进人类文明发展最深刻的阶段。1 ]: P! F6 H! B
9 q2 }# Z: p4 M7 Z b0 Y+ d1 H 按照曾经的规划,仅剩下的两排古宅,将被拆除,建成统一规划的楼房。在古街生死存亡的关键阶段,白雀村入选我省首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单,白雀寺古街作为活着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也是不可复制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按照古村落的保护要求,严禁随意拆并传统村落。
P* G- Y; S5 r; L
U% X9 n: F- ^2 ~, S& X. b9 t 宋银亮仍然喜欢和三五老友坐于老街的屋檐下,回忆儿时的江边拉纤的场面。街头行人稀少,老人、小孩与奔跑的小狗,成就这个村上几处生气。
5 q3 b4 \! s4 y( L3 { A- X4 E& r% \8 M) v* P8 f
白雀寺古街,走到一个新的关口,有阵痛、有迷茫,也有孕育希望。(华商报 作者:王亮 杨栋迎 王警)0 i5 G: e3 [! J6 a9 i
5 {4 I' P( y$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