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楼主 |
发表于 2015-3-28 10: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市公交发展的瓶颈之困
看着每天擦洗得干干净净的公交车穿梭于街头时,或许很多市民并不知道这只是一个表象。市公共汽车公司总经理李小元称,我市公交车面临着老化而又无钱更换的难题。“23路部分车已经‘服役’13年了,今年7月就要强制报废。公司光老旧车辆更新就需要4000万,钱从哪来?”3月23日记者在市交通局采访获悉,目前我市共有公交企业13家,公交车辆702辆,公交线路75条,线路总长度1234公里,除佛坪县外十个县区均开通了城市公交。法规运输科杨军介绍,我市中心城区公交对交通分担率14.07%左右。而据了解,全国主要城市公交分担率平均为20%,北京最高达到40%,在一些发达国家这一数字可高达 50%~70%。中心城区人口53万,公交车479辆,每万人用车9台,远低于15台的国家标准。我市公交线路布局多年,又有几家公司共同营运,热线重叠较多,冷僻线路又没有公交线路,加之城市街道发展速度快,公交线路覆盖规划落后,亟待重新调整。
由于国内燃油、保险、维修等价格上涨,公交企业承担的社会公益性服务再增加,长期低票价管制等原因,近年来市公共汽车公司经营状况非常一般。李小元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14年,市公汽公司年营业额5200万元,工资福利、燃油汽配、保险、税金等支出5195万元。公司现有238辆车中,黄标车83辆,使用8年以上的21辆,这104辆车更新按每辆40万元算,计4000万元。公交车停车场地狭小,安全隐患大。现有车辆在天台路公司停车场停驶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二的车辆分散停放在街道边,交通事故和车辆被破坏现象时有发生。而建设新的停车场,预计需用资金3800万元。
李小元称,目前实行的票价是2006年物价局文件批复的票价,已与现实物价差异太大。汉中至河东店,里程为21公里,实行阶梯票价2元,但车上没有售票员,到哪里应该投一元哪里应该投两元无人监管,全凭乘客个人素质,操作难度大。本来预计的票价增收没有实现。而城市公共交通是公益性事业,最大限度吸引客流的有效手段就是实行低票价政策,涨价不现实,发展公交只能靠政府投入。
可喜的是,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明确指出,对于实行低票价以及月票,老年人、残疾人、伤残军人等减免票政策形成的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政策性亏损,城市人民政府应给予补贴。补贴应按月或季度定期及时拨付到位。不得拖欠或挪用。今后,成品油价格调整影响城市公共交通增加的支出,由中央财政予以补贴。
“公交优先”规划今年出台
我市公交亟待发展的现状事实上早就引起市政府的重视。近日,市政府印发《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为改变我市公交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提供了最有力的政策支持,到2020年,基本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保障有力、服务优质、设施完善、运营安全、管理规范的总体目标。
“公交优先的实质是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把公共交通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从政策法规、城市规划建设、城市管理等方面给与保障支持,在保障城市公共交通微利经营的前提下,发挥最大社会效益”,市交通局办公室干部鲁永康透露,一个未来5年的公交发展规划,相关部门正在编制之中。据介绍,《汉中市中心城区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将突出公交路权优先的原则,搭建未来5年我市公交发展的框架。明确近、中、远期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总体目标、基本策略、发展模式选择和重大发展政策。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快速公交系统、公交专用道路设置、公交线网优化、场站设施布局、智能化发展、安全应急系统、公交优先通行、人才建设等都在规划之中。
记者手记各种服务细节的设计,凸显的是管理者的真诚与智慧。触类旁通,类似的关怀如果形成规范,进而形成一座城市的人文情怀,凸显的就是整座城市的开放心态和个性。建设旅游城市离不开这些细节设计和理念更新。公共交通不仅是城市运转的载体、支撑城市结构的骨架,同时又是连接旅游供需的重要桥梁,尤其是中心城区的交通是否畅通、出行是否便捷,对于旅游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旅游城市的背景下,尽快健全完善城市交通系统,打造特色交通,已经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目前,我市城市公共交通处于转型升级阶段,配套政策法规陆续出台,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适应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布局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专项规划正在编制,公交经营企业资源加快整合,今后汉中的城市公交将会有一个大的飞跃,我们拭目以待!
他山之石
地处江苏南部的常州市常住人口460万。近些年来,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加速,也带来人口膨胀、机动车猛增,导致交通拥堵日益凸显。突出表现为“乘车难、行车难、停车难和秩序乱”。2006年,常州市提出“优先发展公交,来一场公交革命”的口号,通过降低票价、优惠市民;增加车辆、提高档次;科学规划、优化线网;专道提速、确保准点;市区城乡、公交一体;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六管齐下”治理公交,5年累计投入34.5亿元。
至2012年,全市共设公交专用道141公里。新辟公交线路95条,市区公交线路达166条。此外,新建道路上全部设置公交港湾式停车站,建设了一大批枢纽站、首末站,以及城郊公交候车棚、调度指挥中心等。全市运营公交车辆增加到2437辆,比6年前增长52%,新增的车辆全部达到国Ⅲ标准,同时对635辆车实施“油改气”和“柴改气”,环保车比例达88%,大大减少了空气污染。常州市原有四家公交公司,恶性竞争造成市场割据,群众受苦。常州市将四家公司整合为一,又收购了城郊的326辆中巴,实现了城乡公交统一管理。公交改革后公交公司的考核尺度转变,去掉营收,新增服务水平考核,包括准点率、发车密度、网点覆盖、有责投诉等,并规定公交服务效率必须达到政府要求。2014年,新增130辆新能源车辆,与车辆生产厂家共同研发了超级巴士车辆,并取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6项实用新型专利,进一步提升了公交车辆的维修便利性、乘坐舒适性、安全性及稳定性,提高了常州公交的品牌知名度。(见习记者 曹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