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1945年6月,抗战处于决战之时,蒋介石携陈诚、白崇禧等来到汉中,参加了中央陆军学校汉中分校第十八期学生毕业典礼,其次子蒋纬国(青年军206团营长)当时也在汉中,随行一起观看山地兵团的实战演习。图为蒋介石和李宗仁(左一)及陈纳德将军等人合影。‍
1943年9月,蒋介石批准设立汉中行营,全称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汉中行营,任命原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为行营主任,下辖第一、第五、第十战区,指挥华中、西北等地对日作战。
明升暗降
李宗仁,广西桂林人,字德邻,为桂系首脑。抗战时期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达6年之久,驻跸鄂西北小城老河口,指挥所部接连重创日军,共打退了日军100多次进攻,歼敌近10万,将日军阻止在鄂西北,彻底打破了日寇进攻重庆攻占大西北的梦想。李宗仁的第五战区,成为国民党军队抗战的典范。加之台儿庄大捷的衬托,李宗仁的威望如日中天。
蒋介石害怕以李宗仁为首的桂系力量壮大,煞费苦心地将李宗仁从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位置调升为汉中行营主任,明升暗降,削其兵权,消其锐气和影响。蒋介石拟以此为过渡,使李宗仁逐步退出权力圈,最终成为一个没有实权的元老。
_副本
汉中行营名义上介于军委会与各战区之间,管辖各战区党政军要务。但各战区历来由军委会直接指挥,汉中行营设立后并无变更,只是各战区向军委会的报告亦送一副本给汉中行营。至于行政和党务,李宗仁根本无法染指,汉中行营无非是例行“备查”、“照转”而已。
1944年3月,李宗仁离开湖北老河口,风尘仆仆赶到陕西省汉中市,建汉中行营于汉中路道衙门(今汉园宾馆)。由于实权操在蒋介石手中,故李宗仁在汉中军务活动较少,以习字、弈棋、听戏、访友为乐,轻车简从,生活朴素,平易近人,有“好好先生”之称。
李宗仁喜与知识分子为友。他与历史学家萧一山在汉中的交往被传为佳话。萧一山,江苏徐州人。自幼聪慧好学,19岁时由山西大学预科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立志为中国史学开拓新境界。课余埋首著作,两年时间,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文笔流畅,史料详备,治史严谨,一经出版,即引起史学界关注。毕业后任教清华大学,与梁启超朝夕共处,锐志向学,治清史益力。抗战爆发,萧一山应东北大学(迁址四川三台)、西北联大(迁址陕西城固)之聘,先后出任两所大学的文学院院长,还当选为国民参政会参议员。萧一山心怀坦荡,忧国忧民,参议会上快言直语,指斥时弊,深为李宗仁所钦慕。李宗仁调任汉中行营主任时,萧一山正执教西北联大,李宗仁与其在城固校园结识,竟是一见如故。此后,李宗仁经常邀萧一山去汉中官邸长谈(联大距汉中40华里),品茗饮酒,结为好友。后来,李宗仁邀萧一山出任北平行辕秘书长,兼代华北文法学院董事长。此乃李宗仁欲借重萧一山声望及与学术界的深厚关系,谋求与北方上层文化人士的联系,从而取得同情与支持。这也是李宗仁后来竞选民国副总统下的一手妙棋。萧一山欣然应承,后由汉中携眷飞抵北平,参与筹组北平行辕的成立。同时,他还力荐陕人王捷三(曾任陕西教育厅长)出任行辕政务处长兼北平华北文法学院院长,荐西大教授王文萱、蓝文澄出任北平行辕参议。李宗仁都一一照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