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坐落在青木川古镇的魏氏宅院,依稀记录着民国时期魏辅唐的传奇生涯。在他掌控青木川的几十年间,该镇成为闻名陕西的商贾大镇。如今的青木川早已物是人非,那漫山遍野的罂粟花已成为不可追寻的往事,魏辅唐也已被岁月的烟尘所掩盖,而青木川还是青木川,依旧安宁祥和。
9 g# [7 }4 O' N" p+ @4 B" ]
, M+ l& S9 L0 m) l 青木川全镇总面积208平方公里,位于陕西汉中宁强县西北角,是陕西省最西的一个古镇,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西连四川省青川县,距九寨沟227公里,北邻甘肃省武都县、康县,素有“一脚踏三省”之说,更有“鸡鸣闻三省”之誉。三省交界的特殊地理方位使青木川成为秦蜀文化荟萃之地。当地文化风俗亦川亦陕,并带有部分陇南文化特色。羌族文化及民国时期形成的“乡绅文化”对青木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各种文化并行碰撞、交相辉映是青木川文化的最大特色。' ]+ U4 I: [% m/ q
青木川
* s3 B# _: c! C6 a! N6 O 这里历史悠久,曾是羌汉杂居地区,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成型于清朝中后期,成名于民国时期。青木川古建筑群既体现了楚汉文化和巴蜀文化的主格调,又充分吸收了徽派建筑的特点,这些结合陕南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设计建造的具有浓郁秦巴地方特色的住宅,设计新颖,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是青木川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建筑历经百年沧桑,现留有大量保存完好、风格迥异的古街、古祠、古栈道、古建筑群等历史古迹。民国时期建筑中以魏氏庄园、唐世盛、荣盛昌、荣盛魁、辅仁中学等最负盛名,这些建筑依托魏辅唐本人的传奇经历,极具人文内涵和保护价值,部分建筑还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0 q3 l. l' ~* x* ~) e6 A
青木川
' Y$ V* n$ e4 k6 l( Q) t6 c$ t
这里历史悠久,曾是羌汉杂居地区,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成型于清朝中后期,成名于民国时期。青木川古建筑群既体现了楚汉文化和巴蜀文化的主格调,又充分吸收了徽派建筑的特点,这些结合陕南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设计建造的具有浓郁秦巴地方特色的住宅,设计新颖,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是青木川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建筑历经百年沧桑,现留有大量保存完好、风格迥异的古街、古祠、古栈道、古建筑群等历史古迹。民国时期建筑中以魏氏庄园、唐世盛、荣盛昌、荣盛魁、辅仁中学等最负盛名,这些建筑依托魏辅唐本人的传奇经历,极具人文内涵和保护价值,部分建筑还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 u# a0 O, V$ @2 u1 ?
青木川
' s( a8 T M9 p: G* @ 虽说魏辅唐只有小学文化,但他却非常重视教育,在辅仁中学读书是免费的,而且不论你是哪里人,都一视同仁,学习成绩好的还资助送往好的大学就读。学校除了开设常规课程外,还有外语、戏曲、武术、体育等课目,外语分英语、俄语,戏曲有秦腔、川剧和京剧,形式多样。据当地老百姓回忆,老街上有一家的孩子已经八岁了,家长没有送到学校来上学,魏辅唐就让手下的人把这个家长抓了,头上戴着尖帽子,脖子上挂着铜锣,边游街边说:“赶紧把满七岁的孩子送往学校上学,不然你们就会像我一样了。”直到家长把孩子送来上学才停止游街。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学校大礼堂的两侧门楣上书写着:“普及教育、提高文化”八个大字,体现出魏辅唐对兴办教育的重视。(昆指) g7 g8 t! Z- m8 c3 i, g
/ w2 c8 _1 Y8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