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前不久,略阳铁路医院外一科病房平车推进一男性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年龄91岁,呈昏迷状态,已发病2天,从康县转来,生命垂危,家属焦急万分。
科主任刘江刚完成一颅脑外伤病人手术返回病室,发现此病人已面色青紫,危在旦夕,急需抢救。他向患者家属告知病情后,征得家属同意手术后。他紧急指挥抢救。“放入抢救室”,“测生命体征,吸痰,吸氧”。“血压190/110mmHg,心率70次,呼吸12次/分,呼吸微弱,体温不升,指脉氧75%”,护士回答到。“紧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点”,“行术前各项准备”,••••••
10分钟后测血压180/90mmHg,心率70次/分,呼吸机辅助呼吸,指脉氧96%,口唇红润,尿量200ml••••••
据了解,患者系康县法院退休法官,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5年前因“脑梗塞”、左侧肢体偏瘫在当地医院治疗,出院后生活可自理。本次突发头痛、昏迷、呕吐,在当地治疗2天后无明显好转,急转过来。头颅CT显示:左丘脑出血破入脑室伴梗阻性脑积水,脑梗塞,缺氧性脑病,吸入性肺炎。
目前国内对此高龄病人不主张手术,多采取保守治疗,而且患者发病已2天,全身情况差,手术风险高,抢救成功率低。专家们经过讨论,决定给病人实施微创手术,以抢救生命,故急诊在全麻下行锥颅脑室外引流+气管切开术,手术顺利,历时30分钟,安全返回病室。
术后第2天患者出现高热,最高体温达39.5℃,呼吸道分泌物多,胸部CT示吸入性肺炎较前加重。术后护理工作十分重要,护士长安排好特护人员,组织学习专题讲座,在全科护士紧张的情况下,抽调经验丰富的护士加强护理工作,吸痰,翻身,拍背等做好气道的护理工作。治疗中根据痰培养结果给予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留置胃管,行鼻饲营养支持,颅内血肿尿激酶溶解引流••••••
经过全科医护人员及家属不懈的努力,术后第10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自主呼吸平稳,撤呼吸机。术后第20天,患者意识障碍明显减轻,能认识家人,并能握手、点头。目前患者已住院1月余,颅内血肿已吸收,肺炎已控制,进入康复期,家属的脸上露出笑容。
据悉,这例91岁高龄脑溢血患者的抢救成功,是近几年来科室医疗技术不断发展,救治危重病人经验的不断积累,也是本县脑溢血患者治疗的一次突破。(略阳县委宣传部 李正军 袁方 张存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