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144|回复: 4

[闲谝] “查摆问题、批评对照”个人自查材料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4-9-3 19: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文字仅代表我朋友的个人愚见,说实在话他写的真不咋地,我比他总结得深刻多了。: Q* V, G1 z8 r2 Z% n! q+ i5 O

" ~' a9 Q; K% j# k4 _, P% ?        时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工作进行到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各级干部群众要继续坚定杜绝四风的决心,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对照。当日,我单位领导向全体职工传达县、镇会议精神,殷切叮嘱大家要完成好这项重要工作,写出书面批评对照检查材料。会后,我进行了深入的自我检查、自我批评,对照各种社会想象、单位状况,我总结了自己平日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本着实事求是、不搞形式主义的态度制订了系统的整改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 Y8 F2 J: H5 P" b& e
$ `; \# @% _1 h5 A: n3 z# e       一、坚决杜绝形式主义。什么是形式主义,就是说得多、做得少,说的空话多、做的实事少。我党在建立之初就明确提出了形式主义的严重危害,时至今日,受极少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我在这一方面还有所欠缺,实为汗颜。为老百姓做事靠的是一腔挚诚,为党和国家做事则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不搞假、大、空。我在以前的工作中,偶尔存在懈怠思想,用一些现成的文字和概念来应付单位检查,现在想来实在是大错特错。已有的概念和命题,你重复上一万遍,也不会产生新的涵义。我们党员干部为老百姓做事,要做实事,而不是作秀。举个例子:如果光把“深入了解群众疾苦”这句话喊上一万遍,在材料里引用一万次,而一次也没有真正去做,那有什么实际意义呢?!所以,我以后要埋头苦干,绝不说一句空话,绝不写一字空文。
$ W" S* n. p+ U9 n$ E3 w- Z8 [. d
       二、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以前,我受极个别人的影响,居然成了“五十步笑百步”的痴人。比如说,上班时间偶尔看见有同事打副本,我心里不平衡,但是我又不敢在办公电脑上开外挂,就偷偷在手机上玩梦幻西游。再比如,我看见有女同事上班后不久溜到街上去买菜,回来后又绣十字绣,居然还没有被领导逮住,我就心存侥幸,跑到渔具店去买路亚杆子,结果被巡视的领导抓住,以“脱岗”为由扣发当月奖金,我当时还有些忿忿不平,现在想来,我确实是咎由自取。又比如,我看见后勤上老张整天上班时就是端着个缸缸这科室那科室乱窜,要么就蹲在香樟树下面看蚂蚁子打架,结果每月的奖金还比我高,我心里嫉妒,时刻也想着偷懒。诸如此类的想法和行径,已经让我的心态失衡,为党、为人民工作,我应该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去看那些负面的东西,刚不应该向不良习气靠拢。我一定要兢兢业业工作,燃烧自己,照亮别人。2 p3 j5 v; x4 W; o6 h( R

3 M$ T2 L$ o/ _# `0 e8 Y3 e5 u        三、踏踏实实做人,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对照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我一定要对富二代、官二代们的行径视而不见,避免自己做出过激行为。不比享受,比奉献;不在乎工资,在乎群众的口碑。要跟那些损公肥私、整天想着钻营的人坚决划清界限。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切。
/ n1 w9 r2 S$ S0 X2 J9 L/ j: y* f, r9 N8 [, q. g
        我主要就是这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大,其他方面我做的都还比较到位。以后,我要戒骄戒躁,本本分分地做好自己每一天的工作。5 X/ T% H: g3 q1 I

% U% T( a  u% y) M        ——以上就是这家伙写的材料,才总结了三条,也忒少了。人无完人嘛,岂能只有这点不足之处。一定好好批评批评他,对这么重要的工作还不当回事了他。(tianyayidao)
9 K- d6 I  ^8 g( |% i' W2 [
4 b2 w6 g1 c  o: G8 t6 c. f
a
0 0
  @ME: 
发表于 2014-9-4 08:4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都是这样日弄人的,呵呵!
a
0 0
  @ME: 
发表于 2014-9-4 10: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形式主义会害死人的
a
0 0
  @ME: 
发表于 2014-9-4 11: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卧槽,才三条就能写这么长,人才啊!- U- u: p# q5 ~% l
a
0 1
  @ME: 
发表于 2014-9-5 09: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见怪不怪的形式主义( w1 D' `; v3 U0 j$ ~& q- X
" U. A, s: }& n1 ^* ]! A
      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情形:一些不正常的事,人们见得多了,慢慢地习惯了,时间一长便习以为常了。7 k. n" g( G" y2 j7 Z- n8 ~
: f4 b/ L7 X7 v& W3 V2 E
      比如学习教育。长期以来,我们的理论学习、政治教育等像长流水一样,有时一学习就是几十天,一教育就是近一年。可实际上在“扎扎实实走过场”,开始作计划,搞动员,然后就束之高阁,该干啥干啥。最后开个总结会,写个报告,学习教育活动就胜利结束了,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 D! E0 d& D0 g- D9 I  [* d: u) t  B5 u% l: x/ N
      又比如开会。开会是上情下达、部署工作的重要环节,必要的会议不可或缺。现在的问题在于,会议太多太滥,一些人天天泡在“会海”里,昨天到上级开会,今天参加同级单位的会,明天组织下级开会。机关的工作千头万绪,概括起来主要是两件事:一是开会,二是准备开会。开会就是工作,开会就是落实,开会就是成绩。" R0 K3 Q& T6 w+ d4 @5 a
% }5 b$ H. m( M1 q9 `) ~* Y# [
      又比如卯点式考察。如今领导下基层考察,“微服私访”已成为新闻。绝大多数领导下去,“兵马未动,电话先行”,让下面做好“演戏”准备。视察线路是预先安排的,视察点是预先摆设了“道具”的,座谈人员是挑选的,走一路演一路,看不到真实情况,听不到真话。
" ?* f; U4 c4 _. L; s
* V: \5 E- L1 }& Y: X  l" v      又比如检查评比。“满天飞”的检查评比也是近年来的一大特色,各级都喜欢以此作“抓手”,一本正经地走过场,热火朝天地搞形式。评比方和受评方,“周瑜打黄盖”,两情相悦。
' u- f  z' y: y/ B" I: W( l8 w6 t. ?6 x6 L. v8 D7 @9 m" c
      凡此种种,“形式”无所不在,巨大的公共资源被“形式”耗费掉了,权力公信和政府形象被“形式”抹黑了。
* h" @2 `; J0 N" j9 P4 V
) _% d4 F% _; }/ x8 J/ u      对于形式主义,我们曾经悲伤、曾经愤怒、曾经不耻为伍、曾经茫然地发出诘问,又无奈地随之裹挟着东奔西走。时间一长,各种形式不再如开始那样刺激我们的神经,撞击我们的心弦。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变得习惯、淡然,继而视若无睹,随波逐流,有时还参与其中。
# t9 _/ h! D: U2 U' L1 |
0 x% z& u2 d4 ~' j8 U# V5 ~: p      这是一种严重的“审丑疲劳症”,即丑的东西天天看、反复看之后,没感觉了。本来应该警醒的东西,却由于多次接触变麻木了,对形式主义有妥协性和适应性。
2 j% \/ l) R" H1 o2 ~! v0 ]6 e
  K" u  k. E4 z- G      见怪不怪是习以为常的近义词,前一个“怪”指怪事怪现象,后一个“怪”指责怪。当怪事怪现象无人责怪,还有人推波助澜时,就是一个危险信号!# O* r. M* j& A; ]( D

8 l% c6 I! `6 z4 _      都说“形式主义害死人”,我看不一定。“初级阶段”的形式主义如同“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大家都很警惕,其危害有限。只有习以为常的形式主义,人们司空见惯,老鼠过街无人喊打,形式主义越来越多、越来越吃香,这时就会害死人,还会害死单位、害死国家。( 雨田)1 v$ R/ q3 Z1 o

0 Q) z. p) C3 V) C% }( k( d1 K# O  i- n0 p4 F/ J3 L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