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7月底,留坝县城外出现一只68米高的大号“温度计”。这只温度计由一个废弃烟囱耗时一个半月,耗资43万元改造而成。据了解,这也是全省目前外形最大的温度计。
( J! u3 l8 R3 L! H) {7 G5 s7 M4 i8 ?" |' }0 j
消息一出,网友调侃这才是温度计里的战斗机!除了娱乐之外,质疑声也肯定少不了,较真的同志立马追问这架机器能测出民意和舆情的温度吗?一个贫困县,不花点心思解决老百姓实际问题,玩行为艺术,搞风格创新,这样的风景谁消受不起?更有拍砖人士直言不讳,“我看真是烧得不轻,的确需要一个大温度计!”4 r8 o& j; j; {0 V0 t! [
/ R0 U1 Y: I3 \, ?) }, P6 m 毕竟,报道中所言耗资43万,耗时一个半月等数字的确刺激眼球,让人惊叹挥金洒脱、施工神速,忍不住还有一种想喷的冲动。不过,理性冷静一下,倒又觉得大可不必乱贴标签、妄加吐槽。相反,却开始佩服起这创意以及其呈现的理念。虽然这并不是首创,但是抛开上海世博园天下第一的那一根来说,至少在内陆小县绝对称得上是破天荒之举。可以想象,这个大胆的想法要付诸行动,真正实践曾经必定顶住了不少压力!% n2 e: M7 J' M' _8 S- U
. `% W8 V7 e n% N2 p/ E8 @- z5 z 烟囱是工业时代的地标,在砖厂里被废弃代表着经济在转型,而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烟囱”和“温度计”,又一次在环保理念的指引下,巧妙地“合二而一”,由废物变为方便居民了解实时温度,宣传夏季避暑的宝贝。同时,这个特殊的温度计还真是发扬了环保精神,不同时段自动节能。这一道别致的风景,无疑是见证时代变迁,是工业时代迈入后工业时代最显眼的视觉符号。 d# I" p1 S- s4 p0 ^
+ Q. O; b M: s8 C% r, L ^
与其说这是一次灵感艺术的再造,不如说是一次低碳行为的落地尝试。虽然付出了63万元的成本代价,但至少让人看到了在可持续发展路途上的进步。难道烟囱只能通过爆破拆除?难道宣扬绿色环保,就要摒弃工业社会里一切的物件?难道建设未来的城市就要脱离过去留在现代的基础?
. a+ C# `' t2 [8 H# p
- W3 Y1 X( u) O U6 X0 ~ 在这里,笔者绝非提倡落后地方就要以此为榜样,打着保护利用的名义大拆大建,上马政绩工程,而是在强调在经济发展中一定要因地制宜,转变老观念,突破旧框架,创造新思维,又好又快地实现建设目的、惠民目的。同时,社会也理应对这种积极探索给予掌声,允许试错,包容失败,而不是一味的戏谑。(蓝昱璇)
2 r+ Y# \5 x; t6 A- x%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