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位于勉县东北角,距汉中约57公里,海拔1500米,有着陕南九寨之称的云雾山曾是汉中经陈仓古道去关中的必经之地。云雾山环境清幽,溪水常流,云遮雾绕,风景区内北亚热带原生林保护较好,有植物1390种,动物518种,森林覆盖率达90.7%。“远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漫步云雾山,深有移步换景之感,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风景。而淙淙流泉、缤纷花草、虫鸣鸟啼、多姿山势,更是让人陶醉其中。来到明月潭,不知是浓绿的树影染绿了河水,还是蓝天“落”到了河里,河水湛蓝发绿,碧潭如镜,清得见底,澈得透明,连水底的枯枝朽根都一览无余。3 ~/ o" u- U- {- D5 [3 d- }
0 c; ]# y; l: q9 v7 K( a
石阶在翠松山花的簇拥下蜿蜒盘上,我们一路观赏着风景,感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情趣。四周用石头支起的神龟石目视着远方,河水从它两侧缓缓流过,好像它就浮于水面之上。令人好奇的是,神龟头部左侧长着一棵碗口粗的松树,赋予它了一种灵性,不时引来摄影爱好者争相拍照。" A9 @& \$ g7 S- s6 U& z* {) {
勉县云雾山探幽
1 G; E3 G5 S2 v& v$ U" X8 R
继续前行,到了一个三叉路口,向左通向云雾山最为壮观的大瀑布;直行,则到达云雾寺、皇姑坟和朝阳洞。我们决定顺着溪流走,钻丛林,过栈道,走双桥,抵云雾山大瀑布。
, q8 o5 i" b; p9 u( l& a- {' ~" N& M' }) y4 j3 d
经过三个小时跋涉,我们到达了撑腰崖。撑腰崖以石柱作支撑,高高地悬在路旁,就像一朵巨大的蘑菇镶嵌在半山腰。它的下面,大大小小不规则的木棍一字排开,端端正正,仿佛是一排排哨兵守围着自己的家园。正在我疑惑时,一位当地的老者告诉我,在此立一木棍,山神就会为你撑腰,你的腰就不会痛。于是,我就在路边拾了一木棍支在了撑腰崖下面。9 o+ E2 V9 n7 s% |: \2 {
3 [! g* `2 ]5 Z
继续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便是高约百米的云雾山瀑布了。近在咫尺的瀑布,飞流直下,如天河倾泻,水雾弥漫,轻灵飘逸,蔚为壮观,可与黄果树瀑布相媲美。听着訇然的水声,看着银珠织成的水帘,霏霏水雾随风摇摆,使人心清身洁,如至仙景,渺渺然忘却今昔是何年。
. z/ i6 d$ v6 K( y ~% i( f( G6 U2 ~ l& {
“深山藏古寺,落水则成瀑”。带着对天地间的敬畏和心灵上的震撼,我缓步离开大瀑布,从双桥驿折向左边一条较宽的山道,直奔深山中的古刹云雾寺。云雾寺,原名朝阳院,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公元627--649)。《旧唐书》载,它与勉县的牛头寺、南郑的乾明院统称陕南历史上三大寺院。据传,明万历年间,萧皇后在此出家病死葬于此--即今皇姑坟。为此,万历之母--孝定李太后为朝阳院“赐佛经678函,且施舍钱粮,历有余年”。当时,香火鼎盛,香客云集,住寺僧人约800余众。至今“御碑”尚存。1967年,规模宏大的云雾寺古建筑群,被一守寺僧人不慎焚毁,只留下了一堆堆的瓦砾。2010年,云雾寺开始进行重建,现修缮一新。游走在有着历史印记和传奇故事的云雾山,尽情享受着在喧嚣城市里不曾有过的静谧,心情变得平和而舒缓。" ^6 i/ Z" z4 j2 y$ x' ~7 x! _
9 `+ x3 }- h. t) A4 r 上山容易下山难。返途中,我只好拄着木棍以借一臂之力,但行至撑腰崖,猛然想起了那位老者的话,于是,便将手中的木棍支在了撑腰崖下面,也似支在了我心里。想想看,生活何尝不是这样,只要有信仰,就会义无反顾一路前行。 (王印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