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727|回复: 10

[汉中游记] 西乡骆家坝—-失败的旅游古镇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4-5-23 12: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骆家坝我是熟悉的。虽有些偏远,但也是“深藏山中人未识”,的确是个好地方。地处牧马河源头,河水清洌,山泉暗涌。山势高大,却不逼仄。青山如黛,郁郁葱葱。青山环抱清流环绕之中,更有一方平坝,村落点缀,竹树掩映,悠然其中。民风朴实,热情好客。是个山秀,水秀,人秀的宜人之处。
7 e6 `: `2 v' n# }* C
2 A7 C: |/ t6 S! s9 }7 O" o       骆家坝原本有一条古街,不长,百十来米。明清建筑。临河而建,马头飞檐,原木梁柱,青砖黛瓦,很是古朴。前面临街,木板为门扇,斑驳中诉说着沧桑的年轮。屋后临河,拾阶而下,至于河边,淘米洗菜,洗衣涤纱,提供着生活的便捷。, O+ w% k. V4 F& R4 ?* }

西乡骆家坝—-失败的旅游古镇

西乡骆家坝—-失败的旅游古镇
$ p8 u5 b2 A& i2 b9 j  f/ M/ G' f

+ v+ \- ?: ?& t! C" \% c        骆家坝原本有三美。: J, F+ W2 M+ Y' r' s

! N: @2 D9 X( C) c: g" J       一美是古朴的街巷。从一砖一瓦,一个昏暗的天井,一个石墩上木然抽着旱烟的老人,一个在门口的低矮的案几上写作业的孩子,看出岁月的痕迹,历史和风雨的刻刀,雕琢出的痕迹。让人时空转换,深发幽思的美。
2 a: O# Z8 d4 b, E7 F6 `" d
" P4 y6 O6 `" ~( u, U" B8 q; u       二美是自然恬静的乡村生活之美。赶着水牛,从摇晃的铁索桥上,不紧不慢走过的蓑衣斗笠的老人,走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河边石头上捣衣的村妇们,叽叽喳喳地家常中,流水带走着她们的青春岁月。河边嬉闹的孩童,河水和笑声浸润着他们的童年。田地里劳作的人们,汗水和雨水浇灌着他们的期望……一副远离喧嚣的恬静天地,一群生活在画卷中的人们。
) ^4 @/ ?3 q0 c1 Z+ y% i; b3 D  a8 O7 N, g8 _
       第三美,则是自然之美。秀丽的山川,古朴的村落,茂密的山林,清新的空气。人行其中,心旷神怡。加之温润的气候,便有“不辞长作巴山人”的念想。
& t+ H4 s$ X, |* O# ^9 a6 }* u& @/ C
4 i' d( V9 l: |2 z/ z       骆家坝要打造成旅游景区的消息,我是很早就知道的。一年前去的时候,也见过几个外地的木工、瓦工在忙碌着,但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 l) A2 \5 t4 c, }2 M) v4 M. U
9 r4 x% Q" i8 F4 }6 T( p$ }       忽一日。从汉中第一网上惊闻:骆家坝景区开园了。心头一紧。忐忑不安,尽管赞美之词盈耳,还是担心,不知道改造后的骆家坝会是怎样的面孔。
3 F9 q" a4 h- L0 @, C" D3 S
- p) S) C6 h; x" x# U8 }        四月底,有幸前往“传说中的”骆家坝。; n, e. W" J* V/ |
5 M& H; Y1 D8 z
      一番游览下来,五味杂陈,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不能一味地说不好,也不能说好。好的一点,改变了小镇的面貌,提升了小镇居民的生活环境。特别是牧马河南边,一副现代的新城镇模样。宽阔现代的亲水广场,高大的树木,漂亮的小楼,绝佳的生活环境,让久居城市饱受喧嚣和污染的人产生“只恨不是骆坝人”的念想。% Q* K+ A  C/ b+ c. }

: f2 Y. c4 ?8 ?0 [( Y4 b      骆家坝的败笔之处在于两点。一是对古街的改造。土不土,洋不洋。感觉怪怪的。似乎一个现代人,穿着个古装戏服,冒充是古代人。就算穿越,也穿越得很失败。古镇以前的亮点和历史的沧桑美,没有了。却而代之的是艳俗的仿古,没有了真实感,没有了古镇的韵味。也就失去了价值。更谈不上叫古镇了。充其量算个仿品。就像是一件古代瓷器,虽然破旧,但其中深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耐人寻味,引人探究。如今整个赝品出来,虽说光鲜华丽,釉色夺目,但没有价值了,多看一眼都觉得浪费。只能叹息一声,让曾经的古镇留着照片和记忆里了。
9 s% I0 q  F3 \+ y( u: F! h
( o! X/ ?8 {- h" P1 \      再就是,失败在河堤的改造上。既然是打造旅游古镇,不但没造景,反而毁景。以往的河堤,原始古朴,垒石而成。虽然参差不齐,却错落有致,加之青苔覆盖,古槐相伴,倒影着古朴的民房,游曳的鸭群。一副浑然天成的水墨画卷。是摄影和写生的绝佳之地。如今,却而代之的,整齐的水泥砌成的河堤。完全失去了美感。更掩盖了历史和岁月给小镇留下的错落。没有了岁月的年轮,历史的印记,也就破坏了古镇的价值。
4 d5 |! {+ Y* s% P& q4 M, T
! P# ]0 }5 B+ ~, w% }      骆家坝原有的三美,便被破坏了两个。只剩下自然生态之美了。
9 ~2 F( W0 Q& e8 z; I. x" F  W- M2 ~" ], Q+ m- r
      总而言之,对古镇的打造是失败的。对新镇的建设时成功的。这种错位,错在决策者无知所导致的定位错误。
: z% X; r" W* U+ Q6 ?
) B) N1 \+ x5 S$ g4 Z+ q/ }: b; C      旅游,对于骆家坝来说,是一次自慰。短暂的兴奋和狂欢,留下的更多是惆怅和失落。虽然短时间内如潮地涌来大量的游客,但是对于多数游客而言,是失望而归。自然风光固然可以慰藉,历史和文化却无从可看。所谓的旅游,就是走了一圈,两个钟头足已。希望而来,失望而归。给当地民众带来了多少实惠和效益呢?这些实惠和效益又都是短暂的,昙花一现。
, V2 Q' I% A: |( }5 i! Q5 D
' o7 u9 A* x. Q# p       骆家坝的正确定位,应该是:休闲养生的宜居小镇,而不是旅游古镇。建设开发成一个养生度假和养老生活之地,才是长久之宜。(秦楚川00)
5 }; J( {- r0 `
a
0 0
  @ME: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12: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中房产信息网
补充介绍:
! r: u5 P: y  }' h7 V4 k! d4 b9 `1 l' t1 }; ]: ^
       西乡县骆家坝镇位于西乡县西南部,距县城45公里,地处汉江最大支流牧马河上游,米仓山自然保护区缓冲带。全镇辖9个村37个村民小组10000余人,镇域面积202平方公里。境内自然风光秀丽,以唐代大庵寺、商周时期的悬棺墓群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资源,以红二十九军军部、红四方面军玄天观会议遗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资源底蕴深厚,也是自陕入川的重要集镇和交通要隘,是西乡县乃至全市的旅游资源聚集区。6 R5 \: Y* o* ^8 @) g

* N! Z1 I" K& Q% m       骆家坝老街位于集镇骆镇村,由于老街房屋临河而建,且多为木架构建,年久失修,形成危房,有10余间房屋已经垮塌,部分进行了改建,群众住房安全存在隐患。2012年3月,骆家坝镇党委、政府经过走访调研,多次召开群众会议征求意见后,决定打造骆家坝旅游特色名镇。在完善集镇功能的同时,对老街进行修旧如旧改造,保持老街房屋错落有致的原貌,还原明清鼎盛时期的老街。
( z1 i2 s- N9 f5 ?+ B
0 \$ W2 e4 T$ k+ w% x       骆家坝镇政府严格执行项目管理规定及招投标程序。由于项目落实少,到位资金少,截止2014年5月累计完成投资4000余万元,其中群众建房206户(含移民搬迁)筹资2500万元。4 r, m8 {4 }5 \+ z+ T+ Y
) w8 U3 B( }' W. \" B
      该项目自2012年3月正式启动实施以来,骆家坝镇党委、政府充分结合实际和资源条件,提出依托米仓山优势生态、人文资源,以陕南移民搬迁、秦巴片区扶贫综合开发和革命老区建设为契机,以骆家坝老街改造为突破口,聘请专业工程规划设计公司规划设计。以生态休闲为主题,注入山水自然风貌、红色文化元素,以游客小娱、小憩、小闲、农耕文化体验为补充元素,打造集休闲、养生、观光、体验为一体的旅游特色名镇。总体规划、建设性详规通过市规划委专家组评审通过,西乡县政府批复,建设施工方案已经完成。
& l* G. d0 h# G  ~7 B, u4 M) j9 Z4 z5 X! q- A8 Q% l8 u
        具体建设进度与成果:1、总体规划和核心区详规已通过市县批复。2、埋设雨、污水管网,配套完成了污水处理设施和简易垃圾填埋场建设。3、全面完成一河两岸移民搬迁及老街房屋建设206户。4、完成了河滨北路道路硬化和路面装饰。5、完成了老街河岸生态治理和亲水平台建设。6、完成3道登步拦水坝建设。7、完成景观桥建设。8、峡骆路沿线民房粉饰工程已经完成400户。9、完成民俗文化广场休闲长廊、宗教活动场所三圣宫建设。10、完成老街改造。11、完成“一河两岸”绿化景观工程。12、完成景观桥至幼儿园道路硬化、路沿石、人行道铺装、两侧停车位铺设和绿化。13、完成老街污水、雨水管网铺设。14、完成老街青石板铺装。15、完成老街强弱电管线埋设。16、铁索桥建设已经完成方案设计和招投标,即将开工实施。17、老庙至铁索桥瀑布景观及河堤治理已开工。18、水车、水磨坊及节点景观工程已经完成方案设计和招投标工作,即将开工实施;19、骆家坝经私渡至十天高速沙河出口红色旅游专线骆家坝境内12公里道路建设开工建设。
! J2 a( ~1 S7 }4 \& q) Z3 A
2 C5 s" P* u: N       骆家坝旅游特色名镇经过一年时间的打造,核心旅游景区雏形初现,为了提高骆家坝镇的对外知名度,镇政府决定2014年4月11日正式开园。开园至今,骆家坝景区累计接待游客8万人次。
2 [6 S* b7 ^, U* S
( r5 p8 \$ k3 c0 P7 \3 B% ]' o       由于建设时间短,目前骆家坝在基础设施,旅游接待等方面存在不足。一是道路通行能力不足。通往骆家坝镇的道路有两条,即峡骆路、骆私路。峡骆路是通往骆家坝的主要道路,虽然是水泥路,但路面仅有3.5米宽,容易造成堵车。二是旅游接待能力不足。骆家坝镇集镇人口约3000人,在打造旅游特色名镇前,只有4家餐饮店。经过镇政府多次动员,制定帮扶政策,截止目前农家乐及食旅店已达14家。但是由于节假日游客量大,就餐和住宿依然紧张。三是旅游景点偏少。目前只有核心景区对外开放,部分景观正在施工,大庵寺、悬棺、红二十九军军部、红四方面军钟家沟会议遗址及金家洞溶洞群等景点有待进一步开发。
2 G9 s: t. I" C8 S0 U, m, H* T' Y8 j" h4 |  P* N+ T6 P
       针对存在的不足,下一步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游客接待和服务工作,重点解决游客吃、住、游及购物的问题。二是谋划景区后续建设项目及开发工作,加快旅游景点的开发步伐。三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尽早拓宽改造峡骆路,方便各方游客进出。(秦楚川00)3 D1 H3 f- d1 R/ j; |: k) n* T+ P
1 O7 {4 Y0 j; V) \+ y
5 _; K1 m0 X5 n: \
a
0 0
  @ME: 
发表于 2014-5-23 14: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广大的北方游人来说,骆家坝的一砖一瓦在游人眼里都是美丽的。体现汉中江南古镇特色。
1 G3 K, W6 }1 D' e+ n
a
0 0
  @ME: 
发表于 2014-5-23 16: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把古去掉,充其量也就是个人工景点而已!古镇已经消失了,历史沉淀都给整没了,哪还谈得上古镇......
$ \' r# H; v1 R  Z$ b' E9 a
a
0 0
  @ME: 
发表于 2014-5-24 08: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是:路太窄;去了没特产;茶叶不出名;刚需有限;去了到时骆家坝那个碑有特点;拿来主义,种樱桃势在必行!
! ^9 p' s) t9 j+ Q# \# M
a
0 0
  @ME: 
发表于 2014-5-24 2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哪怕是打造的现代“古镇”,也应该让来的人感觉是休闲娱乐的好地方,但回来的都说。一条街几个桥,走过来走过去.....无所事事,离旅游景点这个称谓好象还差了一截,还要投大力气打造。没有青木川的机遇,就应该有自己的特色。" G/ S( }* m9 P8 V
a
0 0
  @ME: 
发表于 2014-5-25 13: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骆家坝古镇应该学习樱桃沟的成功模式,鼓励当地百姓大面积种植桃树杏树,依托骆家坝山水强力打造陕南世外桃源,造福骆家坝百姓,助力西乡旅游业腾飞!
. y, Y, }8 Q4 ~2 L3 w3 P3 I5 x
a
0 0
  @ME: 
发表于 2014-5-29 15: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打造的同时,保留老街,给游人一时间走廊的感觉!也许更好,少了大树觉得少了生机少了意境!但对原住户是做了件好事!另外应把马儿崖收拾下,骆家坝景点实在太单一了
a
0 0
  @ME: 
发表于 2014-5-30 12: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旅游,对于骆家坝来说,是一次自慰。短暂的兴奋和狂欢,留下的更多是惆怅和失落。”同意楼主观点。人工造景、政绩工程,毁了骆家坝的原始、古朴之美。( N3 m7 x3 h# b
a
0 0
  @ME: 
发表于 2014-6-5 14: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领导热衷于上项目是有原因的,一可以有政绩(有政绩就有往上爬的希望)、二、有项目就有钱捞(往上爬是要花钱地)。至于事情做成啥样子那就不管他的事了。屁民算个啥啊!! @: m, _5 v1 e  |8 G1 K
a
0 0
  @ME: 
发表于 2014-6-21 10: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工造景、政绩工程,毁了骆家坝的原始、古朴之美。表面上光鲜了,却没了价值。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