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001|回复: 3

[汉中旅游攻略] 南郑真身洞惊现宋代摩崖石刻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4-5-20 20: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真身洞,在南郑县新集镇附近的浅山中, 离金华寺不远。沿山路曲折行进约二、三里,便见嶙峋怪石中闪出一天然石穴。洞不深,内空而坦,崖壁拱围成井状,可见天日。中有佛殿三楹,佛道合一,周围林木茏葱,一挂流水潺潺而下,引人入胜。0 `2 M: m9 e! _/ a

2 Y$ L  C- L+ R$ S% ?* T+ G5 Z) K        所谓真身,相传是清乾隆年间城固县令张瑞清在洞中坐化之身。那年城固大旱,饥民遍野,张县令召集富商豪绅赈灾救民,但遭抵制,无奈之下,勒令豪门开仓放粮。事后,土豪劣绅状告府衙,诬陷张县令囤粮聚众造反,府衙下令辑拿,张县令出逃,不知所踪。翌年,有人发现他在此洞中端坐而亡,尸身却完好无腐。于是穷苦百姓奔走相告,将其塑为金身,傍崖建龛,岁月顶礼膜拜不绝。文革期间,庙宇被毁,前些年,老百姓重建庙堂,再塑金身,至今香火旺盛。张县令的传说是否真实已不可考,但老百姓崇敬清官、好官倒是对当今有警示意义的。
  c1 [* L  @! n8 W; v& Z; g7 M, K
( o* t6 j+ p* ?" o( ~7 ?% t. F2 l       再说下去就有点跑题了。真身洞附近发现两宋代摩崖石刻是2014年清明节期间的事。汉中蜀道石刻艺术馆馆长郭林森先生生性倔强,为了丰富他正建设中的馆藏文物,这些年来一直锲而不舍地探寻散落在古道、山野和民间的古代石刻,一旦发现,便拓印下来,然后复制成碑,集成碑林,以示后人。这天,南郑县文物旅游局长岳保新告诉郭林森,说在文物普查中发现真身洞后面的崖壁上有文字痕迹,但由于藤葛缠绕,泥土覆盖而不知所云,在汉中吏志典籍中也均无载录。郭林森闻讯后立即与岳保新等人前去勘察,雇人挖去土石、剥除苔藓,两方宋代摩崖石刻始见天日。, e  @6 b/ N' W; ?
  r  d& r( K: u3 Y# a
       两方摩崖石刻一方为北宋景佑元年,即公元1034年,距今已过980年,刻石长1.25米,宽0.83米,是北宋诗人郑炎陪同张俞秀才游南郑金华山的一首诗作,碑文云:, i! r6 O; @" B# a* Q5 G+ i

3 x/ P; `' B7 n) e       “张俞秀才字存之,言游金华山,因以诗赠行:凌晨别我将何适?鹤态飘然振霜翮。指点金华欲去游,骑驴直造烟霞宅。一片岚光凝不飞,数里松荫翠如滴。背腊山寒雪未消,迎春地暖花争折。水潺潺兮风索索,帘卷虚堂正岑寂。高歌应有鬼神听,状物潜驱鸿化力。5 m% n; }4 G; ~* z, t0 M1 h
( A8 \) v/ i4 W
      医殳系! z" N5 |# u  v. s9 M
' G  E' C9 T% {* L
     我浮生系郡符,安得乘闲访灵迹?吟成一首送君诗,倩僧勒上岩边石。景佑元年十二月廿三日汉中守郑炎”。- N$ \+ W7 H( z% h7 @
% A6 [+ S# \# B: N( ^$ C5 R
     北宋这位名叫郑炎的诗人很难查询,生卒年不详,也不知何时在汉中为官,北宋一朝有多个名叫郑炎的,但均对不上号,只好留以后备考。但在《全宋诗》中却收录了郑炎唯一一首诗作,恰恰就是镌刻在真身洞外崖壁上的这首诗。除诗的开头为:“赠张俞秀才游金华山”和没有记载年号日期外,诗的内容完全一字不差。可见,南郑真身洞外的这方摩崖石刻,就是该诗的原产地,委实弥足珍贵。
0 O1 Q2 x# F1 n3 V# e* P- r& k( w
# t$ @- [( p6 k$ ]% Z      诗中提到的张俞,北宋文学家,四川郫县人,屡举不第,人称张秀才,后经人推荐,经试录用为秘书省校书郎。但他把官职让给了父亲,自己却隐居和浪迹天涯。文彦博(北宋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被史学家称为宋朝第一名相)治蜀期间,爱其才,出资为张俞买下青城山白云溪唐人杜光庭故居安置,张俞因此自号为:“白云先生”。史载:张俞“喜弈棋、乐山水,遇有兴,虽数千里辄尽室往,遂游湘、沅、观浙江、升罗浮,入九疑,买石载鹤而归。”张俞曾著有《白云集》,可惜佚失。但那首为劳动人民穷苦而呐喊的《蚕妇》诗,则家喻户晓,成千古绝唱。诗曰:       % }# ?! ?# I  H' C5 G2 {
a
0 0
  @ME: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21: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从南郑真身洞发现的郑炎诗刻上看,张俞这位乐山好水的落第秀才,在景佑元年十二月廿三日与郑炎同游南郑金华山,也肯定去了附近的金华寺。金华寺建于宋代,因藏有龙骨(恐龙化石)而建寺,现依然寺殿巍然。诗中说到“安得乘闲访灵迹”,大概是访龙骨。郑炎请僧人将诗文镌刻于石崖之上,大概就是请的金华寺的僧人。3 ~. @9 P4 G  x% M6 o+ Y
1 p' o  P: B- E. @5 c1 f4 C
       张俞爱藏石养鹤,郑炎在诗中说他“鹤态飘然”。面对真身洞嶙峋奇石,张俞依他那放浪不羁的诗人情怀,注定在山中引吭高歌。郑炎则说他的歌惊天地、泣鬼神。而正是郑炎陪同张俞这位北宋文豪同游,才使郑炎的这首诗流传下来,被历代收录。笔者还认为,张俞和郑炎两位文人,一定会在金华山中一唱一和,相互赠诗。郑炎也一定会将张俞的赠诗镌刻在自己诗作的刻石之上。在我们踏勘郑炎诗碑中,上方明显有一处石刻痕迹,还依稀存留几字,但漫漶不可辨认。假若这是张俞的诗作,那肯定是惊俗之作。可惜岁月无情,没留给我们机会。
, R" g% O7 H+ J0 I, t5 K# K1 F0 S% p0 Y# o1 {/ h  z
      但张俞在汉中地区游览期间,写下了许多关于汉中的诗篇,诸如:《韩信坛》、《博望侯墓》、《游灵岩》等,其中《韩信坛》写到:1 `/ w; |' e3 Q) w) b
) q0 V) a# P! _1 x8 a
      汉用亡臣策,登坛授铖时。须知数仞土,曾立太平基。这说明在北宋时期,汉中城南的拜将坛、城固张骞墓、略阳灵岩寺就是游人如织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则应充分利用张俞的大作大名,将这些诗篇分别立碑镌刻于这些古迹景点之中,注定增色不少。+ K3 G6 O0 P) Y5 |' b

4 D! u% A1 z  R' `/ M      另一方摩崖石刻与郑炎的《赠张俞秀才游金华山》石刻上下紧密相接,但年代却相距163年,即南宋元丁巳年(公元1197年)所刻。石刻长1.25米,宽0.83米,全文为:
% v  C& P5 H$ W; E
. ^0 A2 X( N. ^7 _8 D6 o8 h      “庆元丁巳夏旱。南郑主簿左县张应卯、伯虞檄来。束决大地热恼,入山清凉,□欲呼山灵,□□飞泉作霖雨也。六月八日书。”
& t4 @& o! i$ q0 C) ?0 N
4 W( m$ B* I1 v- N- i" e+ _      这块摩崖说的是南郑主簿(官名)张应卯等人在这年的炎夏出游到此,因久旱无雨而暑热难耐,而一入此山便倍感清凉,尤其那一挂飞泉如雨霖一般让人心旷神怡。
0 {5 a, E# z* Q. f
( I) m# _! s* I: u      这是一方宋人惯用的览胜游景后的题记,类似现在的“到此一游”,并无多少可圈可点之处。但一个熟悉的名字跳入眼帘:张应卯。在已被汉中石门水库淹没的“石门题名十八段中”,有一方宋人题名刻石中就有这位张应卯。石刻云:
, Q7 @. x$ |* k6 e
7 \& H4 Z$ A! q      “章邵、李山金    、魏拱之、张应卯、章升之、赵    文日、章复之,以庆元二年立夏前一日来。邑令张寅、李师章,载酒相从。”. r* \4 N7 M* [, ^4 _5 k, J6 ?
* F3 G/ o2 n# b
      现在很难查到张应卯的生平,和北宋郑炎一样,南宋期间有好几个任主薄的张应卯,但均与年代对不上,也只好留以后备查。但可以肯定,张应卯也是一位乐山喜水的好古之士,他在庆元二年立夏前一日来到位于褒斜道南端的褒谷口寻访汉魏石刻,又于次年来到南郑金华山真身洞游览,在这里,他肯定看到了100多年前郑炎写的《赠张俞秀才游金华山》摩崖石刻,并在石刻之下留下了他们一行人到此旅览的印记。笔者想象,当张应卯看到张俞、郑炎这样的前贤在这里留下足迹笔痕之时,一定摩挲良久、感动不己、激动万分。笔者还想象,正是张印卯等人对张俞的仰慕,才记录了郑炎赠张俞的这首诗,并让它流传下去,存世千古。(黄建中)
! [" K- X: v" P+ n  v7 M0 r3 ^
- q6 Z1 h2 \0 r4 N  [* \
a
0 0
  @ME: 
发表于 2014-5-20 21: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地方我前年去过,不过当时没发现你说的这个石刻
a
0 0
  @ME: 
发表于 2014-5-21 07: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更多的是贪官,像这样为民服务的官怎么就没有了呢?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