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楼主 |
发表于 2014-5-13 12: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村民:如果收钱我们肯定不刷2 v/ k; z+ g* ?7 m- R$ b7 h
0 P; p" a7 i% i: R 记者了解到: 2010年,勉县拟定了西汉高速沿线村容村貌整治方案,将沿高速公路两边的村镇,房屋外墙统一为白色,外墙中部要刷上20厘米宽的红色油漆线,地面以上80厘米、窗框、门框也要刷上红色的油漆,对此,当地百姓称之为给房屋“穿衣戴帽”。7 f& V& b) o- n' B1 a% \9 @
, N% o" H+ Z; M
勉县元墩镇村民:“如果收钱我们肯定不刷,因为我们以前都是刷了的,没必要刷。”
, d0 h9 d& h. r7 |& }% Y. T& O" W, S! _( V7 O7 b! R+ R
勉县元墩镇村民:“房子本来自己都弄得好好的,它再统一弄一个颜色的话,你(政府)愿意你就弄好了,交钱的话估计不愿意吧。”
5 N7 `! v6 w3 r2 b0 ]
& F/ T; R R! G9 g% }* U9 K 勉县元墩镇村民:“没有把老百姓的经济提高,就光看了个眼前。”
5 l* \) s/ [4 y2 ]3 \2 Y
! h) f N* k" I- U7 \ 文件:责任主体是镇政府 投资主体是镇村及受益农户: L/ X6 [" q/ W
3 J7 B. B3 D0 |# e
那么,当初粉饰房屋的资金到底是怎么规划设想的?究竟该由谁承担? 勉县住建局村镇建设管理站站长付永健向记者出示了《勉县西汉高速公路沿线两侧村容村貌整治方案》和《勉县农村清洁工程奖励补助办法》两份文件,文件中提到,农村清洁工程的责任主体是镇政府,投资主体是镇村及受益农户,政府每平方米奖励补助2元—4元。根据这一补助标准,住建局已经根据工程量的大小,于2012年12月份给5个村共下发补助26万多元。对于剩下的160万多元欠款,按规定应该由镇村及受益农户自筹解决。
$ ^, q- j0 ]# R* j& E% x& ?
2 D+ o& I( v3 x4 C" F! ^9 R: |( e 勉县住建局村镇建设管理站站长付永健:“清洁工程群众是主体,村镇是主导,政府就是一个奖励激励性的东西(作用)。政府以奖代补,主要还是发动群众,靠群众。”
' j1 R5 }1 G' a) X2 O# ?7 W7 t; v1 L9 f7 r' |# d( R, a6 |0 k
村民认为:镇干部为动员群众 隐瞒下签了工程合同
* h2 j3 h3 i2 m: X m% w9 u, h0 Z$ \- k* i c2 F( n
既然粉饰工程资金来源有明确的规定,为什么出现了村上和镇上都不愿承担债务的情况呢?村民们认为:他们当初不想刷墙,觉得没啥实质作用。而镇干部为了动员群众响应这一工程,在隐瞒了让群众出资的情况下,让村上和柏文伟签了工程合同。
2 ?( H/ a7 {4 L1 K
5 J; X2 t, i8 X 勉县定军山镇黄营村村支书黄福亮:“2010年叫我们弄,我们村上没钱。我们没弄。2011年最后一次上面叫把这个粉饰工程,西汉高速公路沿线一二百米范围内能看到的地方,必须粉饰。2011年说村上不出钱。当时镇上的那个副镇长,说上面补助。”
$ X2 R3 }# S% }. K! Z5 f. m7 q% I- x8 i r1 A+ |
勉县元墩镇元墩村村支书张伟:“它要求的是我们村上不负担任何费用,只是组织。”
" W+ ~+ q1 Y9 l! V# e2 V. i0 N& M* S e+ X$ l3 j0 b
记者:“那这个话当时是谁说的?镇上还是?”
. O8 p6 l" _) a
0 E" u& U- q C! s 勉县元墩镇元墩村村支书张伟:“镇上。”# }/ x V8 t) d: R* J
6 ~+ ]. `7 a S4 Z- @, O3 r3 ?# _# F
勉县元墩镇喇家寨村村支书闫顺贤:“当时也这样说的,村上不掏钱,项目你实施了就对了。”6 c! L7 N; U& I, D
! ?3 ]; y# {+ x& d% D) y: R3 V
对此,勉县两个乡镇的干部也承认,靠群众出资,难度会非常大,当初为了推进工作进度,只能向群众承诺不用出资。
6 u, G$ g$ R- f; X% z3 j+ u' V. ^% d m, W* ~& V U$ i9 g
勉县定军山镇原副镇长刘长生(当时负责粉饰工程):“这个政府奖补的基础上,在一些可视范围内的一些部分,村集体肯定要拿一部分出来,把这个工程实施下去。”
" B5 ~- D5 W1 N( E( e) g' v Y
" K! e" \& @- C1 H' `5 ^ 记者:“实际上就是在资金不足或者说没有资金来源的情况下就开展了这个工作,是不是这样的一个情况?”5 s7 @7 q' {/ v4 A2 x5 r u( A
6 E2 K; f0 J: S1 k: I; E4 C
勉县元墩镇镇长杨毫(当时负责粉饰工程):“(沉默)可以这样算吧。”
+ Y. g8 F7 l3 i* C ~% ?7 P4 o6 }# p; ^/ q8 W$ }
在记者采访时,两个镇的负责人都表示,他们将一边积极争取资金,一边和五个村庄协商,想办法解决拖欠的工程款,但对于兑付的时限,还无法明确,但要向群众集资依然困难重重,工程款仍然悬在空中。+ a2 U0 x/ m5 d2 D5 F9 F- K
6 Y9 w" B% G2 ?* o+ M7 Z 勉县环宇装饰工程部经理柏文伟:“就是说没处要钱,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给我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压力,我的外债已经有100多万了。”
) v* n9 p) O2 H; ~5 @/ C# c; l" {: a
粉饰工程完成了 却伤了百姓的心
) ] m8 }( ]8 l( P) q2 j9 k
; ^% g2 D) y$ `. ` 为了政府的一项粉饰工程,一个小企业背上了100多万元的债务,也引来群众的抱怨。那么,这件事情该如何收场?它又带给我们哪些反思?现在我们来连线一下评论员袁秋香,听听她的看法。
' b, S' y4 P1 `4 m* K- t
3 B. C. }0 }/ y; {6 g0 T( q1 f 评论员袁秋乡:“整治村容村貌,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一定要尊重群众的意愿,科学的规划,安全的实施。但是我们看到,勉县两个乡镇5个村为了这个“穿衣戴帽”的面子工程,在资金完全没有着落的情况下,干部为了完成任务,欺上瞒下,胡乱承诺,导致粉饰工程了欠下一笔糊涂账,还搞得民怨沸腾。我们常听人说一句话:死要面子活受罪。在条件不具备,群众不愿意的情况下,强行给公路沿途的村子“穿衣戴帽”,房子表面上看赏心悦目了,但是老百姓心中结下了一个疙瘩。粉饰工程完成了,却伤了百姓的心,失去了政府的威信,真的是得不偿失。” (王晔军 王挺)
- ~- i% w& N1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