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4 Q. V/ c) D+ c$ a* j! P留坝四千年古银杏树“儿孙满堂” 树洞可避暑纳凉 . N* Z& W6 s# {
; g( k) e% k" Y 历经6次人为破坏,树根遭受大火焚烧,留坝县一棵年约4000年的古银杏树依然枝繁叶茂,很多小树从树根部生长出来,当地人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儿孙满堂。* g/ }! i$ L, E: e9 j( e: o2 }( a
+ i+ E) H2 u8 @( U' f+ m
村民树洞里纳凉打麻将7 Q& A8 N1 c2 w. a+ Y! s' D) G" D; |
9 j3 |7 ]( q3 c, I' P 5月15日,走进留坝县玉皇庙镇石窑坝村,记者远远就看见一棵参天大树,枝叶繁茂。近观古树根部清晰可见一个黑色的窟窿,有明显被火烧过的痕迹,古树已被栅栏保护起来。令人惊叹的是,一些小树从老树的根部生长出来,有的约碗口粗,高达数米。
* _( t5 @, T! Z a2 V, f, Z1 J: @- L H @& i& b8 K' d9 k2 }
72岁的周姓老人在古树边住了30多年,据老人介绍,虽然古树被大火烧过,但是具体什么时间、什么原因她也不清楚。但是古树生命力极其旺盛,至今仍年年结果。
: H+ r. s; V1 I. Y8 ?7 t0 x
" V! r) R' [2 a8 y$ z' {7 V" j* Q1 [ “每年结果的时候,村民都去捡银杏果,有的人能捡几背篓。”老人说,古树根部的大洞成了村民避暑纳凉的好去处,“夏天天热的时候,就到洞里乘凉,有些人还搬一张桌进去,4个人在里面打麻将。”( l7 v% ]6 B' ]" k3 R* p
( w; u6 L$ R1 D N2 |4 G 这棵老树历经劫难不屈不挠,生生不息生机盎然,老树新枝犹如几世同堂,村民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儿孙满堂。% C4 y P; w4 o
0 i7 V1 t! u/ i% r' V 古银杏胸径居全国第三
( }" A4 y' C B' \' P
+ b2 K& o7 X& o+ ^! `- v( z# l8 @ 据留坝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周边环境推测,该树应为夏朝初期存遗,约4000岁左右,胸径为4.45米,残留高度29米。八九个身高1.8米的人手拉手环绕,才能抱住古树主干。目前,这棵树的腹部已经枯死,根部也只剩下侧根和须根还活着,整棵树完全是靠着树皮汲取养分,延续着生命。
6 e* ^- T" Q$ U7 O" B% I; E8 L- K6 H6 ]: s! y( l: f
据介绍,上世纪20年代前,这棵树冠幅方圆达50余米,树高50米左右,树冠荫地保守估计应该在1400平方米左右,年产干果2500余公斤。% J4 E" Q5 F( R3 F/ a0 M
& ~1 {9 W: ~3 j6 P, H0 \ G
从1939年到1972年之间,这棵银杏树先后经历了6次大的人为破坏,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以粮为纲”的时期。村民为消除树冠荫地开垦耕地,20多个青壮年劳力用了整整一天时间,才把这个银杏树的枝桠全部砍掉,随后村民又在树心点起了火,准备将此树烧毁,幸好当时在当地一位干部的制止下,才保住了这棵树。“我们曾经做过试验,古树空洞里,可以同时容纳32个成年人”。
$ b2 r. B* F9 V# o3 Y" J, x4 \- Y! n( f
中国林学会银杏分会按照树的胸径排名,这棵树位居全国古银杏第三,西北第一,目前已被划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古树。! u: j9 i; T; M7 V
4 q, T" Q. Q4 }2 n) z
近年来,留坝县林业局强化了对这棵树的保护、施肥、消防、扶壮等管理工作,2007年县林业局筹资5万余元为其修建了永久性保护设施,并派有专人看护。今年四月,在树前立“儿孙满堂”碑以示纪念。(记者 王亮 实习生杨兰)
! m5 H- j# b' L
/ X$ n$ x4 {$ U+ P# h# R0 `6 l |